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中主人公的心路成长历程

2015-09-10 07:22刘琳彭琴
考试周刊 2015年48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精神分析自我

刘琳 彭琴

摘 要: 《追风筝的人》又名《追风筝的孩子》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初试啼声之作,作者用细腻的笔锋勾勒出了阿富汗人的家庭与友谊,父子间的代沟,背叛与救赎的画面。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心路成长历程——背叛与救赎。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阿米尔的本我倾向,努力实现超我,以及他最终成功地在本我和超我间寻求平衡的三部分内容,最终主人公阿米尔实现了心灵的救赎和人性的苏醒。

关键词: 背叛与救赎 精神分析 本我 自我 超我

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本文将从三重人格结构角度分析阿米尔的精神成长和自我的心灵救赎。人格结构理论由与生俱来的本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及能进行自我批评和道德化了的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內驱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而行事,所谓“快乐原则”并不是指一般的个人享受,而是包含任何一种解脱的快感,如情绪痛苦以后的松弛,或个人无意识紧张的减除等。自我按照弗洛伊德所说的“现实原则”活动。它的作用是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为本我服务,同时自我又要按客观现实的要求行事。

超我是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本我寻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受到现实环境的限制,超我则按照“至善原则”活动,它衡量是非善恶,代表理想,而非现实,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它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处于人格的最高层。超我的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活动,它是本我和自我的监督者。阿米尔少年时的懦弱和种族的优越感让他人格扭曲,在面对忠心仆人,“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的哈桑受凌辱时没能挺身而出,后因极端害怕直至惭愧不已而设计栽赃陷害他,让他永远离开了这个家。这时背叛友谊的阿米尔是倾向于本我的。但是在经历了战乱和获悉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悔恨与伤痛纠结,他开始努力改造自我,追求超我,然而刻意追求超我是不可能实现的,在26年之后,阿米尔中年时,他实现了心灵的救赎,在超我和本我之间达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平衡,完成了心灵的救赎和人格的升华。

1.阿米尔少年时的本我倾向

作为富家少年和种族优越的普什图人,阿米尔表现出的行为多数是受他的本我影响。他会怂恿哈桑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领家独眼的德国牧羊犬或是无情的嘲笑和戏弄没有机会学习识字的哈扎拉人——哈桑,那时的他被自己的无意识的渴望驱使,脑中也没有正确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在本能的对父爱的渴望的本我意识里,阿米尔会自然而然地羡慕和嫉妒爸爸对哈桑的欣赏和疼爱,当然,他从来不认为哈桑是他的朋友,对哈桑他就是使唤和命令。在12岁时,阿米尔终于有了可以得到父亲肯定和赢得父爱的机会。在风筝大赛中,“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为了保护风筝,在他亲眼目睹的情况下,懦弱的阿米尔没有胆量也不愿意上前阻止阿塞夫和党羽对哈桑的羞辱,他自私地宁愿相信“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并且告诉自己,“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他用这种狭隘的种族观念为自己开脱,以此减轻内心的悔恨和对哈桑的愧疚。根据弗洛伊德思想所体现的潜意识的理论,表明阿米尔在潜意识里还是不可否认地被本我所驱使。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顾现实,受内心欲望的控制,只为立刻得到满足,阿米尔的心理缺陷和欲望是造成他道德堕落及犯错的一个根源。

2.阿米尔超我的努力

当阿米尔用哈桑的鲜血和受尽凌辱换来父亲的亲近时,他在道德和良知的拷问下开始试着去除本我对他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努力实现超我。首先,一开始他否认本我,否认少年时受潜意识影响而犯下的罪。后来他意识到本我是他的一部分,只要他用超我意识做正确的事情,他就可以欣然接受本我的这部分。在袖手旁观了忠诚的好兄弟受辱之后,他渴望有人醒听他诉说自己的背叛,以便他可以不再背负谎言度过此生。在用石榴打哈桑时,他希望哈桑“还手,报复他,惩罚他,将他臭骂一顿,让他晚上能睡着”,阿米尔的做法证明了他在抵制本我对他的束缚。其次,阿米尔为了摆脱内心的折磨,也为了缓解哈桑心中的伤痛,栽赃哈桑,赶走哈桑和他的父亲阿里,他认为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解脱。这种行为也恰恰证明了阿米尔拥有更多的超我意识,这是受其道德观和良心支配的。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超我按照“至善原则”活动,它衡量是非善恶,代表理想,而非现实,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对于阿米尔来说,他追求的完美就是心灵的救赎,人性的苏醒。

3.阿米尔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

离开故土,流亡美国对阿米尔来说是生活中的新希望,中年的阿米尔在美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然而,在新的环境,虽没有往事,但抹不掉的记忆,以及记忆背后强烈的愧疚和罪恶感一直笼罩着他。阿米尔通过直面过去的罪孽而进行了自我救赎——回到喀布尔营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这时哈桑已死,索拉博也已经成为阿塞夫的玩偶。看到当年羞辱哈桑的阿塞夫再次羞辱他的儿子时,阿米尔选择了独特的赎罪方式。他摆脱了少年时的怯懦,像个男人一样挺身而出,勇敢地与阿塞夫展开了殊死决斗,为了心中的哈桑,也为救赎曾经的罪过,最终将索拉博带回到美国。这种改变和成长标志着阿米尔被更多的超我影响。虽然在救赎的过程中,阿米尔也在经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这表明他承认了本我及其存在的可能性,并愿意被超我所限制。他只能做的是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只有他放弃一味地追求超我,接受心中本我的部分,他的自我才会相对稳定下来并获得成功。故事的结局虽然并不完满,但阿米尔和索拉博两人在异国他乡又一次放飞了风筝,这风筝让哈桑失去了快乐,却让他的儿子找回了快乐——“他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此时放飞的风筝象征了理想和人性的回归,也象征了主人公阿米尔找到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追风筝是阿米尔心灵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仪式,因为风筝,他的自私、怯弱伤害了情同手足的兄弟哈桑,人格的扭曲导致他在谎言和背叛中备受煎熬,这是他在本能和道德准则之间的抗衡。正因为风筝,阿米尔完成了心灵的救赎,用真诚弥补过错,终于追回了自己卑微的英雄形象。用了二十六年的努力最终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寻求到了一个平衡。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出版社,1984.

[3]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

[4]武惠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救赎.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J].新余学院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精神分析自我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成长中的“自我”
疯狂背后的生命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