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2015-09-10 08:07刘文雅
考试周刊 2015年47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心理问题贫困学生

刘文雅

摘 要: 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贫困学生面临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各种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障碍。本文对高校贫困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剖析,最后提出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一、高校贫困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严重,性格自闭。高校贫困生多来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从小接触外界的机会较少,很多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关怀较少,往往容易导致子女性格内向或自闭。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之后,明显发现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的差距,无论是吃穿用住都存在明显距离,更容易引发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很多贫困学生无法参加正常集体活动,例如:班级聚餐或外出,导致贫困生在与普通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

2.抑郁心理严重,容易烦躁。与普通学生相比,贫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往往面临更大压力。由于家庭经济物质条件匮乏,生活中贫困生需要节衣缩食,贫困生在生活和学业上面临巨大压力,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中,稍有不顺容易产生抑郁烦躁等问题。此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给贫困生和贫困生家庭造成巨大压力,很多贫困生承担着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父母对他们寄予更大希望,同样给贫困生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容易使贫困生产生抑郁和烦躁心理。

3.偏执心理严重,容易嫉妒。贫困学生心理压力负荷较重,往往承受着来经济方面的压力、学业方面的压力、家庭方面的压力等,并且自我认同度较低,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和物质上的匮乏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偏执心理,偏执心理常常表现为:极度感觉敏感、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爱嫉妒、自以为是和主观片面性大等。偏执心理导致贫困生很难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容易产生诸多矛盾和问题。由于家庭背景和物质条件与同学有较大差距,因此贫困生容易嫉妒其他学生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优越的物质条件,甚至对自己父母和家庭产生怨恨心理。

二、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经济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充斥在其中,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不良影响。社会上,一些人甚至崇尚“金钱至上”,信奉“金钱万能论”,将金钱作为衡量标准,认为有钱就是好,有钱就代表成功,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表现出歧视和漠然。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部分在校学生,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炫富比排场,给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阴影。

2.家庭环境因素。贫困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落后偏僻地区,很多还是多子女家庭,从小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父母需要为生计劳作奔波,需要挣钱养活全家老小,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沟通,子女从小缺乏物质基础和家庭温暖。农村还存在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子女往往性格内向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成长过程中较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大多贫困生希望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家庭现状,可以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因此,贫困生承担的生存压力更大一些。

3.个人性格因素。由于从小生活在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环境中,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容易产生某些性格缺陷。进入大学之后,从偏僻的农村山区来到大城市后,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给贫困生带来一系列问题,学业压力过大、人际交往障碍、物质生活各方面都赶不上同学,给贫困学生带来一系列心理负担,而贫困生普遍性格内向,很少与外界交流和参加班级聚会等,长此以往没有疏通渠道,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成才起着关键作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贫困学生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生活、学业和感情上经历的挫折和困难更多,他们对学业的追求和未来有更高期望,一旦出现意外不能实现,就容易对人生价值产生怀疑,对自己失望甚至悲观抑郁。因此,应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虽然家庭经济贫困,但比一般学生能吃苦,更勤奋努力,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那么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2.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政府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贫困生由于家庭、生活和学业压力较大,因此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首先在新生入学之时开始心理普查工作,并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通知辅导员加强对此类学生的日常关注。其次,加强心理课程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和特点,学会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掌握一定自我疏导压力的方法。其次,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身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勇于面对遇到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业。

3.完善贫困学生助学资助制度。针对贫困学生,国家生源地贷款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国家助学金解决贫困生日常生活问题。在落实贫困生助学金工作时,应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真正起到助困、促学作用。同时拓宽勤工俭学渠道,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和实习机会,通过勤工岗位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学到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在就业工作方面,应向贫困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和机会,鼓励他们多参加面试,争取找到满意的工作。高校还应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创业团队等,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创业,参加社会实践。

贫困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必须重视问题之一,高校贫困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的栋梁和建设者,较一般学生在家庭经济、生活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要沉重得多,因此他们更容易产生更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好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目前教育界的难点。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文中所提的各种对策和方法,更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倩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齐艳萍,高朋敏.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5).

[3]第云.浅析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3(14).

[4]肖恒.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心理问题贫困学生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