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明代教育家陈献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了质疑以及质疑后的探寻,读书才能读到一定深度和境界,才能把别人的文字有选择地纳入自己的认知价值体系和情感世界。
学生质疑的能力,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有可能就不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同步增强。笔者以为,读书质疑应该抓住四个“不”。
一、于不寻常处质疑
在《槐乡五月》一文的教学中,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导学生关注“飘”字时是这样设计的。他先提出疑问——红旗能飘,树叶能飘,小姑娘怎么能飘呢?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原来,这里“飘”就是走的意思。接着又提问:“老大爷、老大娘能飘吗?”显然不合适。“到底怎样走才是飘呢?”再次激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思考,学生明白了“飘”是又轻又快的,这样一种感觉就是飘了。最后从“飘”体会到人的心情,脚步轻快,心情是非常快乐的,从这个“飘”字读出小姑娘快乐的心情。
引领学生关注美文中用得精妙的文字,会激起学生对母语的无限期待和浓浓的学习热情,也能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思想的好习惯。
二、于不一致处质疑
特级教师武凤霞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师:如果让你给这幅画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为什么?
生:我会取“虫子纷飞”。因为这里有许多的虫子在飞来飞去。
(生笑,师愣)
师:没错,这里的虫子是很多,有哪些?
生:园子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师:这些虫子,我们给它们取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叫什么?
生:叫昆虫。
师:是啊,读读这些文字,你觉得这些昆虫在这园子里,生活得怎么样啊?
生:它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
师:那么,这园子就成了它们生活的——
生:乐园!
师:对呀,这园子就是它们生活的家园、乐园。那这幅画我们可以取一个怎样的名字呢?
生:昆虫的家园!昆虫的乐园!
师:(点头赞许)看,这名字取得多好听啊!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阅历经验有限,他们的理解、表达常常会肤浅、粗陋,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裁剪、修饰、筛选和配置,引领学生正确地、深入地思考,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作用,使得学生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
三、于不理解处质疑
《少年王冕》一课,就“雨后荷花”这一段设问:“学画荷花,怎样学就一句话,文章惜字如金。为什么要用大段文字来描写雨后荷花图?请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讨论后,找到了答案。一是因为王冕学画的原因。二是因为王冕喜欢这雨后的荷花。他对荷花有感情,所以观察细致,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三是这景物也象征了王冕的品质高尚,出淤泥而不染。雨后荷花生机勃勃的美,学生已然明了。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的雨后荷花还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价值。在这样的含蓄隐喻之处展开追问,使学生的阅读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
四、于不同文体处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规定“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师平时指导时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习惯。如类似《埃及金字塔》之类的说明文,我们要引导学生围绕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怎样来说明的、其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来阅读研究。再如教学《水》应结合年段要求,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写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以苦衬乐”的写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总之,我们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和不同文体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对方法进行具体指导。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文本内容,通过读、圈、画、议、评等学习方法主动求知,自主构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