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晟青+李梦佳
【摘要】大学生党员以志愿者的身份联系和服务群众,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通过构建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广大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员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779.3万名,其中学生党员224.7万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多种不良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冲击下,高校人才培养和党建工作出现了更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和考验。
一、理想信念教育和志愿服务机制
据调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状况呈现出多样化、表面化、不深刻、不成熟、不坚定等情况;一份根据18所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研显示,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呈多样化趋向,如功利性强,入党动机为了能找好工作等,对共产主义的认识非常表面;其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不深刻,在人生价值观取向上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抬头。这些都对我们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理想信念的问题,应该把志愿服务引入大学生党建工作。原因有四,第一是志愿服务是无私性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奉献精神,减少功利取向;第二是志愿服务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弱势群体或者是省市、国家级的大型活动,参与的过程可以增进党员志愿者的当担意识和使命感;第三,志愿服务可以增进学生党员的社会活动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最后志愿服务还可以提升学生党员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专业自信,同时减弱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对学生党员的侵蚀。
二、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在各高校都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的内容,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志愿者的一个部分,在以志愿服务进行党建工作上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党员志愿服务特色少。没有制定相应志愿服务的制度。与之相关的培训、考评、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凝聚力不强,志愿服务工作浮在表面。
第二,党员对理想信念与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全面。大学生党员对我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缺乏联系,只是被动地参与志愿活动,这与党员理想信念和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在理想信念教育机制中往往以培训班为模式的基础教育为主,忽略了日常的行为准则的培养和理想信念坚定性教育,学生党员往往出现在发展中、培训中政治觉悟高,培训一结束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志愿服务缺乏专业性,这是大学生志愿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我国的教育体系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生实践技能非常贫乏,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生存技能掌握不足,大学生党员在这方面要稍强于一般大学生志愿者,但是专业性还有待提高。
第四,从高校志愿者组织方面来说,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高校志愿者组织却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规模,也没有建立完备的体系,尤其是志愿者队中的党支部建设还有待完善。
三、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急需高校重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志愿服务精神进行联系。
1、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要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这是构建长效机制最重要的保证。现阶段中央大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时期,抓住机会,把党规党章和做合格党员的理想信念深入学生党员血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大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将做合格党员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的服务精神结合起来,真正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以志愿服务体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学生党员的行为准则的制定,并要求学生党员按照基本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把正确的理想信念真正深入学生党员骨髓。
2、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首先要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这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随着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扩展,对志愿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加深,这对志愿者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作为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具有党员和志愿者双重身份,如果说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党员志愿者精神上的坚定性,那么志愿者培训则更多的是要求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方面更具有专业性;但是由于学生党员流动性大,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培训应该形成“老带新”的方式,组织已经参加过志愿服务的高年级党员带领低年级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志愿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3、建立健全评价、激励、考核机制
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最重要的要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长效性。具有规范管理体系的志愿者组织是确保志愿服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的良性运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大学生党员从事志愿服务的强大动力,这不仅是在物质上,尤其要在精神上进行有效的激励,让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从外在应付转变成内在动力,从心态上转变学生党员对志愿服务的看法。
其次,建立健全评价、激励考核机制最重要的一环是党支部的建设,应该吸取“支部建在连队上”的经验,把党支部建在志愿者队上,实行专门的考核机制,现在各大高校的党支部大部分是以专业或者年级为党支部,无法有效发挥出党支部的凝聚力,笔者认为应该把考评和发展分开,以发展促进考评,以考评完善发展,如在团支部推优和入党积极分子考评中可以先到志愿者队进行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的次数和质量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考核依据,通过以志愿服务的考评和发展作为发展党员的具象数据,在评价机制中做出硬性规定和要求,规范化、具体化党员组织发展工作,从而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化。
【参考文献】
[1] 张兴玲, 唐 成. 对我国体育志愿者组织激励机制的探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5).
[2] 刘登科, 叶利军. 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3).
[3] 王莲华. 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基于对全国1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9).
【作者简介】
黄晟青(1989—),男,江西赣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