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015-09-10 09:01刘文雅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择业观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

刘文雅

摘 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利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每个高校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首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其次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问题 择业观 教育模式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事,是国家政府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利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每个高校的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凸显。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27万人,比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了28万人,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还增加了22人,创下历史最高,面对不断攀升的毕业人数,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进入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社会能提供的新增工作岗位会有所减少,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近年来,随着高校每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化却不大,导致人才市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进入2015年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一旦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社会所能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将减少,并且企业一般倾向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可以节省大量新进员工的培训费用,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导致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2.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大多高校专业开设和课程设置与社会相脱节,没有按照社会和人才市场需要进行设置。部分高校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大量相同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此外,目前高校普遍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在课程上只是向学生灌输大量书本知识,较少开设实训或实验课程,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低,无法达到社会和企业对员工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使企业不愿意招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3.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所谓的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不再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应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是一味好高骛远,把目标只锁定在大型国企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工作,更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或落后的地方工作。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担心被就业单位拒绝,害怕遭遇挫折,从而不愿意参加应聘,少数毕业生甚至在毕业之后在家依靠父母生活选择不就业。

4.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欠缺。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大学生不再像高中那么刻苦学习,放松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由于没有高考压力和家长监督,因此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整天在网络上浏览网页或观看视频,部分男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熬夜玩游戏而不去上课。由于大学日常管理和生活环境要相对宽松些,因此部分学生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些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长期逃课外出游玩,缺课甚至考试挂科,最终荒废学业。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这类学生肯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努力提高自身求职能力。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高校毕业生要正确对待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首先,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自身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和成长的职业道路,学会从长远看问题,不能只图眼前利益和享受,高校毕业生应选择多条就业渠道,为自己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其次,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从大一入校开始,要求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按照职业规划进行有目标的学习和培训,同时加强专业课程学习,提升自身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学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给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信息和渠道,利用课堂或讲座讲授一定的求职技巧,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高本校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和能力,帮助毕业生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

2.加快高校的教育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和课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高校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专业,加快教育模式改革。高校不应跟风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在新媒体信息时代,高校可以多开设与当今信息化媒体化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适合市场和社会需求。在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当今信息媒体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书本上的内容完全不够。高校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和采用更多实训课程和实验课程,让学生在本专业实验室内按照现实运作方式进行操作,从实际操作中真正掌握和运用知识。

3.政府应加强对就业问题重视,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实施宽松的经济和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降低银行利率,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投资增加,这样社会和企业就能提供更多工作岗位,有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针对大学生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免费技能培训课程和大企业的见习实习机会等,并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就业渠道,通过这些相关政策的实施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当前高校就业难问题已经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爱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解决途径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王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解决方法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

[3]王成伟.“90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方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4.

[4]徐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商,2013.

猜你喜欢
择业观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道德中价值观的分析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基于职业使命感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