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兴趣及方法探析

2015-09-10 07:22郑耀祖
考试周刊 2015年86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学习方法

郑耀祖

摘 要: 语文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培养与掌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教学中要通过选择范围、拓展空间、创设环境培养兴趣,从语言、体裁、结构方面掌握方法。

关键词: 语文阅读 教学兴趣 学习方法

要学好语文,必须开放语文学习空间,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形成全面丰富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倡导“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阅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快乐而有效地阅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激发、呵护并扶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保证阅读的关键。我在提高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作了实践与探索。

一、选择读书范围

我们常见的阅读是主张多读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令人神往,但是在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世纪,每年出版的书籍成千上万,学生面对茫茫书海不知该何去何从。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定向选择,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对学生感兴趣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要生动地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特色,捕捉感动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拓展读书空间

在精读课内作品的同时,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开展“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当学生陶醉于著名作家巴金、冰心的优美诗文、法国文豪雨果的动人小说时,建议学生读《巴金散文集》、《繁星春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作品,并以“我爱文学”为题,分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设计“我与文学”、“名家介绍”、“文学新星”等多样化的栏目,从而拓展和延伸学生读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创设读书环境

教师应该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争取读书时间,这是创造读书环境的一种方法。应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读物,教学生具体读什么书。要有“不求甚解”的精神,还要有披杀拣金的执著,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美妙的书中境界就容易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使课内外读物相辅相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博学多识,又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如果鼓励家长配合学校营造家庭读书学习气氛,支持学生多读书并定期检查,那么读书环境将更佳。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一定要恰当地施以阅读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抓语言,把握作品意境。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认识事物,拥有世界,才能进入事物和世界的深处,窥其奥妙。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思维的成果,民族传统的结晶。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突出强调了语言的作用,他借韩麦尔先生的口气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学会和理解本民族的语言不仅是掌握了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对民族传统、意识和精神的继承。

阅读教学要以语言为入口,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外衣,而且蕴藏着思想内核。理解语言形式与把握思想意义,这两者是同步的。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与文本会面,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进入文本世界。

(二)抓体裁,把握作品特征。

文章因结构形式、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文体。鲁迅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分类有助于界定文体之间的差异及各自不同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体,虽非包罗万象,但是古今中外皆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对文体的类别有一个整体认识,不至于相互发生混淆;对每一类、每一种文体能够作出具体分析,注意它们的细微差别;重视文体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驾驭文体的能力。

(三)抓结构,把握作品内容。

就作品文体或课文而言,结构指段落、层次之间稳定的联系方式。任何作者,在创作之前都要成竹在胸。清李渔《闲情偶记词曲部》把作品结构比之为“工师之建宅”。他说:“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结构是作者安置材料、体现创作意图、显示作品文体题旨的骨架,因而在落笔之前,须惨淡经营。作者苦心经营的结构,正是读者解读的枢纽。阅读时若能发现作品结构的缝隙,即段落层次的衔接处,则结构自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就昭然若揭。

总之,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我们要力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语文课上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让我们引导学生进入语文世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汲取优秀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学习方法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