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别让“童味”缺失

2015-09-10 07:22何轶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教学

何轶群

[摘 要]苏教版教材中很多的古诗词都涉及儿童的形象与生活。以儿童的视角学习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应该成为教学此类诗词的基本原则。教学中,要聚焦动作,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悟形象;要角色置换,让学生在表演中丰富语言;要洞察内心,让学生在体悟中感知情趣,从而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古诗词 童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43

苏教版教材中很多的古诗词都涉及儿童的形象与生活。以儿童的视角学习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应该成为教学此类诗词的基本原则。因此,教师要从诗歌解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维度入手,引领现实儿童关注诗歌中的儿童,让“童味”充盈于此类文本的教学中。

一、聚焦动作,在想象中感悟形象

古诗词讲究炼字,言语表达言简意赅,对词语的运用更是千锤百炼,显得传神而形象。教学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只有紧扣儿童独有的动作,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体悟诗词的内在意蕴。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仅仅运用12个字就将“小儿”调皮天真的形象刻画出来,其关键在于“卧”“剥”两个动词的运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这两句诗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活化、细化这两个动作。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卧”字:小儿肆意地趴在地上,两只脚高高地翘起,时不时还双脚敲击,一幅轻松自在的样子。

正是对这两个动作的深入感知与体验,学生由表面动作触及他的心理,小儿那独有的懒散、顽皮形象便融进学生的意识之中。

二、角色置换,在表演中丰富语言

人物刻画少不了特定情境下人物的言语表达。但是,受篇幅的限制,古诗词无法将儿童的对话全部容纳到诗词之中。很多诗人采用了提炼概括的方式进行表达。这给读者予无限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深入感知诗歌意蕴,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悟诗歌意境,走进儿童内心,促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迸发与冲动,从而激活学生内在的言语系统,对诗歌描写的情境进行还原、补充。例如,杜牧的《清明》一诗中创设了“雨纷纷”“欲断魂”的基本情境,诗人的“借问”与儿童的“遥指”交相辉映。这为表演人物对话提供依据。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儿童的好客热情,诗人的真诚询问和由衷的感谢之言在学生的表演中得到体现,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正是依托诗歌中的典型语言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以自己之心揣摩诗歌中的人物之意,从而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洞察内心,在体悟中感知情趣

儿童之所以成为作品描写的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儿童的纯真幼稚、质朴热情、烂漫善良。儿童的这一特质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体味儿童的内在心理入手,真正感受诗歌的无穷意蕴。例如,《小儿垂钓》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个专心于钓鱼的儿童。当游客向他问路时,他做出了“遥招手”的动作。这个动作的背后究竟蕴藏着儿童怎样的心理呢?很多教师认为是因为“怕得鱼惊”而拒绝了路人。而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在解读这首诗歌时,却提出这不是儿童拒绝路人,而是让路人再走近一点说话,既回答路人的问题,同时也不打扰自己钓鱼,可谓一举两得。显然,周老师的解读正是基于对儿童矛盾但又专注心理的揣摩才得出的。周老师正是引导学生对“遥招手”与“遥挥手”进行比较,借助动作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受儿童独有的机灵和可爱。

四、链接生活,在体验中共享乐趣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鲜明的体现。诗歌中儿童的生活可谓各种各样:有的在农田中“学种瓜”,有的在烂漫的春天中“追黄蝶”,有的在蝉儿鸣叫的夏天“闭口立”,还有的在漆黑静寂的野外“挑促知”……而古诗中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活泼好动、乐于模仿的现代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教师应该迎合学生的心理,找准诗中儿童与现实儿童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诗歌的内外勾连,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感知诗中儿童的情趣,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例如,在教学《村居》一诗时,教师就引导学生紧扣诗歌中的一个“忙”字,引导学生回忆想象自己在放飞风筝时的情景,回忆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景象。在课堂上,学生与他人分享了放飞风筝时的快乐与兴奋、愉悦与激动。这时,教师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诗歌中,在生活情感的感召下,在诗歌语言的浸润中,他们体验到诗中儿童的兴致与快乐。

教学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要还原“童味”。只有引导现实中的儿童关注古诗中的儿童,古诗词教学才能更高效。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古诗词阅读教学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古诗词中的新年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