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士富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效果直接关联,数学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性,做系统性思考,分别从其理念定位、方法技巧、教材深化、学生情感激发等多个角度进行完善或创新。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数学是中小学教育中的基础科别,对学生接受更高级别教育乃至人生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数学教育又因对学生抽象思维有一定要求而难度增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是在最短时间内、最低精力投入的既定条件下,取得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使广大数学教师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思考与教学实践。一般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施教理念、方法上创新,但并不具体。对此,本文进行深入探讨,论述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一、教学有效性的再认识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学生考试分数很重要,但非唯一表征与体现。特别是数学教育,通过学生考试分数很难观察其逻辑思考、推演能力。如此,则需要更全面地对教学有效性进行再认识。
围绕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确立更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当以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为起点,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学目标应设立多个维度,包括其知识点、学习方法、兴趣情感倾向、价值观等方面。另外,要避免设定目标的不可测,需要具体、直观,便于教师做出衡量与评价。
应当说,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有一定难度。其难度来源不仅有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更有对数学教育规律的熟练掌控。数学教育者应开阔思维、深度钻研,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进行再认识,才能更好地把控教学目标。
二、革新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设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教学理念的科学化。教学理念决定了教与学的路径、教学的技巧,同时也决定性地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
抽象而不具体的符号、逻辑推演、演算能力等看似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并不明显的特征,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时时刻刻存在。因此,数学课中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围绕这些方面进行革新。在课堂实践中应明确地向学生传达以上信息。具体而言,就是“教”以引导、启智为目标,“学”以学习方法、增强兴趣、广泛联想、积极体验等为主。教与学在这样的互动条件下并行推进。
可以说,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革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实是鼓励与激发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快速掌握知识点等多个方面做新的思考与实践。
三、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最重要通道,所有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得以落实、体现。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得到更好的体现。在教材编写的层面,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变化,更生动、灵活。同时也应意识到,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新教材在课堂上的推出,并不意味着教学工作者可以照本宣科。相反,以教材为出发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的教学拓展,需要教师更高频次地实践。
教材再灵活、再生动,终归需要教师向学生传达。这一过程中,如不灵活施教,则容易形成新的思维定势。教师应明白,教材永远是开发性的,可为教学活动引题,但不是教学的全部。隐藏于教材背后的方法、内容都需要教师做进一步挖掘。
有观点认为,深入开发教材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结合教材,更要高于教材,策略性地思考教材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对教学活动与效果进行反思,并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前后关联性思考、周边知识关联性的思考、数学与生活关联性的思考等。
四、创设教学情境
抽象而不具体的符号、公式、公理等,在使学生感到乏味的同时,也使不少数学教师自身也认为教学情境难于创设。其实,解决了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难点、痛点,恰恰是该课程教学进入新境界的重要标志。
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反映数学课“理解不了”、“想不出”等问题。当然,抽象、简约的数学符号,不只学生难,教师教学也难。但古老的数学知识,不仅有其内在规律,而且有其理性之美,只不过教师没有通过好的教学情境向学生传达。
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本身做灵活安排。比如问题引导、实际事物举例,再比如图文形式、规律推导等。另外,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应大胆地对教材“动手术”,不落下知识点即可。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完善学生学习成长环境的必要之路,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值得教学工作者深入思考,从课堂教育的策略、技巧、情感、理念等多个层面入手,不断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将知识点高效地传达给学生,使其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教与学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