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的教学探索

2015-09-10 07:22:44姜红梅
考试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生活

姜红梅

摘 要: 创新作文的灵魂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从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不必一味地唱那些所谓积极向上的假腔假调,相信学生肯定会很兴奋地自由挥洒内心真实世界,写出有感情、有个性的好文章。

关键词: 阅读 生活 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透过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对作文的改革要求突出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追求个性化写作这一目标上。的确,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中,教师“限题”、“限体”乃至“限旨”,对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讲得有板有眼。整个写作过程就是教师掌控下的集中定向训练,让学生拿腔拿调一成不变地作文,千人一面,众口一词,这样如法炮制地进行作文教法和学法的演练,忽视学生的生动个性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创新作文的灵魂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从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那么,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生机勃勃的写作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一、为学生开辟创新的沃土——生活和阅读

“鱼无水不能泳,炊无米不能食”,学生写作文何尝不如此呢?学生之所以“憋”作文、仿作文,无不是因为无素材。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让他们关注国内外新闻、留心校内外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创新写作的材料,积累在自己的日记中。也可以让他们带着命题深入生活,或者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归纳命题,笔者在这方面确实感触颇深。《暑假见闻》本是一个老话题,但学生从繁华而人情淡漠的城镇来到偏僻的农村,那里秀丽的山水、朴实的民风、和睦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把眼睛一直睁得大大的。他们带着命题寻美,结果满载而归。这样看来,教师要教给学生筛选素材、及时捕捉灵感的方法,使学生创新作文的土壤越积越肥沃。

同时,还应转变纯语文教学观和为写而读的功利化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外名著、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效果。

二、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看来,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要写出血肉丰满、有灵气有个性的作品,就必须鼓励学生释放心灵,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这里有喜悦也有忧愁,有甜蜜也有苦涩,有高昂也有低沉,有阳光也有阴霾。把曾经强行设置的“禁区”完全开放,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不必一味地唱那些所谓积极向上的假腔假调,相信学生肯定会很兴奋地自由挥洒内心的真实世界,写出有感情、有个性的好文章。

三、“新”——鲜活的作文流程

真诚感受生活,充实源头活水,作文就是这个理。教师应教会学生关注身边那些看起来细小琐碎的事情,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命力。但一篇优秀的作文除有真情实感以外,还要有过人之处的“新”奇。翻一翻近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写作总在力求凸现一个“新”字。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新”起来呢?

1.题目要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常规做法是教师命题,写“我的老师”、“校园一角”、“桥”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学生写烦了,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练好笔的目的。有时候老师想到要变个花样,出点有新意的有特色的题目,可一旦题目“新”起来,学生就无从下笔。更多的时候,则是老师们难以命出一个有新意的题目。那么创新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命题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根据自己对众多创新类作文的借鉴,拟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

2.“视角”要新。有一个全新的题目,仅仅是创新作文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确定写作的新视角。从哪里入手,怎样围绕话题立意,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如2004年围绕“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两把钥匙一扇门》,2002年围绕“心灵的选择”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老张算命记》,就从拟题到行文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指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就要切实要求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

3.语言要新。近几年的满分作文都在语言上占据先天优势,有的靠风趣幽默取胜,有的靠清新明丽夺魁,有的靠婉曲动人得宠……总之,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无疑是成功的关键。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修改锤炼,努力打造文质兼美的文章。

4.故事要新。好故事总能抓住人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好故事,而好的故事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深刻道理,关注现实生活这个巨大的写作“故事库”,写出让人久读不衰的文章。

总之,创新写作教学,要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用结合学生实情,把生活材料变为课堂创新作文教学资源,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多读书,掌握信息时代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培养学习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敢于向创新作文要求求真和想象并存。

参考文献:

[1]程文彬.多元并举,创新作文评价方式[J].写作,2007(12).

[2]彭雪丽.创新作文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3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阅读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