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发亮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及新课程阅读目标教学要求合理设计,以保证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新课程阅读教学 构建思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加强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一、新课程阅读目标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为目标,针对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的提出,也提出了新课程阅读目标的要求。包括:第一,突出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只有自主阅读,主动学习知识,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第二,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应注重学生阅读基本能力的培养,多读多看,扩大课外阅读量,加强中国现代作品、中国古代作品及世界各国的作品阅读,多方面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第三,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人文底蕴,则需要让学生多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四,充分体现个性阅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表现,在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
二、新课程阅读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一)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阅读教学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小组讨论活动中,让学生勇于发表观点和看法,并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不断探索和探究,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阅读兴趣成了学生求职的内在动力时,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自然而然语文能力将会得以提高。
(二)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整体阅读意识和掌握整体的阅读教学方法,还注重学生整体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切忌对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使学生对文章中的“事”与“情”有整体概念。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探索出适合的阅读方法,同时注重阅读心理的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加强诵读教学,在朗读实践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与领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阅读行为的自主性。由于新课程中大多数文章都包含浓厚的感情色彩,如《济南的冬天》、《黄河颂》、《珍珠鸟》、《背影》等,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学生将对这些文字留下深刻印象。
三、新课程阅读教学具体做法与尝试
(一)明确新课程阅读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语文教学课程的前提,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程,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其教学目标是分析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体验父爱的伟大,学习积累文中的精美语句,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待根据教学目标完成课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白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实现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中乐于表现自己,并发表观点。例如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近几年国内外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待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教学内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大胆放手,始终贯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原则。例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课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对每个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让几个朗读能力较强的孩子组成朗读组,负责全班的朗读指导,第二个小组是由几个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组成翻译组帮助全班完成了解文意的任务,让第三个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寓意。这样不仅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享受学习的快乐。确保阅读教学不流于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新课标下,随着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内容的增多,加强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合理设计教学,以满足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艳蒲.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19).
[2]尹光华.谈新课标理念下有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学刊,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