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珲彬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新时期的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亦越来越高。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模式研究,有助于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帮助青年英语教师树立专业化发展的观念和信心,促进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 青年英语教师 专业化发展 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2001年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做了新的阐释和要求。新课改体现了教育改革的鲜明指向,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因此,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成了教育的生力军。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
纵观青年英语教师队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工作充满热情,但缺少工作经验。2.能较快地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但课堂中存在“追求浮华”的现象。3.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鉴于以上情况,尽快构建一支高素质青年英语教师队伍,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开展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模式研究,旨在探索青年英语教师的成长规律,培养青年英语教师成才的策略,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范围为每年参加工作的高中新教师这一教师群体。这一群体的教师在教师总量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大,工作态度、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变异性、可塑性较强。
(二)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从广义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而“教师专业发展”则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更多是从教育学角度加以界定的。青年教师专业化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实践、研究、反思,引导青年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强化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质,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特色。
(三)模式研究。模式研究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各种成功经验,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策略对培养的过程进行规范和归纳,揭示出一般性规律,从而为社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索提供新的样本。
三、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最集中体现。新课标要求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呢?
章兼中(1991)认为,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素养: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感素养、专业文化知识素养,以及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能力。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采用章兼中(1991)对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论述标准阐述培养模式研究。
四、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途径与模式
人才的培养有其必然的规律性,因此,探究促进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途径与模式,有助于加强青年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笔者将从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感素养、专业文化知识素养及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能力三方面,开展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模式探究。
(一)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感素养。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感素养是一个人以一种思想道德准绳对自己的教育和鞭策。学校始终向青年教师强调:所谓“师范”,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等,激励青年教师注重对自我的思想情操的陶冶和道德情感素养的培养。
在实践中,学校领导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向及道德情感的培养,要求青年教师定期上交德育论文一篇并组织评选活动,积极开展交流研讨会,激励青年教师提高道德修养。
此外,学校还定期在学生当中开展“师风师德”的评教活动,以此为媒介,督促青年教师不断提高道德素养。
(二)专业文化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文化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方面:基本文化素养(教师应知识渊博)、学科文化素养(教师应精通所学专业)和教育文化素养(教师应掌握教学理论)。学校始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应该努力提高个人以上三方面的专业文化知识素养,成为令学生信服和尊敬的良师益友。
在实践中,学校向教师们分发购书卡,敦促老师们积极购置图书,及时充电,不断提高专业文化知识素养。此外,我校实施“师徒合同”制度,通过“以老带新”、“帮、传、带”的方式,激励青年教师谦虚好学,积极向“师傅”请教,从而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专业文化知识素养。
(三)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标志,它的强弱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以下为我校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采取的措施:
1.“师徒合同”制度。老教师通过“以老带新”、“帮、传、带”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青年教师聆听观摩“师傅”的课堂教学,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同时,老教师观察“徒弟”的课堂,给出及时反馈,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青年教师汇报课。学校开展面向全校公开的青年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设计及课堂教学活动。活动要求全体本教研组的老师观摩,课后进行集体评课、议课,给予青年教师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以期青年教师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此外,我校还实行“见习班主任”制度,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教案、业务笔记的定期检查与评比,外派青年教师聆听观摩优秀交流课及培训会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结语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进步的过程,在实践中,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培养模式研究将不仅有利于青年英语教师快速成长,而且有助于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