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源自于生活

2015-09-10 07:22赵桂梅
考试周刊 2015年74期
关键词:观察写作思考

赵桂梅

摘 要: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的素材,让他们说实话、诉真情,让他们的作文释放出生活的色彩。

关键词: 写作 生活 观察 思考 情感

学生作文中存在较普遍的“假、大、空”现象,作文中的感情是浮夸的,观点是强加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产生这种不良倾向的原因是,学生的作文严重背离生活,是离开生活“硬”造出来的。学生与现实生活及心灵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倾向,为了让学生的作文走进生活,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流露出生活气息,显现出灵气,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激发学生拥抱生活的热情

写作教学的真谛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因为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了生活,有了激情,就什么都好办了。朱光潜说:“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感丰富型,对许多事物都觉得有兴趣,而且到处寻找趣味;一种是情感枯竭型,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兴趣,也不去寻找趣味。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我们虽然很难成为艺术家,但也该脱离“俗人圈”。然而,许多学生因终日埋头苦读,忽视生活的精彩,感受不到生活的情趣,于是渐渐封闭自己,漠视生活。不能否认,学生接触世界、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但是,学生依然拥有真实而丰富的家庭生活,依然拥有熟悉而多彩的校园生活。

为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端正学生“要作文先做人”的态度入手,通过加强学生德、才、学、识等方面修养,逐渐培养他们的生活情趣,激发他们拥抱生活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感悟力,笔底下才会流出汩汩的清流,才会妙笔生花。细致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思考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对周围点点滴滴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体会。对生活观察越细致,感知越深入,描写的事物会越形象生动,抒发的感情越动人。

福楼拜这样指导莫泊桑观察生活:“拉车的牛,早上和晚上的神态不一样;赶车的人喝醉了酒和没有吃饱,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牛饿着肚子上山冈和饱着肚子走平路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细节举不胜举,如果仔细加以观察,就是写出一百篇文章也不困难。”的确如此,我们要提高作文水平,就要随时随地细致观察生活,广泛积累素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人们的言谈举止、人情世故,都是认识和思考的内容。生活中有许多可取的素材,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写作的源泉才会长流不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能日积月累,就能贮备丰富的写作材料,作文就会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也就“灵气”足了。

三、注意学生情感的积累

目前,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作文情感的“荒漠化”现象。当一篇篇虚假作文,甚至病态作文摆在我们案头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作文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这都是“无情”惹的祸,写作主体情感的缺乏,必然导致作文“假、大、空”。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感最贴切的符号。”因此,教师应注意学生情感的积累。作文课上,教师应扮演成一个号手、一个鼓手,善于用闪光的火把、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善于用真情的云梯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把生活的汩汩清泉引进“沙化”的课堂,让学生不出教室便能观赏芳草萋萋,感受鸟语花香,破译秋日私语,解读生命真谛。

作文中的情感色彩,首先要真实自然,切忌故作姿态、无病声吟、矫揉造作。抒情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情不自禁的自觉发挥。其次要积极健康,因为情感是人间最美好的、最圣洁的珍品。

在作文教学中,我平时注意给学生朗读一些情感丰富的作品,以启发学生对亲情、友情的思考,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如《永远站着的妈妈》,回忆妈妈辛劳的一生,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再如《“窝囊”的父亲》、《母亲的牵挂》、《疯娘》、《父亲的匣子》、《母爱一滴就是海》等,每当我给学生朗读这些饱含浓浓亲情的作品时,教室里都静静的,我知道他们都在认真听,每当读到感人处,我相信他们的心都在感动着,被文中那份深深的亲情感染。这些作品是朴实的,是饱含着浓浓亲情的,是作者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给学生朗读作品这一做法我一直坚持着,相信学生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我不仅要求他们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让他们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珍惜亲情。

四、说真话,诉真情

作文是一个人感情的真情表达,是一种亲切自然的流露。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决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在里面。学生作文中的情感是否发自内心,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尺度。作文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作为创作原则。

如学生习作《燃烧的爱》中写道:

“……父亲走到奶奶的床边弯下身子挨着奶奶的脸问:‘妈,您今天觉得怎么样?’奶奶听了,使劲地睁开已凹陷得像个深坑似的眼睛,沙哑地对父亲说:‘好,好……’

奶奶用她那双拿过锄头、握过锅铲、捏过绣花针的手紧紧握着父亲那双宽厚柔软的手,他们互相凝视着对方,视线中透过的却是一句关心的话。‘媛媛,’父亲突然叫住了我,‘去把便盆拿来!’我从屋外拿来了一个白色的盆子,放在了父亲的身边。他小心地把手从奶奶的手中抽出,强有力地站起身来,像棵苍柏一样直立着。他眉头紧锁,神情严肃,满含爱意的双眸注视着奶奶,‘妈,’ 父亲的声音异常庄重,‘让儿再伺候您一回吧!’说着,他拿起便盆小心翼翼地揭开奶奶身上的被子,把它放了进去。

奶奶此时抽泣了,泪珠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粒粒地往下掉。一粒,两粒,三粒……泪珠越来越多,汇成泪河在父亲和我的眼前流淌。父亲低着头,他不敢看奶奶,在儿子心中最美丽、最迷人的母亲,如今却变得面容枯槁、神力衰竭了,原本晶莹明亮的大眼睛凹陷了,黯淡了……儿子怎能面对这残忍的一幕?父亲的泪水夺眶而出。

‘儿呀!’奶奶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这两个字,这两个饱含母亲对儿子所有爱的字。她用自己那双像老树皮一样萎缩的手将父亲的脸托起来。这双手,这双普普通通的妇人的手,让人感到的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她托起的是整个世界呀……”

可见,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可信,才能使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归根结底,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让作文体现出审题生活化、取材生活化、语言生活化,让作文处处洋溢着生活色彩,才能实现人、事、情、文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之友.2005,1,3,5.

猜你喜欢
观察写作思考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