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烽火台大家都很熟悉,古时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一座座烽火台绵延相连,遇有敌情发生,则施烟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这是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互联网早已嵌入当代人的生活。顾名思义,互联就是网络与网络之间互相串联成的庞大网络,网络和网络又以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更为巨大的、覆盖全球的网络。这二者正是两种不同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样式的象征。
“烽火台”代表典型的“线性设计”。教学依据既定目标预设,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板块,每个板块之间也可能有不同的阶段目标。各个板块有所联系,但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时则显得相对独立。一个板块教学完成之后再推进到下一个板块。教学随着设定的逻辑不断推展、延伸。“烽火台”式的设计是点对点、依次而教的设计样式。前一目标未达成,后一个板块无法启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是一种链接、承引、启发的顺序关系,更多依赖教师的教学操作,仰仗教学技艺。烽火传递过程中,信号是容易减弱、受损的。因此,教师在板块推演中要确保顺利,更要注重对课堂的操控,教学效果也变得极为仰仗教师的导控。主导学生的行为、思维,控制课堂的进程,一步步迈向最后点燃的烽火,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此类设计中,优等生的发言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就如同点燃烽火的材料,越多火越旺。教学中,教师和优等生的配合也是课堂进展的核心要素。教师是“点火人”,优等生是优质“燃料”,你呼我应,烧得旺旺的,给“大家”看。线性设计下,我们会忽略那些属于大多数的“看客”。他们沉默寡言,却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的冷静恰是流程顺利推进的保障。倘若真要出些岔子,拐了一道弯,还真不知道如何回归正道。他们是陪衬,只需捧个人场。所以,课堂上高举的小手总是那几个,而其他学生就习惯性地默默等待他人的发言,鼓掌,下课。不由得想到一位美国教师来中国上课,发给学生的第一张卡片写着:思考好,不要举手,等待点名发言。我们感到奇怪,美国教师解释说:这就是让大家公平享有思考和表达的权利,课堂不要成为快速反应者的独享。
这样的教学就像“漏斗”,最终目的在开始时已经设定,就是统摄思想归为一处。教师身份神圣,是教学的守护神,是整个教学的中心,即便他们一直不承认自己的特殊地位,但最先预设的能够顺利演绎并完美实现就可见一斑。要确保目标达成,教师要付出努力。从设计到执行,无一处不仰仗教师的执行力、控制力,权且称之为教学艺术。但不能忽视的是,教学中教师作为核心权威,决定着一切的时候,学生就是被动的容器,教学过程缺乏最为可贵的思维含金量。目标达成很可能仅仅是灌输的结果,没有真正的经历主动学习的消化,是囫囵吞枣式的填塞。这样的教学导致学习为简单接受型、重复记忆型。成就的是一个又一个“名师”。
20世纪以来,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诞生的第三次理论革命中,我们认识了混沌理论。混沌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是有序和无序、必然和偶然、确定和随机的统一体,有序运动会产生无序,无序运动又包含并产生更高层次的有序。混沌理论观照下的教学,主张以整体、全面、变换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和教学过程。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简化的、线性的、程式化的系统,而是非线性的、动态发展、多元组合、不可预测、广阔开放、多层维度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蕴含着无穷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教学成为多方不确定因素组合成的多样交合的开放系统,我们形象地称为“互联网”式教学。“互联网”式的教学设计指非线性的,采用交互式关联,具有无尽多元可能的设计。教师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向着目标进发。这好比是编织“网”的“经”与“纬”。所谓“经”,就是教学目标,而“纬”则是一条条通往目标的路径。在不同学生采用的不同思维路径上,交互产生一个个“网眼”: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材,学生和目标,学生和学生。每一个“眼”就是学习思维的一个个闪光点,是活跃跳动的一条条思路,是接近目标的一步步足迹。此类设计,学生会呈现无尽的学习结果,生发出不可穷尽的学情,课堂教学就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演武场。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需要合理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是学习活动的陪伴者,做到不干扰学生的学习思考,只是提供辅助和指引;是达成目标的维护者,要及时依据学情调试,维护教学向目标迈进。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关键。即便只提供一点信息,也可能经过互联网的传播扩散,经过思维网路的交互,产生更新、更丰富的观点。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优等生的思考结果代表的仅仅是其中一种。就如上文说的美国教师,他还发给学生第二张卡片:倾听同伴的发言,比你自己表达还重要。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式的设计思维,提倡倾听、吸收、借鉴、交互。学生不需要扩张性的发表,不顾一切的言说。话语的霸权就是多元思维的限制。互联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对话,对话的前提是承认师生在话题面前的平等;对话的目的是交换思想,从“无序”中产生新的共识,发现“次序”;对话的目的是实现思维共享,情感共鸣,创意共举,视界融合,教学相长。就像巴西学者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所述:在对话中,没有“教师的学生”,也没有“学生的教师”。
“互联网”式教学课堂不是教师的秀场,要求教师不能简单考虑“我要怎么教”,重在思考“学生怎么学”。由于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教师的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是考验。教师在设计此类教学时特别要关注三个空间。其一,课前空间,在了解学情,准备应变上有更多的素材准备。所以,摸清学情成了教学的起点,把握学情成了教学的基础。其二,课堂空间,在关注学情、应对变化上有更多的方案准备。预设在这样的设计中仅仅是方案,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的路径。多方预设会让课堂更加灵动,学生更加主动。其三,课后空间,在促发学情自觉上应有更积极的准备。课后是学习效果递增、学习触角延伸、学习空间拓展、学习获得增值的最佳时机,要有促发的机制,让效果增值。教学历经三种空间的更替,课堂上学生也经历了真正的学情变化,这样的过程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学生和教师一起体验,实现了知识结构的重组,发展,更新,丰富。无疑,对于教师的要求比“个人秀场”式的教学更有挑战性。
混沌理论认为:框架组织过多,过于烦琐,系统可能自我封闭,逐渐形成循规蹈矩的僵化处理格式,或者丧失灵活性,或者发育不全,或者加速对自身的破坏。“互联网”式教学并非可以漫无边际,也有应然的“边界”。教学要通过“不确定性”达成“确定”,开放要有度,就要设定合理的互联边界。第一,可以用目标确定边界。一节课的目标要明确且精简。不管途经何种路径,采用什么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都要为达成目标服务,所以,不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视为界外,简单而相对专一的目标让教学留有更多余地,让拓展成为可能。第二,可以参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边界。教学切中最近发展区,才能实现学生有效的进步发展,否则不是揠苗助长就是停滞不前。因此,对学情的把握又成为边界设定时的准绳。第三,可以用不同的学习主旨设定边界。例如,文体的不同学习主旨不一样,散文的教学和议论文教学不同;方向不同,主旨也应有变化,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和品味语言风格的阅读教学不同。最后,可以用学习的容量定边界。学习就是发展,发展永无止尽,不要尝试“一口吃成胖子”。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树立“学习性课堂”的观念,还课堂给学生,以宝贵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互联网”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也是服务学生学习的必然变革方向。尽快让自己从“烽火台”下来,踏上“互联网”高速公路吧。
(福建省福州教育研究院 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