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生活性,彰显生命力

2015-09-10 15:01余桂兰
考试周刊 2015年69期
关键词:品社生活性小学教育

余桂兰

摘    要: 生活即教育。小学品生(品社)课“回归生活”,实现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面向学生熟悉的生活领域,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关键词: 小学教育    品生(品社)    生活性

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这门课程的“生活性”特征:“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注重教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体验,总结社会原理,进而丰富、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素养。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应结合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凸显生活性特点,遵循儿童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

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才能让品德学习回归生活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影响,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以形象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环节,脑海中抽象的道理、原则和概念较为缺乏。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以学生熟悉的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背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熟悉的生活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已有经验能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到自信,感到亲切,能更深入、更投入地参与活动。同时,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了解品德规则,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一天”中的《我会好好吃》一课,主题目标侧重于使学生通过动手、发现、分析,初步了解合理饮食的常识,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接触的生活空间不宽泛,只是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以及与他们有联系的感性的东西。对抽象的、笼统的合理饮食常识,孩子们几乎没什么概念或经验,有的只是来自于长辈或电视、书籍上的凤毛麟角的一些介绍,理解起来会有很大困难。为了拉近书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我们创设了“快乐自助餐厅”开业这一学生熟悉、喜爱的情境,引导学生走入餐厅,一下子缩短教育与生活的距离,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挑选着食物图片,快快乐乐地粘贴在餐盘上,仿佛真的在自助餐厅里品尝着美食。

二、引入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新课改的实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内容大都以生活为题材,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感受、领取其道德观念,进而诱发自身情感产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儿童生活中找得到的“生活事件”或“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应将教材硬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将生活与教材相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品德课程的理解和认知,进而丰富学生内在精神的需求。

如《我的邻里乡亲》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中的第3课,活动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邻居,从而指导自身行为,做一个能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有教养的人。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所住小区之中,由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居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里,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多样,有的较融洽,有的可能连姓啥名谁都不知道,有的连起码的见面打招呼都成了奢侈,更遑论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了。那么,邻里之间可能有哪些困难,需要大家帮助呢?我们先用教材引路,引导孩子们从书中明白邻里之间是怎样互帮互助的。再引导孩子们回忆平时生活中得到过邻居的哪些帮助。最后,我们引入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出来但容易被忽视的兩种特殊事件,设计了“帮助邻居,体验关系”这一活动:(1)空巢老人。我们采用现场表演的方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空巢老人的凄苦、孤独。(2)留守儿童。我们采用文字配图的方式,让孩子们发现只有奶奶照顾的小明的困难。在真实可信的生活场景中,在具体可感的生活事件中,孩子们经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过程,体验互帮互助带给自己和邻居的快乐,明白点点滴滴的小事,就能汇聚成邻里互助的美谈,当互帮互助在我们身边生根、发芽,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多么和谐。以后,只要邻居需要帮助,孩子们一定会热心地伸出自己的双手。

三、设计生活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的中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实现的。所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要“活动化”,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富有道德观念的活动,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及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引领儿童在模拟真实生活的氛围中,经历道德难题,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合理的道德认知结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增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培养,学会生活,学习做人。

如《我的邻里乡亲》一课,我们以“生活”为线索,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趣说邻居,认识关系;交流邻居,发现关系;帮助邻居,体验关系;牵手邻居,发展关系;歌颂邻居,升华关系。在诵读当地童谣中认识邻居关系,通过交流各自的邻居发现邻里关系的多样性,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快乐,在为社区建设献言献策中发展和睦的邻里关系,在齐唱歌曲《好邻居》中升华自己的情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认知、感受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再现中明晰了认知、丰富了体验、提高了能力。

四、重视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德育的基本追求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一门生活实践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使它在与生活的其他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于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教师要使学生通过教材、课堂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这是一种归宿性的回归。

如《我会好好吃》一课中,我们引导孩子们对食品进行分类,认识了各种食品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接着组织孩子们对各自选择的食品情况进行评价,了解食品应合理搭配,并通过营养师介绍音像资料、蔬菜水果动画儿歌、食物金字塔图形等内容,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认识到合理配餐的重要性。但孩子们是否真正懂得合理配餐、均衡营养呢?课前,我们设计了一张极富有儿童情趣的“我家昨日饮食调查表”,让孩子们自由采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学生掌握了科学饮食知识后,让他们对照“食物金字塔”和“科学饮食儿歌”,评价自己家的一日饮食情况,并对老师扮演的妈妈或夸奖或提出改进饮食意见。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份“我家一周菜谱”,建议孩子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周末和父母一起制定一周菜谱,全家一起关注饮食健康。引领孩子们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服务生活,让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正实现知行的统一。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应凸显其生活性特点,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验、感悟道德教育,从而形成主动意识,最终将外化的教育转化成为学生固定的道德观念,实现在生活中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2]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研杂志.

[3]孔美琴.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品社生活性小学教育
培养爱国情怀 争当文明主人——《品社》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爱你在心口难开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
让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