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伟
摘 要: 生态课堂教学作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将“一切为了学生”放在突出位置.让教师和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深入探讨,让教法与学法在持续、稳妥中实施,让教与学在互动、科学中提升,是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深刻内涵和根义.作者就生态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从如何结合教学要素特性出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生态课堂 教学活动
让教师和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深入探讨,让教法与学法在持续、稳妥的教学中实施,让教与学在互动、科学的关系中提升,是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深刻内涵和根本要义.构建生态科学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共进,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将“一切为了学生”放在突出显著的位置上.学习对象应在和谐氛围中,在科学的指导下,深入实践中,自主独立学习,探析、感悟数学知识,与知识进行深层次的“交汇”、“沟通”、“吸收”,融入自身的学习素养经验中.笔者从教学要素特性出发,对高中数学生态课堂教学进行研析.
一、生态课堂教学应结合课改标准,重视情感技能培养
新课程标准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做出了“规定”,明晰了“要求”.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新课改标准要求的“承接载体”,应始终将教学改革纲要内容渗透和融入其中.笔者认为,新课改标准应是生态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因素和借鉴依据.教师在实施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近年来,通过对生态课堂教学理念方面的研阅和苏教版新课改纲要要义的研析发现,学习主体能动情感和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是其精髓.因此,教师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应融入新课改情感技能培养这一目标精髓,将学习对象的数学情感技能培养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有效引导和悉心指导,增强高中生的能动学习情感,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技能.如“数列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依托该节课知识内容的生活应用性特征,通过设置“王红年初购房时,申请了20万元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月利率3.375‰,如果现在他准备10年时间还清,每月等额还贷应还多少元?”问题,并借助信息化多媒体手段,展示其还贷的动态示意图,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促使其内心产生“认同感”,激发其能动探知新知的情感.
二、生态课堂教学应结合主体特性,重视学习载体搭建
著名教育学家郭思乐指出,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中的“焦点”,是教学工作者追逐的“对象”,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生态课堂教学效能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就是学生主体.学生在生态课堂教学中,在知识素养、学习技能、学习品质等方面应得到切实锻炼和显著提升.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特性实际,为他们提供适宜、丰富、有效的学习实践载体,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动嘴评述,在切实有效的学习载体上实现主体特性的展现和升华.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学生主体的学习实际和内在特性,设置如下探索与研究过程.
师:提问探析任务,进行不等式x■-x-6>0的求解.师生活动,用“特殊点法”作出y=x■-x-6的图像.师:哪位学生还能写出x■-x-6<0的解法?生:思考回答,不等式x■-x-6>0的解集为{x|-2
高中生在教师设置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经过动手操作、思考归纳等活动,数学学习能力得以充分锻炼,数学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三、生态课堂教学应结合教材要义,重视方式手段设置
课堂教学要根据教材目标和内容,确定教学的方式和手段.生态课堂教学同样如此,也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等,科学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因此,教师开展生态课堂教学,应切实做好“预设”工作,认真“备教材”,深入研析教材的内容,准确判定教学的重点,找准教学的难点,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探析.如:“向量的数量积第三课时”一节课“已知在一个平面上,有三个向量a,b,c,它们的模均为1,它们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求证:(a-b)⊥c.”在案例讲解中,笔者通过课前预设认识到该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向量数量积坐标表示在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垂直问题中的应用.”为实现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笔者在案例讲解活动中设置了多种教学方式.在案例解析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合作探析问题,推导出解题思路为:“利用向量的分配律及向量的数量积公示求出(a*c)c,利用向量的数量积为0向量垂直得证.”在归纳策略中,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方式,学生总结归纳,教师指导提炼,开展点评,指出在解析向量的数量积问题类型时要正确掌握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及向量的数量积公示.在上述解题进程中,高中生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样、丰富的实践活动,对该节课的知识点理解更深刻,解析技能有效提升.
四、生态课堂教学应结合课堂实际,重视活动实施调控
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一运动程式,而是必须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在生态课堂教学活动中,教者要结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情况、突出的教学事件,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改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教师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对预先设置好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调节好教学的“节奏”,针对某一情况或某一问题,进行针对性、实时性的讲解和解决,促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可控范围内有序推进,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总之,生态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新鲜课题,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深入、潜心的研析.笔者在此作简单论述,期望教学同仁深度参与此项课题研究,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率和生命质量整体提高给予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先花.教学模式建构中的审美精神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6(08).
[3]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05).
[4]李恒德,张世国.高中数学“新型课堂”的创设及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