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法在护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07:22李文陈建珍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人体解剖学护理专业

李文 陈建珍

摘 要: 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由于该门课程名词术语太多、内容繁杂枯燥并且难记,将问题式教学法运用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解剖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强化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 人体解剖学 护理专业

人体解剖学是学习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主干课程,课程特点是名词内容繁杂,术语多,缺乏逻辑性,难记。应用传统教学法,易使课堂气氛沉闷,缺少主动思考及提问的机会,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显然不符合现代医学的教育要求。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解剖学知识,是解剖学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这一问题,笔者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替代“传统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全面掌握,将基本内容提炼加工,以问题的形式,简洁、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听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具体实施是在每节课正式授课之前,教师结合上课内容,将临床工作中涉及本节课内容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常见“问题”,以提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通过课堂听讲或者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回答所提问题。例如在讲述关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孩的肘关节容易脱臼,而成年人则不易,其结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习或查资料,了解肘关节的组成、结构和特点,老师在课堂上进一步讲述肘关节由肱骨下端、桡骨和尺骨上端组成,包括肱桡、肱尺和桡尺近侧三个关节,其中小孩的肱桡关节由于关节结构特点和桡骨环状韧带发育不完全,韧带松弛,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脱臼,而成年人肱桡关节已经发育完全,因此不易脱臼。通过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讲授过程中不断呈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强化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应用解剖学知识的能力。

2.理论结合实际,使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对初学者来说,人体解剖学知识抽象、难记,尤其是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章节,知识点多、难点多,学生学习起来常感到内容太多太乱,不知道如何整理、记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授课后,可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例如上完脉管系提出,给阑尾炎患者(手背静脉网)挂水给药,药物是怎样到达患处的。因为课堂已经分章节讲完了大、小循环的路径,心脏的结构和动、静脉的分布等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这个问题,把心脏和动、静脉动联系起来,既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又复习了大、小循环的路径,上肢主要的浅静脉及注入深静脉的部位等知识,对脉管系有了整体认识。学生带着问题归纳这些知识,理论结合实际,使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提高了学习兴趣,也解决了解剖学难学难记的问题。

3.基础与临床结合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解剖知识是为临床课程服务的,因此,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是把解剖学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问题式教学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讲授呼吸系统,对学生提出人工呼吸为什么要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学生通过查找答案,很快就掌握了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人工呼吸就是通过外力帮助患者呼吸,就要使外界气体进入肺,所以要保持呼吸道畅通。问题式教学法,将所学知识通过问题的形式提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解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临床工作中,培养理论与临床结合的能力。

4.问题式教学法的评估

4.1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索知识的前提,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不可缺少的潜质。人体解剖学在第一学期开课,是学生首先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由于人体解剖学枯燥乏味,容易导致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高中和大学学习方式、方法的差异及对大学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方法及考核形式不适应,因此,要强化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是摆在解剖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问题式教学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式教学法通过问题的提出,以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问题吸引学生,学生则在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过程中愉快学习,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在思路上紧跟老师,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将理论和实际问题联系到一起。通过问题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问题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学生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4.2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培养

由于社会的进步,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化,这就对护理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护理学生沟通能力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减弱了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工作后,与患者沟通不佳引起医患冲突。因此,提高护理学生的沟通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问题式教学法在解剖课中的应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沟通能力。问题式教学法提出的问题,有的需要学生共同完成,这样学生在查找问题的答案,回答问题时,需要与同学沟通,共同参与,在沟通中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学生在沟通中找到了答案,掌握了解剖学知识,培养了沟通能力。

5.实施问题式教学法的体会

教学改革是教师永恒的课题,教师要在教中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式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本课程知识,还要有对本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所提问题不仅是所讲授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提高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弱化解剖学的系统性,强化解剖学知识在护理学中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习近平主席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要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必须对本专业知识有全面的、综合的掌握,同时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良,任占川,赵钦康.高胜利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继续医学教育,2014-04-30.

[2]刘利乎,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阴.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5-96.

[3]柏树令,王军.解剖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解剖学杂志,2006(1):131-132.

[4]李晓冬,张雅芳,赵玲辉,等.兴趣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5):466-467.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法人体解剖学护理专业
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