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忠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5-09-10 04:46:09黄颖
考试周刊 2015年76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黄颖

摘    要: 大学生的组织忠诚观,尤其高职类学生的组织忠诚观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调查以学生的组织忠诚观作为切入点,以在苏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试图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忠诚观现状,进而分析学生的忠诚度影响因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组织忠诚现状    影响因素

1.研究背景

“忠诚”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名词,对它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忠诚具有道德和经济的双重意义,多集中于下级对上级、个人对集体或社会、个人对感情和家庭等方面。国外有学者认为忠诚有三方面表现,首先是忠诚于个体,如忠诚于企业领导者;其次是对团体的忠诚,如忠诚于企业本身;最后则是对某些原则的忠诚,如信仰、思想或操守。忠诚度是对忠诚的度量,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对忠诚度高低的判断受到各国风俗习惯、文化和判断者主观印象的影响。

社会竞争加剧,人才流动加快。对于各类企业来说,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才流失,他们惊呼员工的职业忠诚度越发不如从前。且有研究指出,多数学生毕业后基本不从事本专业行业。因此,大学生的组织忠诚观,尤其是高职类学生的组织忠诚观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调查即以学生的组织忠诚观作为切入点,以在苏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试图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忠诚观现状,进而分析学生的忠诚度影响因素。

2.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调查以在苏高职院校的三个年级、四大类专业(文科类、理工科类、艺术类、其他专业)学生为对象,以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确保问卷发放的有效性、高回收率及信息获取的准确性。问卷发放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3.67%。

3.大学生组织忠诚观现状

关于组织忠诚的目标。本次调查对大学生组织忠诚的目标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满足交往需要、成就需要和生存需要,结果显示上述三种需要的均值呈依次递减趋势。由此结论可以得知大学生在组织忠诚观方面的选择注重满足交往需要,现今大学生更看重人际交往和满足成就,大大超越满足生存需要的目标。交往和成就需要对大学生而言更重要,这一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很好地说明大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表现是积极向上的。除此之外,在满足生存需要中,学生对“较高工资水平更易产生较高的员工忠诚度”的认可程度最高,在满足交往需要中,学生“对组织忠诚的人更易获得大家的支持”和“对组织忠诚是因为个体对组织充满感情”的认可程度非常高,表明当代大学生内心是渴望获得大家的支持的,并且认为充满感情是组织忠诚的重要动力。在满足成就需要中,大学生认为组织忠诚是团体具有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关于组织忠诚的手段。本研究对组织忠诚的手段分别从组织认同、人际协调、敬业进取、组织贡献四个维度探讨。结果显示,在组织忠诚手段中,人际协调依然排在首位;另外,敬业进取排位也比较靠前。在问及大学生关于组织认同的问题时,他们认为“保守企业秘密”和“不迟到、早退或缺勤,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表达了对职业或者专业的认同,这说明,学生在这个方面是对企业价值观和制度高度认可的。在人际协调中,学生对“关心团结同事,有良好人际关系”和“与上级冲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认可程度非常高,充分显示当代大学生内心渴望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并在有矛盾冲突时,愿意主动化解而非消极逃避。而在敬业进取中,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向上级提出建设性意见”,体现了21世纪学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4.大学生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

有学者提出,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维,即个人因素、企业因素和社会因素。本研究认同这一观点,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组织忠诚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个人因素。21世纪是个体展现自我、彰顯个性的年代,使得个性因素对个体的组织忠诚观影响尤为突出。如果一个人的个性本是无私奉献,那么他会表现出更高的忠诚度,相反,则很难形成忠诚于组织的观念。忠诚度的个人影响因素除了个性因素外,还包括认知因素。忠诚度是个体对组织的情感、世界观、心理成熟度等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具体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当他对某一职业或者实习单位感受到的实际情况是高于他的心理预期时,会形成很高的忠诚度,反之则较低,类似于“第一印象”。

企业因素。这里提到的企业因素是基于大学生进入实习就业期时的任职企业。大学生刚刚进入实习单位时,首先了解的就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与价值观,如果这些与个体的价值观有交融点,那么企业就会在员工心中树立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企业员工流失率较高,企业就有必要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此外,企业里好的领导是能够充分得到员工们的尊重认可的,这些因素非常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发展空间、人际沟通、薪酬及奖惩等因素都会对忠诚度有所影响。

社会因素。社会不断进步使现代人的职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过去步入职场的新人会忠诚于企业,甚至会在企业工作一生,从未有过跳槽的想法,甚至将跳槽上升到道德层面,甘为企业奉献,有极高的忠诚度。而现今职业人职业观念却不同从前,他们需要的是自我发展与成长,如果此时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则会选择更换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忠诚度,大学生面临工作选择时也不例外。同时某些职业的特征及社会认知偏见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尹洋.大学生组织忠诚观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高雁晋.忠诚组织——高职院校高级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

[3]蔡晓旭,张佳.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场忠诚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

[4]涂玮,金丽娇,魏文静.高职旅游专业新生专业选择动机及行业忠诚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5).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课题“大学生职业忠诚度培养研究”(课题编号:SGZXA2014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高职院校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08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