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新探

2015-09-10 07:22辛园秋
考试周刊 2015年41期
关键词:性善人性

辛园秋

摘 要: 人性的善恶永远是个值得争论的话题,本文就人性本善进行探讨,结合美科学家试验婴儿乐于助人依据、提出人性本善的孟子及到心里有善的佛印这几个例子阐述世界原本向善的观点。

关键词: 人性 性善 抑恶扬善

据美联社曾报道:在一项试验中,科学家故意把衣服夹子丢在地上,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主动走过去帮他捡起夹子,并且还给了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经过多次试验,科学家意外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小朋友。由此得出“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的观点①。一闪烁,思维的线路链接到了生物界的本性问题,想到了“人性善恶”。其实关于人性的善恶,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但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依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可从大多数人的认知角度,还是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但人性本善的本质,还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最极力提倡人性本善的是孟子。他在《孟子·告子上》②中曾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是没有不善良的,水是没有不往低处流的。所以人性的善良,正像水性的向下流一样,是不变的规律。人区别于禽兽就在于人有善性的本质,就在于“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善端。纵观中国的儒教,儒学家普遍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发展。从人天生的属性看,是可以使人善良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善。即是说,人性善这一观点合乎人的目的,符合认定愿望。如果我们否认人性是善的,就等于说,人类的存在不符合人的目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广阔的大自然中,无数物种生命的延续与繁荣,是因为上代的无私付出,而付出的终极没有一滴的回报。这大概就是生物的本性。由此推论,从生物上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儒家经典理念具有不可颠覆的真理价值。这说明了人的善性与无私,源于他的生物性,为人的天性。至于有些人不善良的动机和行为,而被归属于人性本恶,这是不成立的,因为不善之行不能归罪于他的属性,这应是他由于外在的因素,不能充分发挥他的人性本善的缘故。

有人提出,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类为何以制定法律平息暴力,以规范道德减少斗争,以设立政府处罚叛逆,又倡导坚贞反对意乱行迷,编写童话诅咒忘恩负义呢?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为何进一步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人性本善,那么言中所述的屠刀又是哪来的呢?其实,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人类总是主张“人性本善”的。况且,如果人不是本善,那么怎么能做到“放下屠刀”这一点呢?再者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认为人性本善,就是主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不可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人会变得世故,甚至势力,这是为什么?因为人生来的善良之心被后天的权利贪欲熏染了。但是这些恶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造成的,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无论外在环境多恶劣,都应怀有善种,把恶劣环境当做考验善心的手段,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著名哲学家康德就认为,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至于人性是善是恶,正如有先见之明的南宋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说过一则苏东坡的故事。他与一个名叫佛印的和尚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起在林中打坐。苏东坡脑海里万念纷飞,他兴奋地问道:“大师,你看我的坐姿如何?”佛印说:“我看你的坐姿很像佛祖。”接着,苏东坡又恶作剧地说:“我看师父的坐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和尚倒是不生气也不反驳,只是淡淡一笑。回到家里,苏东坡高兴地把捉弄佛印的经过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感悟地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佛印大师心中有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你心中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他人也是一团牛粪。每个人看到的外在事物的形象,其实都是他内心的投射啊!”苏东坡恍然大悟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佛印告诉我们;如果你是善的,那么你看别人也是善的。如果你是恶的,那么你看别人也是恶的。所以,是我们在决定人性的善恶。所有的恶念其实都是因为自我意识作祟。当放下自我之后,人性本善的一面就会真切地显现出来。人世间有如此多的善举:婴儿的助人为乐、雷锋的舍己为人,等等,正源于人的本性中有善的种子。善待他人,他人亦善待,如此良性循环,人类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无论是科学家婴儿试验也好,还是从性本善的孟子也好,又有哪一家哪一派不要我们抑恶扬善的呢?其实善和恶也就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世界就是一个向善的世界。

注释:

①北京科技报华夏经纬网[日期2006-03-09]

②告子章句上:文言汉语网[日期2012-11-11]

③佛印百度百科[日期2013-04-12]

猜你喜欢
性善人性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题柿子树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孟子“性善”学说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处境与心境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