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文本中的矛盾,引领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再度提升。教学中要关注文本神来之笔,在遣词造句中解决矛盾;关注文本精巧结构,在谋篇布局中解决矛盾;关注文本逻辑联系,在体悟内涵中解决矛盾,从而推进阅读教学不断走向深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 矛盾元素 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58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故意在文本中创设强烈的认知矛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应紧扣文本中的矛盾,引领学生开掘矛盾、感知矛盾、解决矛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再度提升。
一、关注文本神来之笔,在遣词造句中解决矛盾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很多语言的运用常常看似平淡却蕴涵着无穷的意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文本语言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矛盾,并在揣摩品味中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第一朵杏花》中有一段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吹皱了河水……”
师:(出示“皱”)你们能用这个字说一句话吗?
生1:奶奶的脸上有了皱纹。
生2:我的新衣服上折了一个皱痕。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3:河水怎么会“皱”呢?
师:平静的湖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4:就像一面镜子,纹丝不动。
师:如果一阵风吹来,平静的湖面就会怎样呢?
生5:失去了平静,湖面上荡起了波纹,就像人平滑的脸上增添了皱纹。
师:所以,当我们再读“吹皱了河水”时,就会觉得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呢?
生6:这里的“皱”字其实形象地写出了风儿吹过之后,湖面由平静转化为动荡的过程。整个过程,把湖水的变化写活了。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首先从“皱”字的本意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寻回忆,在积极运用中感受“皱”的原本意蕴。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湖面平静与动荡的状态,从而体悟到作者选用“皱”字的深刻用意。
二、关注文本精巧结构,在谋篇布局中解决矛盾
一篇文本的布局谋篇不仅展现了作者文本创作的思路,更突显了作者深厚的驾驭写作资源的能力。新颖独特的结构框架,不仅突显了作者意欲表达的主题,更为学生学习谋篇布局提供了范例。
例如,在教学《钱学森》一文时,作者并没有依照传统习惯依循着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而是将故事的结尾安放在课文的开头进行。这种倒叙的结构安排对于学生而言,还是第一次接触,他们在解读课文时,就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而在教学中,教师则采用了“还原法”,引领学生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放置在文章的最后,并要求学生对比两种结构设置方法所形成的表达效益的落差。学生通过自主辨析比照,最终发现将钱学森劈波斩浪、归心似箭的描写放置在开头,更加有助于表现人物回归祖国的热情,与文本呈现的主题一脉相承。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作者用心设置的结构通过置换的方式,为学生辨析比照提供了鲜明的对比参照物。学生在这种体验、揣摩中深入文本,解决文本结构设置的矛盾,提升了驾驭资源、设置文本结构的能力。
三、关注文本逻辑联系,在体悟内涵中解决矛盾
在戏剧创作中,作者非常注重对剧情发展过程中矛盾的设置。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故事的描写也十分注重对文本内容矛盾的设置。而对这种矛盾的发现与解决,正是学生对文本解读不断深入的策略。
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通过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互帮互助的故事,展现了爱因斯坦为了科学研究不修边幅的特点。在课文的铺陈设置中,教师则利用小女孩和父亲的对话展现了文本内容的矛盾。一方面爱因斯坦不修边幅,连自己的衣着打扮都收拾不了;另一方面,父亲称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物。面对矛盾,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潜入文本,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入手,感受爱因斯坦平和、谦逊的高贵品质;其次,教师为学生补充了关于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惜时如金的工作作风。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难发现,爱因斯坦不修边幅是由于其将毕生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衣衫褴褛的外形正是其刻苦研究的精神写照。这样一来,爱因斯坦的不修边幅与伟大之间就形成了认知的统一,文本内容的矛盾也自动解除了,还强化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验。
总而言之,文本中的矛盾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精心设置,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开掘出蕴藏其间的矛盾元素,引领学生经历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最终解决矛盾的历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