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问题式”教学法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15-09-10 07:22:44张静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问题式职高导学

张静

所谓“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把“问题”这一“情节”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职校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问题式”教学法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目前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论是在学习成绩上还是在思想品德上,都相对普高学生要差一些,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对等因素导致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从而产生自卑退缩心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放弃数学学科。而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技术操作人员,他们必须具备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职高数学教学中不得不突破传统框架,想方设法构建新的教学观,优质高效地实施新的教学法。为此作为职校教师,我们应该改变思想,大胆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真实地探究、发现和创新中建构知识,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在积极参与中逐步认识自我,培养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式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大致操作流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标。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设计导学提纲,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1.关于导学提纲,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针对本部分设计问题。

2.问题的设计是本环节成功的关键。

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中,问题设计要分层。①基础性问题,主要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导学提纲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明了该学什么,确定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为此基础性问题的提问要具体、直接。②探究性问题或针对性训练为能力级要求,体现以思维为主攻的教学目标,学生应认真看书,仔细思考,互相交流,努力实现目标。故探究性问题或针对性训练,一定要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问题设计要有新意,让学生有探究欲望。

3.问题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可以采用常规的填空方式,提问方式,网络框图,比较表格等多种方式呈现。

4.学生的主体行为。

结合导学提纲,在教师设定的时间内自主看书,自主操作完成。

5.教师的行为。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了解学生自学解决问题情况,并随时进行时间的调控。

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及时给予激励,使他们认真学习。

(三)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就基础性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加以解决。

就某些探究性问题或针对性训练,教师根据巡视过程了解的信息,在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间讨论研究、合作完成,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相互交流,此环节应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四)归纳与总结。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故完成新的教学内容后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深刻的加工和整理。只有归纳,才能提升。

(五)当堂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同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问题式”教学法一实施就要达到如此理想的状态是不现实的,这对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都比较差的职高学生来说毕竟要求过高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很难达到通篇阅读教材的要求;二是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不强,很难完成独立理解问题的任务;三是学生已经养成了人云亦云、机械模仿的习惯,很难跳出定势思维的框架,也难以展开积极有效的讨论。凡此种种都不是“问题式”教学法本身的缺陷,而是具体实施的技巧问题。

(一)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慢慢培养职校学生的学习习惯。

职校学生数学基础一般都较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这对完成相当于高中内容的数学要求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具体实施“问题式”教学法时,一定要考虑到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体现以下特点。

1.由易而难,搞“低起点,慢开头”的方法。

2.重视讲练结合,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学有所用,循序渐进。

3.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在认真抓好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抓好理论教学。

5.从实际出发,体现专业特色、各有侧重。

(二)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将养成学生爱提问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问题式”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把“问题”这一“情节”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问题式教学的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图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格。

在“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学生热衷于关注有趣、新奇且有实用价值的数学问题的特点,设置与现实紧密相关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如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设置与专业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问题涉及各个领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并能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念,这样必将促使他们更主动、更扎实地学习数学。

猜你喜欢
问题式职高导学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40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2:57
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有效性的思考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问题式”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01:07:34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人间(2015年8期)2016-01-09 13: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