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娜
[摘 要]批注式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有着积极作用。目前批注式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重意轻文;忽视整体;缺少质疑;忽略个体差异。应对的策略有:明确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目标;加强读写结合;关注批注阅读的细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批注式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48
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将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观点、困惑、感觉以符号或者文字的方式,标记或书写在书籍的空白之处或字里行间,从而便于读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读书方式。在我国,批注式阅读古已有之,朱熹、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文学大家均是擅长作批注的好手。这种读书方式能够让读者与书籍融为一体,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感情经历为参考,积极主动地与书籍展开对话,对书籍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质疑、欣赏、理解、评价等。
目前,小学阶段的许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批注式阅读的益处,并纷纷在课堂上采取了这一阅读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慢慢地浮现出来。笔者在总结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意轻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学习目标常常指向三大块: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这些均是针对内容而制定的学习目标。这是导致批注式阅读教学出现重意轻文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批注学习的方法:质疑法、联想法、解释法、联系法、补白法、对话法、欣赏法等。这些批注方法,只有欣赏法指向了文本的表达。这就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着文章内容,而忽视了表达技巧和表达方法的学习。
2.忽视整体
在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对文章进行批注式阅读时,学生的着眼点更容易落在某一个词汇、句子或一段话上,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盲目,忽视了整体的存在,导致学生理解的信息支离破碎,缺乏全局性。
3.缺少质疑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就是课文的疑问,学生没有主动质疑的机会。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质疑也是学生不敢轻易碰触的雷区。有时,尽管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但问题所体现的思维价值也极为有限。
4.忽略个体差异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课堂流程一般是:学生自读自悟外加批注——师生交流、点拨深化——二次批注,积累运用。在第二个环节中,因为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的不同,会出现各种无效批注,如将文本的意思换种说法批注出来,肤浅、无意义的批注,理解错误的批注等。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这将大大地影响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对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
1.明确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目标
批注式阅读教学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首要原因在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有效。因此,教师要制定出明确、有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每次阅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在批注的顺序上,从整体到局部,把握整体的内容,体味局部的语言、句子,然后再回归整体,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细节的批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价值的判断。在批注层次上,引导学生对于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批注,对于精彩的段落进行推敲批注,对于优美的语句进行欣赏批注等,拒绝统一的批注模式,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享受。
2.加强读写结合
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学习写作的重要资料。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能够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些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和技能。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提出的。在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能够初步感受到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那么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把握文体的特征、学会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就自然成为高年级批注式阅读的主要内容。
3.关注批注阅读的细节
在批注式教学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主要有几个。(1)批注式能否使用工具书。其实,文本中的上下文语境和现实生活都是词语含义的主要来源,也是常态阅读的方法。在批注式阅读中,我们不强求必须查阅工具书,但是对于生僻词则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2)质疑的有效性如何提升。在批注式阅读中,有的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所想到的问题虽与课文有关,但是却与培养目标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教师要精简有价值的质疑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是价值不大的。
总之,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加强读写结合,关注阅读细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