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学生思考的火花

2015-09-10 07:22武娟
考试周刊 2015年67期
关键词:激趣思考数学教学

武娟

摘    要: 思维是认识能力的核心,教师应当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思考    激趣    教学方法

思考是思想的宝库,是智慧的策源地,是智力的磨砺。一个人一旦学会思考,便会挖掘出无限潜能。对于数学,思考更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更谈不上创新,所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数学王国大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做法。

一、巧用语言,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思维的启动器,它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一句好的语言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引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表现,从而使学生广泛联想,启发思维活动。比如,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我问学生:“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地答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而此时,我没有立即肯定,而是装作一脸茫然的样子,故作糊涂地问:“你说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就相等了,我可不信,谁能想个办法来证明一下?”这下,学生可来劲了,表现的欲望迫使他们去想去做,并争着给老师讲解。这个说:“老师,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了。”那个说:“我不用直尺,我拿铅笔对着四条边比一比就知道了。”又有一个学生说:“那太麻烦了,把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就看出来了。”又有学生补充:“还得斜着对折”。还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把它画下来,再比较。”……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学生便思如泉涌,纷纷介绍自己的发现,露出自豪的神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而这创造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比老师的讲解印象要深刻得多。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运作,用语言的独特魅力敲开学生的思考之门,当学生思维障碍时,运用语言稍加点拨,便可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装装糊涂、卖卖关子,吊起学生的胃口,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还学生一片探索的天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数学家波利亚说:“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教学中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构建知识,从而理解数学。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出教材内容背后所承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实践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这样他们的羽翼才会渐渐丰满起来。

如:教学《角的度量》时,我没有把重点仅仅放在训练学生角的测量方法上,而是先从生活需要出发,让学生感受到统一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继而和学生一起研究再现量角器的产生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一步步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测量方法,而且明白为什么要测量。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当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邻边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素材加以验证。学生在拼摆中实验思考,推翻自己,求证真理,整个探索过程无不充满智慧,科学研究从这里起步。

三、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自由思考

儿童天真烂漫,喜欢争强好胜,表现自己。教师如果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给他们提供民主、自由、富有激励性、竞争性的学习氛围,则能让学生的思维达到空前活跃,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可以活27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这道题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提的问题多,老师将给予奖励。教室里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畅所欲言,苦思冥想,生怕落后。最后,经过汇总,学生一下子为这道题提出了7个问题,分别为:(1)燕子和喜鹊一共活了多少年?(2)喜鹊比燕子多活多少年?(3)燕子比喜鹊少活多少年?(4)喜鹊活的年数是燕子的几倍?(5)燕子再活多少年就和喜鹊活的年数同样多了?(6)喜鹊减去多少年就和燕子活的年数同样多了?(7)喜鹊活的年数相当于几只燕子活的年数?面对孩子们的真知灼见,你还能小瞧他们吗?

四、抓住课堂生成,使学生在争辩中深入思考

现在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个人的观点越来越多。课堂中因不同观点引发的争论时有发生,这是教师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争论。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透。只有在争论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调动,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思维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

比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时,当学生根据商不变定律,把8.65÷0.5转换成了86.5÷5,865÷50,8650÷500……再进行算法优化时,学生发生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转换成865÷50简单适用,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转换成8.65÷5简单适用,争论不休。于是,我提议开一个辩论会,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又是举例,又是演示,最后达成了共识:把被除数转换成整数只适合被除数的小数部分数位少的题,若遇到被除数的小数部分数位多的题,除数后边就要添好多“0”,数字很大,计算不方便。因为我们已经学过了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所以一般只要把除数转换成整数,被除数跟着做相应的变化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在争论与交流中解决了难题,思考不再停留于表象,在比较、分析、争辩中优化了思维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既增长了知识,又增长了智慧。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学到的知识都忘光,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师在他身上进行教学的真正成果。”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无疑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激趣思考数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