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摘 要: 小学品德课是目前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社会育德的责任。但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依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品德课脱离社会生活,学生收获甚微。本文提出以品德课课程性质为基础,利用品德课的活动性质,进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让品德课的学习生动活泼,富有意义,成为具有实效性的一门生活课程。
关键词: 品德教学 儿童生活 链接方法
课改十年,品德课程凸显了其育人魅力,但品德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尴尬:课程不受重视,教师队伍不稳定,执教教师对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上课应付了事,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以“说教”、“灌输”为主的现象依然存在,内容空洞乏味。虽然随着信息技术普及,有了班班通的运用,能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信息,但由于教学观念未改变,教学多采取“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做”的教育模式,这样的课,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难以从心底打动学生,导致品德教育收效甚微。这就要求品德教学回归学生生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一、课程性质为品德教学链接儿童生活奠定了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它明确告诉我们,整个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通过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围绕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高儿童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让品德课链接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追求。
二、课程的活动性为品德教学链接儿童生活提供了保障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决定了要寓教学于活动之中。这一课程度性质的界定告诉我们,本课程除内容上实现综合性,还强调以活动(经验)模式开发。课程要通过与儿童现实生活相关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并体验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直接经验,并使儿童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现代教育思想也提出: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品德教育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社会的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做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生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所拥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自然地承继传统,从而不知不觉渗入“未来”。
三、课程设计留白为品德教学链接儿童生活提供了空间
1.选择生活中重要的教育素材作为品德教育的补充内容
传统的品德课侧重于对学生“未来生活”的教育,与学生鲜活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实际相背离,是一種“教导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更与学生未来的发展不相适应。要改变这种“教导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就应当立足于现实,努力使品德课程回归自然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和行真正合二为一搭起沟通桥梁。
如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时,就可以将当前“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热点社会问题引入课堂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被讹只是个例,世上还是好人多,搀扶的是正义、是爱,只有我们每人都伸出爱的双手,世界才会充满爱,助人为乐的正能量应该得到弘扬。这是学生听得到的、摸得着的、甚至亲身参与的事例,学生就不会产生一种“虚幻、遥远”的感觉,使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真正得以体现。
2.就地取材利用好本地的教育资源
由于现行《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选编的素材要考虑适合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此教材中列举的都是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常识”方面的事例,这就导致不能适应各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学生就感到素材的陌生和不理解,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事例,城市或者农村的事例,不能适应不同地域的生活实际,无法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这样的选材不利于老师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更无法达到教育效果。因此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大胆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就地取材选用一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改变教学内容。如在教学《可爱的家乡》一课时,就可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选取在为家乡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调查、采访、收集现实的素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为家乡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的真实故事,对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这比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更具说服力,更具教育效果。
总之,品德课要“回归自然生活,链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要立足于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注重课堂贴近学生生活联系,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达成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性思想;要重视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深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通过品德课无痕地渗透逐步培育形成。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新教材探寻[J].课程教法,2003.
[2]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