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园园
很平常的一节语文课,我和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我引导学生扣住文本句子,感悟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学生把文本中描写司马迁的重要的句子找了出来,我把这句话出示在屏幕上:“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让学生大声朗读体会,然后问学生:“短短46个字,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内容啊!请大家默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课堂里一片沉寂,平时发言特别积极的几个学生也默默地低下了头。正在我焦急万分时,终于有两个学生举起了手,一个说:“我看到了司马迁在流着泪写《史记》。”另一个说:“我看见司马迁手里握着笔,紧紧咬着牙,发愤写史记。”显然,学生的回答是肤浅的。教室里一片沉默。我无奈,只能自己说了几句,草草收场。
课后,我认真地写教学反思,无意间却发现,书上竟然有一张司马迁忍辱发愤图,它与文本内容多么和谐统一!图中,司马迁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执着毛笔在竹简上写字,身后一卷卷的竹简堆积如山,身下是杂乱的柴草,衣服破旧似乎还血迹斑斑,但他的眼神坚定,有力。这是多么生动形象的活教材,可惜被我浪费了。如果重新来上这一课,我完全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把画面中观察到的细节与课文的文字结合起来,使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把感悟融入朗读之中。相信学生不仅会看到司马迁的痛苦和绝望,更能领悟到他的勇气、毅力与恒心,以及坚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精神。这样,学生对重点句的理解就事半功倍,水到渠成了。
有了这次经验,从此,在备课时,我总是不忘插图,充分利用它来辅助课堂教学。或运用它预习课文,或利用它导入新课,或利用它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或利用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如教学课文《莫高窟》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描绘了莫高窟壁画中的精粹——飞天。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飞天的插图,感受书上描写的“臂挎花篮、怀抱琵琶、倒悬身子、彩带飘拂、舒展双臂”这五种飞天的优美姿态,使飞天的形象和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紧密地结合起来。接着,我抓住课文中的省略号进行引导: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那除了书上写到的几种飞天,还有哪些飞天的形象?让学生再观察插图,加以想象。学生仔细观图,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说:“有的手持长笛,对天吹奏;有的置身花丛,追赶蝴蝶;有的头戴花环,翩翩起舞……”如此一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在我们语文书本上,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但是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却经常忽略它。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我们教师读懂“课文”,不等于读懂“教材”,除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一幅小小的插图,我们都要去悉心揣摩编者的意图何在,仔细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巧妙甚至创造性地利用编者提供的这一系列教学资源,使“死”的插图“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让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