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2015-09-10 07:22赖永茂
考试周刊 2015年97期
关键词:文言文意境课堂教学

赖永茂

文言文知识是初中语文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从教学实践看,目前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相当普遍,他们对文言文的恐惧不亚于学习外语,导致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较普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我认为,这跟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的考查深度虽有所降低但基本知识的考查却有了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师上好每堂文言文课,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渗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可以通过影视剧《水浒传》和《西游记》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且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再学习一些较简短易懂的文言短篇,如《论语》、《孟子》中的一些小短文,再学习《岳阳楼记》、《出师表》之类较长的美文,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和“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明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联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注重落实课堂教学过程

无论教师怎样讲,学生怎样做,最终都要体现在“落实”上。我平时从以下两点着手:

1.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学习文言文弄清文言文的字词句是正确理解全文的关键。对于单个字词,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及教师的提示,往往都能正确把握,但对于句子仅从表象理解是不够的,要在重点落实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运用使文言文课堂学习活起来。

《醉翁亭记》中有“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句话,一般情况下,负者背着东西走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行者在走路的时候被美丽的景色陶醉了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那么原文能否改为“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极浓厚兴趣。学生踊跃讨论,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不用改,因为被美景陶醉了,于是负者忘记了劳累,行者坐下来赏景。学生在讨论中激发了兴趣,潜能得到了挖掘,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此句的理解,此句的落实在轻松中完成了。又如在《木兰诗》中有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少数学生理解有偏差,有疑问,为什么作战中将军都死了,壮士都回来了?学生自觉讨论加上老师引导,让学生明确这是互文的修辞,理解需要上下交错理解。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解释句子的含义,而应把句子的理解与内容的把握、人物情感、人物形象结合起来,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设疑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加之教师适当的引导,让课堂热闹起来。

2.灵活运用

在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上必须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着眼于运用,体现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在教学文言文时,一般采用“注重字词,标记疑点;课堂质疑,师生释疑;联系旧知,推求词义;归类整理,练习巩固”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曾经出现的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整理。如虚词“之”、“其”、“而”等字的用法,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类整理,这样有助于词语的积累。把这些东西专门积累在触手可及的本子上,而且记忆在大脑中。长此以来就会积少成多,同时要辅以练习,真正把文言文字词句落实到运用中。循序渐进定能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做好了,即使是课外阅读又有什么可怕?

三、精心引导,强化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诵读诗文,现在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尤其是有些难句、长句一时领会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避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地读,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予学生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予学生明确的导向。讲后的诵读会对课文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的朗读”,才是朗读目的所在。诵读要与会意密切结合,以求借助诵读,在更深层次上理解文意,如在诵读《岳阳楼记》时,要领会洞庭湖胜景、岳阳楼阴冷、晴明景象等画面的意境,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意会,力求沉浸在文中所创设的意境中。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言文意境课堂教学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