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民 李全华
摘 要: 新形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交流方式,如何利用微博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探索微博对专科学校大学生的影响,以及辅导员如何利用微博做好专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工作。
关键词: 微博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
一、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微博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点击率高,覆盖面广,观点多样,利益多元,影响力深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对面的,或者下宿舍,当面谈心谈话。现在,学生更喜欢通过微博跟辅导员交流,通过微博发表观点、看法,通过微博和辅导员探讨某些班级问题、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如何更好地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借助微博的力量,微博沟通速度快,方便快捷,便于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效性。
二、微博有效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创新方向是多元化的,并且应该走向网络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社会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创新教育进行,在这一过程当中,微博的巨大影响力一次次被验证,并被大学生认可,被思政工作者认可,微博成为提高思政工作能力、推动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针对当代大学生及信息时代的新特点,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在不断考验辅导员的思政工作水平和思政工作智慧。微博时代,思政工作者要善于创新,善于利用微博。首先,思政工作者要积极利用微博发布日常工作事务及相关通知,这样,更多的学生可以直接了解相关事宜、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资助、就业等)、评优评奖;其次,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一些便民信息、服务信息,如大学生新生入学指南,大学生新生军训防晒指南,大学生防盗、防骗指南,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引,预防登革热注意事项,预防台风注意事项等,让更多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存在、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最后,积极利用微博和广大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常学生在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新生喜欢咨询生活方面的问题,喜欢探讨人际交往遇到的困惑,毕业班的学生对实习、就业问题比较关注,辅导员要善于抓住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惑。
在微博交流之前,学生常用传统方式进行利益诉求、语言诉求、思想表达。当传统表达渠道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的需求时,微博给大学生提供了信息交流、意愿表达、情绪发泄的新平台,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最新想法、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大学生广泛参与、实时互动的微博舆论新环境。使微博成为大学生情绪负担的“减压剂”,师生关系的“润滑剂”,生活学习的“调味剂”,以解决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焦点为重点,建立全过程、多渠道、全方位、不限时解决处理问题的机制。
三、构建“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如果说微博给思政工作者带来的是全新的理念和思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将视线再深入一点,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思政工作者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和探索的新路径,以构建“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是要敢用、善用、会用“微博语言”。积极关注、运用、学习、总结微博语言及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借助微博解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之所需,有效避免说教及课堂式的讲解,避免学生对思政工作者的抵触情绪和心态,甚至持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不愿交谈。只有积极学习大学生喜欢的“微博语言”,用“微博语言”和他们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了解大多数人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微博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
二是学会接纳、积极引导。当有学生和思政工作者观点不同的时候,要用宽广的心胸学会接纳,让不同声音充分表达意愿和想法,让学生和思政工作者自由交谈,让微博语言相互促进,甚至纠错。我们都不是圣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过激行为,要积极接受学生的批评和评说。另外,当思政工作者发现学生思想有异动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给予学生力量,积极肯定和支持,多些表扬,少些批评,传递正能量。
三是积极尝试开展“微博心理咨询”,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网络咨询有别于现场咨询,学生可以匿名咨询,在你不知道是谁的情况下咨询,更具有传统咨询不可比拟的保密性、超距离性和方便快捷等优势。微博打破了人们交流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正因如此,许多大学生带着人际交往恐惧、考试焦虑、消极悲观、多虑、男女关系交往障碍等诸多心理问题来到微博,给自己找到了卸下思想包袱的最佳方法,通过微博咨询,更好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
不管是学生还是思政工作者,都希望建立微博信任。我们更愿意从“微”处着手,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把功夫做到幕后,让微博成为师生交流的真正平台,成为展示学生工作的窗口,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成为为学生服务的排头兵,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之我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6):71-72.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