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2015-09-10 03:58:09陈燕华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陈燕华

摘 要: 历史是形容人类自身活动的科学。它跨越古今,博大精深,而且发展具有规律。历史除了给人以知识、能力外,还具有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感教育等功能。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素质教育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这些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科学巨匠的勤奋探索,爱国志士的坚强不屈,这历史长河中的每—点浪花,都可以作为对学生多方面熏陶、教育的素材。因此,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上,历史课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呢?

一、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在历史课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树立正确学习动机最有效的方法。这一点,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中国近现代史实,让学生明白旧中国之所以屡遭凌辱,是因为我们国家那时贫穷和落后,从而让学生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惨痛教训,使学生明确祖国的强盛需要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需要下一代人的奋发努力,以此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对历史上诸如林则徐、邓世昌、关天培等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的讲述,使学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从而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动机。通过这些历史史实和历史人物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了强大的内动力。当然,要树立学生高尚的学习动机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兴趣是指一个积极探索某种事件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历史课本中的有关史实和与此相关联和民间传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因为无论在中国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传说。比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国历史上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以及近现代史土的“五四运动”、“西安事变”、“百团大战”、“三大战役”等故事都非常精彩,也能引人入胜,对学生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可以借助这些历史事故和传说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

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因,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甚至丧失求知的欲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阻力。因此,教师能否在教学上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与否。为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人物的言行及他们的高尚品德给予学生熏陶;以历史上的一些民族败类的卖国行径为反衬,使学生明辨是非、忠奸善恶,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和正义感;运用历史上名人志士为追求真理努力奋发精神,培养其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情感。当然情感教育要寓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历史老师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要深入挖掘题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使学生获得美的教育。此外,还可以利用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和科学家的言行及他们的成长经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因为在中外历史上就有许许多多身处逆境、意志坚定,最后功成名就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典型例子。如西汉的司马迁冤受宫刑忍辱负重十九年编著《史记》;明朝医学家李时珍踏遍山川、尝遍百草、行医四方,历时二十七年而成《本草纲目》;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虽然身处逆境、历经挫折和磨难,但依然以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历时四十年时间完成科学巨著《资本论》,等等。教师通过这些历史事例的生动讲述,对学生意志的培养无疑将起到震动作用,使学生明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坚强的意志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是他们成功的法宝。否则,若缺乏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即使再聪明也终将一事无成。使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理解“贵有恒”、“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通过历史教学,开发学生的智能

所谓智能即智力与能力二者的合称。中学历史在培养学生智能这一方面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有过去性、具体性、复杂性等特点,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和抽象思维、演绎推理等都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最高层次的。因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层次。

由于历史都是人类过去的活动,又是不可再现的活动,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通过对史实材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历史图片和地图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获取知识;通过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经过和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的记忆,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比如:在讲解明朝《对外交往活跃时期》时就可以把“郑和下西洋”当成教学重点,利用“郑和下西洋”时的有关地图、图片和课本的内容设计相关问题:郑和船队到过哪些国家?航程有多远?规模有多大?各国对郑和的态度如何?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从课本、地图、和图片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这些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等能力。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也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历史老师除了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以外,还必须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教会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各方面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44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4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3:16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1:29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