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钰 李燕 王夏露
【摘要】2015年5月,笔者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1000名在校医学生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情况、媒介应用情况、媒介道德情况、媒介批判意识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医学生大多使用媒介的目的是休闲娱乐;医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媒介信息解读和批判能力,但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还缺乏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理性使用各种媒介,以提高医学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医学生 媒介素养 现状 对策
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便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在这种形势下,医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以便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与媒体打交道。因此,一所合格的医学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不仅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更取决于其培养的医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为了解和掌握当代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笔者于2015年5月对皖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5年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皖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医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进行信息采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54份,有效问卷785份,有效率为91.9%。
2、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媒介接触情况、媒介认知情况、媒介应用情况、媒介道德、媒介批判、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认知。问卷中医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内容参考相关文献。
3、调查方法
在问卷发放之前,确定目标学院的一个学生为负责人,告知其统一的填写要求。采用不记名方式对问卷进行编号。对回收后的问卷进行复查,将空白问卷及应答率较低的问卷视为无效并剔除。
4、数据处理
所有问卷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采用百分比、算术平均数等统计指标;采用x检验进行数据的統计推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
1、基本情况
在本研究的全体研究对象中,年龄分布在17-25岁之间,平均年龄21.91±1.25岁;男生303人(38.6%),女生482人(61.4%);农村467人(59.5%),城镇318人(40.5%)。
2、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1)媒介接触情况
医学生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网占91%,用传统媒体仅占9%。新媒体成为医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通道。其中不同生源地医学生在每月媒介花费的调查中,城镇与农村的学生仅在101-150消费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9.769,P=0.045)。随着国家进步,经济发展,城乡媒介消费水平逐步趋向统一。
媒介接触动机中(多选)主要的是休闲娱乐占84.3%,人际交往占60.6%,打发时间占56.9%;大多数医学生使用网络为了放松减压,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沟通的便捷性与低成本的优势从而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
据调查,影响医学生媒介素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个人的兴趣爱好(87.6%)、周围媒介环境的影响(52.0%)、自我学习能力(55.3%)。而家庭经济情况影响不大(28.3%)。如今媒介设备的普及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济已经不是影响媒介素养高低的必要因素,更多受环境与自我教育的意识的影响。
不同性别医学生接触媒介目的比较,在休闲娱乐、人际交往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0.815,P=0.000、x=19.904,P=0.000)。(见表3)
女生使用媒介动机中娱乐、人际交往的需要大于男生。女生使用媒介更多为了获取娱乐资源,与人交流。然而,医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方向应更倾向于医学信息。医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使网络成为获取医学知识、最新科研信息最有利的平台。
(2)媒介认知情况
在大众媒介面前,13.4%人为主动参与者,50.8%人为被动接受者,35.8%人说不清楚。大部分医学生缺乏媒介参与意识与互动意识。医学生认为媒介给人类带来积极影响多于消极影响占25.6%,积极、消极影响参半占65.9%,消极影响多于积极影响占8.6%。与李雯50%的医学生认为媒介文化是正面的或以正面为主的结果不一致。这与近几年媒体对医疗事件过度渲染,为吸引眼球而歪曲事实,使医学生对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及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有关。医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到媒介传播的过程中来,运用新兴的媒介树立医务工作者良好形象,做一个专业的医疗信息传播者。
(3)媒介应用情况
据调查,84.1%人会使用网络信息搜索(中国知网等),15.9%的医学生承认自己不会搜索网络信息。说明医学生使用媒介搜索信息能力较强,但仍然有部分学生不会信息检索,需要学校加强信息检索技巧相关的教育,例如学校图书馆开设专题讲座。
关于校园媒介(校报、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媒体公众号等),其中12.6%不关注,79.3%有时关注,8.2%经常关注。校园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据调查仅9.0%人经常使用微信、微博等媒介改善紧张的医疗关系,塑造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说明在使用媒介改善医疗关系方面,缺乏自主参与媒介传播的意识,造成医学生媒介参与度不够,没有完成医学知识传播者的任务。
(4)媒介道德情况
对作业或论文中抄袭网络上内容的态度中,有66.5%的医学生有过从媒介上抄袭文章的经历,仅有33.5%的被调查者持坚决反对态度。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发布及获取都十分便捷。抄袭这一现象普遍存在,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医学生的媒介素养道德教育。
在网络上看到有医疗人员被患者家属殴打致伤新闻时,5.7%经常发布情绪化、非理性言论,35.0%有时发布。医学生有发表不负责任的情绪化言论的现象,学校应加强情绪化言论的管理,并且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与教育。
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是否因学业压力大而逃避现实沉溺于网络上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8.142,P=0.000)。在沉迷网络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男生比女生更易被網络吸引,自控力差。
(5)媒介批判情况
在媒体上看到明显违背医学规律的报道时,12.1%人与媒介联系,要求纠正,72.7%不会联系媒体,但怀疑其报道的真实性,15.2%不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医学生对新闻报道持事不关己的态度,说明其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批判和参与精神。
(6)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认知
63.5%不了解媒介素养,32.5%了解一些,4.1%比较了解。说明医学生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同时学生对媒介认知和媒介信息掌握的需要日益增加。
三、对策
1、充分利用资源对医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从根本解决当代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开展学习课程。面对多样化的新兴媒体,普遍医学生仅会利用媒介进行简单的获取信息及信息发布,简单判断思考媒介信息内容,缺乏深度的批判性思维,各医学院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弥补这一缺失。学校组织相应的教学任务,邀请新闻学相关的教授或者有经验大众传媒工作者,开展选修课或讲座,吸引媒体及其它社会资源参与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使医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媒介素养能力。引导医学生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规范地利用媒体信息达到个人的发展目的。进而开展必修课程,使医学生系统地学习大众传播理论,将来在医疗单位工作时,有能力胜任医学传播者的角色。
2、校方可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提高医学生媒介素养
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医学生参与媒介素养培训活动。学校可多举办健康教育类的视频、演讲或征文比赛,组织学生进社区,可增加其身份认同感,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或学术论文发表等,同时应加强“打假”力度,尽可能地杜绝抄袭现象。让医学生明确媒介素养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认识到其主动性地位,共同参与制定教学大纲。
3、提高医学高校媒介渗透度,合理投入发展校园媒介
扩大校园受众群体,深入渗透其意识从而改变其行为模式。利用校园媒介自身的优势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校园内的报纸、杂志、宣传栏、广播站、电视台等媒介宣传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建立媒介素养学习团队,以团队学习为中心,知识和资源共享。
4、引导医学生合理使用媒介
学校应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对沉迷网络的学生采取心理和行为的干预措施。针对在网络发表情绪化言论的现象,学校应加强网络言论管理,对易冲动的学生应加强情绪管理教育与情绪疏导。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