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显龙
近日,施一公、张颐武等八名高层次党外人士将到北京市政府各部门挂職担任副厅局级领导职务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发社会热议。这八人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此番集中挂职岗位规格之高,挂职人员层次之高,在全国少见。北京市政府为何要把这些“牛人”招至旗下?
毫无疑问,首先看中的是他们的过人才华。无论施一公、张颐武,还是赵进东、孟安明,他们要么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要么学富五车、著作等身。在挂职过程中,他们如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深入了解党的执政理念、政府的运作机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机会。
此外,他们都是关心国家事务的专家、学者,吸收进政府机关能更充分地发挥其正能量。例如施一公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为推动国家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遗余力。此次任职卫计委,公众也对他充满期待,希望他利用自己的学识优势和国际眼光化解“看病难、看病贵” 的医疗卫生体制顽疾。
而这些挂职人士的党外代表身份,更凸显了其“专业优势明显、议政能力突出、社会影响较大”的优势。八位挂职人士此前长期任职各级人大或政协,有丰富的参政议政经历。对于这些接了“地气”的专家、学者,挂职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更有助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挂职是培养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重要渠道,也为党政领导班子的优化提供了可能,更为两者融合互补辟出一条道路。
其实学者进入政府部门挂职并不鲜见,但此前的“引进”学者多为市属高校教授、管理人员。2011年,北京首次安排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在2013年换届中,这九名挂职干部全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足见挂职效果非同凡响。而时隔三年后重启这一计划,则别有深意。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习近平在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北京市此次选派党外人士挂职,就是这一重要指示的具体落实。因此,北京市政府要求这批党外人士挂职必须挂“实职”,即到重要单位重要部门的核心岗位挂职。这和以往那种“熟悉情况”为主的干部挂职不同,将能更好地发挥顶尖人才的“智库”作用。随着高层次党外人士挂职定位为新常态工作,“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的目标将为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