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研究

2015-09-10 07:22白冰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创新研究

白冰

摘 要: 党的十八大对党员提出了新要求,保障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党的事业建设发展,关系到高校育人宗旨的体现,更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大学生发展质量的保障机制,高度重视发展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教育內容,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发展质量保障机制 创新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更需要基层的党务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思考和探索,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创新研究更是要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1.是党的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大学生的发展培养质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远命运。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吸收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中,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对于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大学生党员的数量自2007年以来稳步上升。2010年全国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人,占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40.2%。近6年来,高校每年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均超过当年全国发展党员总数的1/3。2013年底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为290.5万人。

2.是高校的办学宗旨的体现。

高校的社会职能之一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大学生党员是人才培养的精英,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是先锋模范作用的楷模,是具有榜样和导向作用的先进分子,我们要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尤其要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通过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巩固,思想得到升华,党性修养得到提高,为培养出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信念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3.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化,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未停止而且愈演愈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偏差,比如“理想信念淡化,对于人生的目的追求过于庸俗化;在外来经济与文化的侵蚀下,过分追求个人价值,奉献意识集体意识淡薄”;道德意识存在滑坡现象,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出偏差,甚至出现错误。

大学生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党员是补充党的队伍的新鲜血液。我们要扫清青年学生党员思想进步发展的障碍,为他们提供正确的道德规范,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引领大学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喜忧参半

1.“质量”与“数量”的发展不均衡。

在数量急剧上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有的党组织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梳理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2013年是十年来中共发展党员数量首次低于上一年的一年,发展党员的数量也是十年来的最低数字。中共党员数量增长放缓的背后,是中共有意识地在控制党员数量,提高党员质量。从“数量建党”向“质量建党”转变。

201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下称《细则》),将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总则。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严把质量关。《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入党程序,例如增加“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要求”这一章节,对入党程序、标准进行严格限定,实际上提高了新党员的入党标准。

2.“知识”与“意识”的不均衡。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对学习情况、组织能力等现实表现比较重视,而对思想理论素养的考察较为忽略。无论是从党校培训理论课上看,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学生党员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大学阶段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如果青年学生党员缺乏理论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就有可能导致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面对多变复杂的思想文化缺少辨识力,就会动摇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严重的还会导致道德观念自我倾斜,甚至背离共产主义理想。我们从主观上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育和教诲,自觉地把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做思想合格,素质过硬的青年大学生党员。

3.“荣誉”与“作用”的不均衡。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影响了入党动机的纯正,真正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学生存在,理论学习自觉性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现象也存在,方便就业、报考公务员、虚荣心等因素占有相当比重。这类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言行表现不一致,“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看着干”,差异明显,不能很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思想不成熟,容易滋生骄傲和自满情绪,不能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自以为是,凌驾于普通同学之上,而“荣誉面前抢着上”,“工作面前躲着干”就很有损大学生党员的群体形象。

大学生党员应该关心同学疾苦、想为同学们所想、急为同学们所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带头吃苦奉献,勇挑重担。

三、大学生党员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党员教育培训质量等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前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主要由学生党总支负责具体工作,基层党组织审批,由于队伍建设跟不上,各高校从事党员发展教育的专职老师较少,很多工作往往由辅导员兼职,辅导员一方面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党务工作经验比较缺乏,工作往往不能落实到位,或者工作不够深入细致,而新成长起來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时间短,对支部内党员发展教育工作更是无所适从。同时经费等投入有限,很多实践环节压缩,教育培训的内容枯燥,师资队伍匮乏,对于青年学生党员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教育。基层党组织中存在重行政、轻党建的情况,把党建工作当成阶段性工作完成,时紧时不紧的问题比较突出。

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中,教育手段单一,形式僵化,党员发展教育不能适应当前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党员教育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比如“三会一课”,党内监督制度,社会实践工作,等等,没有很好地在学生党员中坚持,导致学生的归属感不强,自律性不够,弱化了教育效果,教育活动中关注集体教育,缺乏个性教育,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大学生党员在开展工作中出现的社会交往、组织工作、合作协调等缺乏深入了解和科学研究。

2.机制不健全。

只有健全制度,才能强化管理,严格考核,才能强化监督。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执行机制的缺失也是原因之一,不管是从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标准制定衡量,还是继续教育的评估监督机制等,没有比较健全的严肃认真的惩处体系,执行机制的不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大学生的发展质量难以实现到位。

在党员的发展教育过程中,需要宣传、组织、学团等部门采取有效的工作,把这项工作当成大事来抓,把典型人物当成正面报道宣传,凸显优秀党员的正能量,进一步强化宣传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他部门应该配合党员发展教育工作,但在实际高校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几乎完全由基层党组织落实,以其有限的工作范围不能更好地推动党员发展教育工作。

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1.做好普及性教育,重视“早选苗”。

启蒙引导阶段,坚持早发展、早引导、早发现的原则,做好大学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通过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和形式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大学生思维敏锐,关注社会发展、社会焦点的热情很高,同时思想情绪发展不成熟,很容易在适应新环境中产生各种情绪,对学业、对生活、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党务工作者既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尤其是党员发展教育的启蒙阶段。潜移默化地利用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中的思想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上好大学生新生的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积极分子,更要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使他们早日成为学生中的骨干。启蒙教育的工作理念是“思想教育普及化”,工作目标是让学生对党的认识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为基层党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积极分子,为进一步选拔做好基础性工作。

2.重视培训过程,做好培养教育。

把好培训考察关。听取思想汇报、交心谈心、工作锻炼等是培养和考察的重要途径。对于发展对象主要考察他们是否真正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是否真心实意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建设发展开展工作,是否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是否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以理论集中学习、党员活动、支部活动、集体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在个别教育中。联系人介绍人、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人员经常到一线了解学生情况,做好群众民主测评。

在考察培养阶段,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尽早组织学习党章,从思想政治、学习态度、工作热情、群众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要按照程序列入发展对象,在吸收发展阶段,要做好入党前的预审工作,做好发展对象的公示工作,做好发展前的谈话工作,一手预备党员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在预备党员转正阶段,要重点考察他们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情况,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转正工作。

3.健全监督考评机制,做好警示教育。

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程序开展工作,制定联系人并建立积极分子个人档案,从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到确定为发展对象,接受预备党员的标准考核,到党员转正等环节,都要实行“阳光工作”,增加透明度,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监督。

坚持预审制度,各基层党组织成绩大学生党员发展预审工作组,按照发展党员的程序和量化标准,严格审查发展对象的入党条件,避免“关系户”现象。坚持入党前谈话制度,通过谈话,上一级党组织指派通同志可以进一步考察申请人的入党动机、工作表现和政治立场、思想政治状况,对其进行深入引导,还可以进一步考察申请人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对形势的政治立场等,帮助发展对象进一步提高政策认识理论水平,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另外,我们要健全党员发展的责任追求制度。建立党员发展工作事务责任追究制度,是坚持发展标准、保证质量的手段之一,确定培养人、联系人、谈话人、支部书记、支委等,都应该重视发展对象的选拔考核,确有情况不属实或者伪造材料、隐瞒事实的,要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工作失责。这是保障发展党员工作严肃性和规范性的重要环节。

4.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顺应教育发展规律。

要把握教育的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富有成效。要实现党员教育的目标,就要掌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发展规律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而强化教育效果。

以往的党员教育主要依赖于党课、团课和形式政策课等课堂教育方式,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往往枯燥讲解流于形式,学生的兴趣不浓厚,课堂教育效果不强。我们要充分利用“创新争优”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对学生党员进行榜样意识、荣辱意识和忧患意识教育。传统的集中学习、统一教育的单向说教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党员教育中的新形势、新情况,这就要求广大党务工作者广泛探讨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党员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启发和教育。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等,增强党员学生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变化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及感染力,如:通过校外时间,参观,走访,深入实际生活,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和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通过展开“入党为什么”,“入党做什么”等结合时政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通过周围优秀的学生的党员事迹感染教育大家。

此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党支部”、“网络交流平台”及“网上讨论学习组”等,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教育形式从教室延伸到其他地域。就广大党员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在网上展开讨论,并加以及时引导,开展网上思想交流,学习互动,设立理论观察员,及时回答热点问题,把党员教育是由单向的灌输模式转变为多向的互动的模式,增强党员教育实效。

总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各高校自身特点和当前的社会形势,基层党务工作者只有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制定更完善和合理的操作标准,建立更完善的发展保证机制,为党组织输送合格人才,才能保障党的事业迈向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京彬,郭杰,顾岩峰.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职业,2011(12).

[2]李艳霞,胡东.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0(5).

[3]韩瑞,刘健枫.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新途径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8).

[4]包春平.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

[5]郑琳娜,彭旭丹.依托“党员四阶段”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J].教育时空,2013(5).

[6]周俊飞.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

[7]覃红,龚炜.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体系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8]路云平.创新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提升党建科学水平[J].文教资料,2011(11).

[9]陈英军.大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10]向先孟,戴毓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创新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