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兴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新常态第一次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理念见诸报端。
经济运行和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而教育是人学,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语文教育在于提升孩子的素质,积淀孩子的语文素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相对于经济,更有其内在规律,语文教育更应该树立一种新常态意识,体现一种新常态思维,科学谋划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发展。让新常态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命题。
语文教育应该有怎样的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在于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语文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
“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也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
语文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浸润着哲学思想和发展观的内涵式发展,在“新常态”背景下,理论的更新、思想的丰盈会聚集在“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新颖的话题上。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指引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需要探索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和体现。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在《生本课堂:像田野一样朴实、芬芳》一文中,就生本课堂的建构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从刘发建20年的课堂实践中归结出的“生本课堂路线图”是“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到学生中去”,特别强调了课堂教学的终端不在教师身上,不在教师的自我展示和倾情表演,而在学生身上,在于学生的学习内化和成长发展。这无疑是对“以生为本”的本质的深度探析。
二、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借助哲学的关照,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 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如何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这需要借助哲学的关照,从哲学的角度全面地审视现实,深层地研究现实,智慧地引导现实。
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提出要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他认为,学会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是我们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只有积极引导并加以正确处理,语文课程改革才能朝着平衡、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三、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应注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下,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度的实践研究,仍缺乏整体观念。有专家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是:细节精彩,整体欠缺,影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来研究语文教学的诸项问题,是当前语文教学要着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分析,有诸多不同层次的整体。如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整体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知识的整体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能力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以及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语文教学过程结构因素的整体性(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构成的整体性),语文教学课内课外的整体性,语文教学和各科教学的整体性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旨在突出“语文学习应注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整体观改革”下课堂教学的理念,引发了对当前课堂教学重心认识的变化,汪潮先生在《论课堂教学的“整体观照”》一文中,归纳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着重对课堂教学的细节的思考转向着重对课堂教学的框架的思考。二是由着重对课堂教学的单方面的思考转向对课堂教学的多因素的思考。三是由着重对课堂教学的平面思考转向对课堂教学的层次关系、结构的思考。
四、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实现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转型
针对阅读教学课堂上出现的烦琐的、过度的、无效的内容分析的现象,崔峦呼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要实现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特别吸引一线教师注目。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课堂教学转型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展。很多专家学者在语文课程学导转型中提出了真知灼见,为课程理念的学导视向,打开了一方天地。
吴忠豪的《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必须区别“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不同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课文来教语文的建议,论理析事透彻而严谨,读了自然会获益匪浅。
语文课程独当之任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夏家发在《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施策略》一文中提出,阅读教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讲课文”为“学语言”。二是变“悟课文”为“学表达”。三是变“读课文”为“学阅读”。
“翻转课堂”的探索实践,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转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周一贯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越界”,但它又是一种回归,即教学应“以学为重”,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为基点的概念。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多方面去尝试“翻转”,为加速课堂教学转型,提出了方向性的思考。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在课堂理念上、角度定位上、教学程序上、教学方式上、学习心态上、能力培养上、教学预习上,为我们提供了语文课堂成功“翻转”的案例。
五、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切实提高对汉字教育的认识,重树汉语言文字的权威
中华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字教学,承担着汉字标准化、规范化的重任,然而现状并不乐观。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错别字较多;广大的社会人群,学历上去了,书写水平却下来了,甚至连有些本科生、研究生的字都惨不忍睹。
当下写字质量下降,写字教学滑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江苏省小学写字教育调研报告对此进行了分析。一是写字教学被应试教育“绑架”。二是缺少必要的写字教学研究机制。三是写字教学评价缺位。四是教师自身写字素养欠缺。五是“电脑替代”论的侵蚀。
从全国看,写字质量下降,很多似乎惯写的汉字竟连连出错。这个问题教育部看到了,下发了加强写字教学的通知,也被《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关注了,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并对义务教育各个年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青少年举办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竞赛节目,收视率达到该台同时段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这一切让语文教育界看到了重拾汉字尊严的希望。
如何规范汉字书写,如何珍爱、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让人们重新亲近汉字,已是全民热议的话题。有识之士提出,一要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二要将写字教学作为课程来对待,课程、教材要为写字教学保驾护航。三要把写字纳入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之中,完善写字教学的评价体系。四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练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五要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手写汉字与电脑处理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师要练好“三笔字”,板书不依赖PPT。通过广大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书法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让汉字重新回归到年轻一代的手中、心中。
六、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需要我们拥有“静”的心态和“慢”的心境
课堂教学浮华喧闹、华而不实的现状,为大家所诟病,业内人士呼吁,语文课堂应宁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的。如何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接受语文的滋养,戴贤泽在《让“静”成为永不消失的风景》一文中提出六个方面:一是“静读”,二是“凝听”,三是“潜思”,四是“静写”,五是“默想”,六是“静悟”。要做到这“六静”,教师的“静场”是关键。教师心静了,学生自然也就心静了。教师平静的心态才能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堂的宁静,绝不是否定朗读和讨论、交流,业内人士提出,必要的朗读、讨论和交流也是需要的,但必须是以心灵的宁静为前提和基础的。沉静语文不是无声无息,不是沉默缄口;是理智而又不乏波澜起伏、激情奔涌;不讲声音的分贝,但有余音绕梁般美好的感受!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有人为了所谓的“高效”,呈现出“高密度、高容量、高节奏”的态势,致使语文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有识之士给语文教学“三高”症提个醒,倡导把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感情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领悟、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慢一点,多给学生一点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慢一点,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时间,关注与欣赏学生的动态生成,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是不是会降低教学效率,业内人士坦言,快和慢,是一对辩证关系。语文教学放慢节奏,绝不是拖拉怠慢,浪费教学时间,相反,我们所追求的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慢”,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慢”,是为了追求语文教学的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当然,需要教师平和的心态,学会取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在慢中求深,在深中求精,在精中求效。
七、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要让“公开课”从某些浮华和虚假的误区里走出来,更好地发挥对日常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语文课堂教学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同时还派生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公开课。听课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人们需要公开课,这是因为它“提供了鲜活的教学参考、传递了崭新的课程理念、唤醒了强烈的成长意识”(吴勇语)。显然,公开课具有传播效应和导向作用。然而,现今一些语文公开课已经偏离了语文自身的轨迹,因为“公开”,所以要“高大上”,此种约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质疑。有识之士提出,不能企求公开课负载太多的东西,一切教研活动的着眼点必须是常规课的教学。公开课应该看作是“交流课”,姿态可以低一些,研究课题可以更贴近常规教学一些。语文教育的专家、公开课的指导者评论者,一定要正确引导。公开课越接近原生态,越具可学性,越便于普及。
公开课追求的是“原生态”,而不是追求时尚缺少灵魂的形式翻新。追求“原生态”的公开课,曾扬明先生撰文建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去蔽”。公开课的教学策略选择,不要被评委或听课教师所谓的印象所遮蔽。要改变求异心态、功利心态、“完美”心态。二是“求智”。语文课的求智主要取决于执教教师的教学观念。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语文展示课的思维方式呈现多方面变化。“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推进公开课的改革转型。对于公开课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尝试呢?李卫东在《最重要的不是方法》一文中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尝试:一是从重“受术”到重“就道”。公开课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可贵的教育理想。二是由看重“教”到看重“学”。公开课的听课教师更应关注的是执教者怎样启发诱导学生去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三是重“观摩”到重“研讨”。公开课最主要的旨义不应是“示范”而重要在于“研讨”和“交流”。四是由重“公开性”到重“隐含性”。即由重视对“公开课”的表面课堂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转到重视对公开课隐含教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判断。
八、新常态下的语文教育,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思想、平和的心态善待语文教材的“变脸”
近年来,语文教材的建设,几乎是有一点变动就牵动语文界和社会大众的神经,并且屡遭质疑甚至批评。有识之士坦言,对教材内容的增删、篇目的“进进出出”不必过度敏感,要给教材“进进出出”辟一条“绿色通道”,让“进进出出”宽松起来,学会用辩证思想、平和心态去善待,使之日臻完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出十条建议,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教材观”,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将面临修订或重编。未来语文教科书应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材”向“学材”转变,二是“文选型”向“训练型”转变。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小学教科书事关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抓紧主流教科书的研发势在必行,处理好专职编写人员、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三结合的关系,提高教材编写团队的整体水平。
语文教育能不能适应新常态,能不能让新常态逐渐走向成熟,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立足新常态,科学谋划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一贯.“翻转课堂”:越界与回归带来的挑战 [J]. 语文教学通讯,2014(6).
[3] 夏家发.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及其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4(4) .
[4]胡旺洪.课堂教学,呼唤“慢”的艺术 [J].小学语文教学,2012(12) .
[5] 吴忠豪.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J].语文教学通讯,2011(2) .
[6] 汪 朝.论课堂教学的“整体观照” [J].小学语文教学,2011(7).
[7] 李卫东.最重要的不是方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1(3).
(江苏省镇江高专丹阳师范学院 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