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瑛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现状,提出加强经典诵读活动的必要性,并探析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经典诵读 素质教育 开展现状 必要性 有效途径
诵读经典是一项灵魂工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源,只有推进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才能充分汲取精华,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现状
1.社会环境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不利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大量文化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严重冲击。网络的迅速发展强化了全球的文化差异,特别是现如今,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韩国的爱情至上、日本的动漫世界等挤占传统文化空间,导致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
2.学校对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视不够。面对“90后”为主力的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众人皆知。漠视传统文化,学风校风不振,特别是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更是让人担忧。这些学生缺乏理想与信念,追求个人享乐主义;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没有无私奉献精神;缺乏学习主动性,功利意识较强。而学校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与就业压力的增加,把应用型、技术型、实用型教育放在首位,甚至成了市场需求的人才加工厂,市场需要什么学生,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的学生走上岗位后虽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应变能力相对薄弱。
3.学生个人对经典诵读活动的漠视。从各高职院校的现状看,学生普遍对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不高,只有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才能像完成任务式的进行小部分诵读,诵读内容不宽泛,过程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体会经典传统文化深层次的含义。学生的阅读取向呈现出娱乐性和游戏性,加之现代社会网络文化、恶搞文化、快餐文学对学生视线的冲击,导致学生认为经典作品过于严肃,不如快餐式的读物轻松、刺激,不如时尚读物前卫、新颖。
二、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1.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他强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这就是说将青年学生培养为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阅读这些经典,体会其中的民族精神,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将个人理想抱负与实现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在社会发展洪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经典诵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是以“90后”为主体的青年一代,思想活跃、性格突出。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利益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挑战,社会上各种思潮、各类观点在影响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学生。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势在必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古人曾说:“百行以德为首。”通过诵读不断细细品味其中含义,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而将自己打造成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好学、情感美好、志向高远的青年一代。
3.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学校精神的创建。学校精神是整个学校的共同核心价值,是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反复实践并始终坚守的基本信念。学校精神建立的最终目标是营造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并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文化积淀。长期置身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培养气质,提升素质,强化文化积淀,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会呈现出共同的风格和气质,这种风格和气质就是学校精神。
4.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在大学阶段会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很多不适应,长期发展会变得自我封闭、特立独行,进而与校园生活脱节,迷失自我。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超然与旷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过这些经典文化的诵读,理解为人做事,对自己应力求进步,发愤图强;对他人应厚实和顺,容载万物。大学生更应通过阅读正视自己人生中的逆境与挫折,靠自己的力量超越自身,获得自身进步与发展。
三、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1.加强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制度建设。要将经典诵读活动持续进行下去,由负责学生工作的主管领导牵头,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密切配合,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有效推动活动开展。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平台、QQ、微博等网络平台及学院宣传栏、板报等倡导经典诵读,切实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实效性。
2.开设经典著作选修课程。以教材为抓手,编写实用性较强的经典著作汇编本,开设经典著作选修课程,以实用为教学目的,通过生动讲述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慢慢扩大经典著作的影响,渐渐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风气。
3.成立经典诵读社团、开设相关讲座。学校可以成立经典诵读社团传授国学经典,宣讲名家名言,发表诵读体会,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诵读比赛,也可以定期播放《百家讲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更亲近经典、自觉感知收获。在经典的洗礼中不断升起对经典诵读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感受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4.积极拓展社会实践,丰富诵读人生体验。以开放的视角开展活动,将经典诵读活动推向社会。在学校成立经典诵读兴趣社团后,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与诵读经典文化,传播经典文化的精髓。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锻炼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建学校精神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能以此为着力点,开展多彩经典诵读活动,必将推动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