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尘
【摘要】社交网络的激烈竞争,使得“点赞”功能在各大社交网络应运而生。“点赞”的用户群集中在青少年,新颖的传播方式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方式。“点赞”操作便捷,但却传递着暧昧模糊的内涵,对青少年的人际传播产生了多重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点赞”行为和点赞动因,透视“点赞”行为对青少年人际传播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点赞交往方式青少年人际传播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尤其是以微信、微博、QQ空间等为代表的应用软件的火热和发展,人们对于快捷传播方式的需求不断高涨。“点赞”应用的推出迅速使点赞行为成为一种“现象级”的社会事件,而“点赞”、“点赞党”、“点赞狂”等词也随之成为流行语。据腾讯官方统计数据,2015年1月1日,QQ空间“点赞”总数超过17亿次,创历史新高。在微博中输入“点赞族”,搜出47万余条微博。“点赞”作为一种新的互动方式正在被青少年广泛使用,并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传播。
一、“点赞”的源起和发展
“点赞”作为一款供网民互动的应用插件,是web2.0时代的产物,最早由Facebook于2009年推出。中国各大网站,如QQ空间、百度贴吧等几乎同时引入这一应用。尤其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点赞”功能的跟进,使得“点赞”一词在线上线下被广泛使用,并且成为一种新词汇,被评为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点赞”的使用群体大多集中在青少年,而点赞行为已经成为目前青少年在社交网络的一大习惯。据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的抽样调查,52%的1世代青少年(即90后)每天点赞一次或多次,而45%的N世代青年(即80后)也有类似的行为。比较而言,只有24%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群喜欢通过点赞来表达情绪。此外,据国内一家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关于“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点赞心理分析——自定义查询”问卷结果显示:参与问卷的人数当中,有92.59%的同学使用微信点赞,只有7.41%表示从未用过。
二、“点赞”行为的动因
点赞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有的是对于信息内容点赞,有的是出于对信息发布者的情感表达,更有的完全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行为。综合来看,笔者对于这一行为的动因分析如下:
1、喜欢分享的内容,表达赞同和支持的态度
“点赞”最常见的动因就是喜欢并且认同信息发布者的内容,赞赏并且支持对方的态度和观点。“点赞”行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表达共鸣和积极的态度。
2、对内容无所谓,出于期待“回赞”的目的
不同于第一点,这一类人主要是为了获得反馈,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点赞,对于信息发布者的内容并不十分关心,更多的是期待一种回报,维系这种自欺欺人和自我安慰式的社交互动。
3、出于挖苦或调侃的目的,专为各种不幸遭遇点赞
这一类人通常是出于恶搞和娱乐的心态,专门对于别人悲惨遭遇或者难过的事情点赞,调侃对方以交流感情,或者消解自己无聊的时光,是受网络亚文化心理影响而产生的特殊行为表现。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当今青少年特有的娱乐精神和交流方式,其实并无恶意。
4、为了维系人际关系,表达自己的友好和关注
出于维系人际关系,表达关注度的目的,人们通常也会选择用点赞的方式“刷存在感”。无论是出于彼此本就冷淡的关系渴望更进一步,或是出于某种情感原因不方便文字评论,这样做都表达了自己一直在默默关注对方的态度,有利于人际关系的维系。
5、习惯性点赞,完全不关心点赞对象及内容
和前面罗列的原因不同,很多点赞者并不关心信息发布者的内容,甚至连看都不会看,只是在“点赞”这一现象级事件作用下的一种无意识行为,这类人群通常也被称为“点赞狂”。他们已经将点赞作为一种习惯,完全是出于一种盲目行为。这种行为甚至带有强迫倾向,是一种出于从众心理的不自觉表现。
三、“点赞”行为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1、“点赞”对人际传播的正影响
(1)“点赞”使得人际传播更加频繁和便捷
“点赞”不需要文字表述,不需要繁琐的提交程序,这个快捷化功能迎合了受众快节奏人际传播的需要,实现了受众零时差零间隔的互动愿望,有利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点赞”的认同行为能够给信息发布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一条关于糟糕处境的状态,可以收获朋友的点赞,而这些对于信息发布者来说是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还有很多人站在自己身边。这些都是他们化解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对于积极向上的内容点赞,也是传播正能量的表现。
(3)“点赞”行为打破了权威叙事,为青少年赢得话语权和表达权
由于多数青少年网民拥有的社会资源比较少,社会地位也并不高,面对官方媒体的信息发布和权威叙事,常常是单向的被动接收。而点赞功能的出现使得青年网民能够在点赞过程中寻求参与感和发言权,用最直观的方式表明立场和态度,是一种权利的表达。
2、“点赞”对人际传播的负影响
(1)“点赞”的“去文字”传播,使人际关系浮在表面,反而加重了孤独感
在引发全民狂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点赞背后引发的一些问题。点赞成为我们交际的一种手段,但却扼杀了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仅仅通过点赞这种单向信息反馈,人与人的交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浅尝式的交往或许更简单,但这种表面上的交流行为无法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单向点赞行为来代替人际间的互动和交流,信息发布者是无法得到更有内涵的反馈和情感交流的,用户之间就只是止于表面。这种不完整的人际传播,会让点赞者内心更加孤独。
(2)“点赞”带来的攀比心理,加重了青少年对现状的不满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研究组发现,用户们会比较自己和好友们收到的“赞”的个数,点赞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成为“嫉妒”产生的原因。据调查,极度自卑与高度自恋的人会在社交网站中花费更长的时间,他们每天平均停留在社交网络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自卑的人与自恋的人更缺乏安全感,他们更需要信息削减对于别人生活的不确定性。然而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往往更倾向于展示自己幸福的一面,例如,晒美食、旅行见闻、获得的成就等等,都无疑会让信息接受者产生一种对照,从而得出“别人比我过的快乐”的结论,加重对现状的不满情绪。
(3)“点赞”给人际传播带来了误解或冲突
伴随大众传播媒介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受网络亚文化的影响,大多具有浓厚的娱乐精神和娱乐态度,尤其是在社交圈表现得更为明显,导致对于负面信息内容的解读也常常带有娱乐化色彩。而这种或娱乐或调侃的点赞行为常常被误读为恶意的嘲讽和挖苦,从而导致人际间的隔阂甚至是冲突。
(4)“点赞”的暧昧含义造成人际传播的焦虑和压力
由于点赞的去文字化和去语言化特点,使得这一个小小的按键背后隐藏着模糊的意义。而青少年解读信息又带有明显的后现代化特征,对内容趋向于进行去中心化、去主体化、碎片化的颠覆性处理,这就造成单一功能的按键难以承载信息发布者的完整意义。人们会忍不住揣测对方点赞的内在态度和真实意图,这一心理过程加重了人际传播的焦虑感和负担。
(5)暴露隐私,给人际传播带来困扰
美国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依据Facebook用户的5.8万条“点赞”记录来预测他们的各项特征和偏好。之后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用户档案登记的真实情况做比对,发现模型非常准确的预测出了用户的性别、种族、性取向、政治倾向,以及宗教信仰。此外,一条不合时宜的点赞也会为人际关系带来麻烦,例如,中国女明星霍思燕曾因点赞一条指责黄奕的微博,而引起一场骂战。这说明,小小的点赞却蕴涵着巨大的个人信息和情感态度,将这些暴露在社交圈这个公共领域里,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陷入尴尬的境地。
结语
作为信息时代人际传播快节奏的产物,“点赞”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交往和互动方式的转变。虚拟世界的点赞,虽然冲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以最快捷的操作达到信息的最快传递,便于人际交往。但由于其去文字化、去语言化的单向传播模式和模糊暧昧的内涵,点赞行为反而造成人际关系的表面化,加重人际交往的负担。人们从“点头之交”变成“点赞之交”,而没有内心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最终只会加重现代青少年心理上的孤独和空虚。
笔者认为,点赞是一种沟通方式,但同时也是阻碍沟通的原因,它可以满足青少年被关注的渴望,帮助他们与朋友联系,但却显然无法加深青少年与朋友之间的感情,只有线上线下双向互动,使用组合式的沟通方式,才能满足青少年交流和被关注的渴望。□
参考文献
①纪晓祎、张焱、鲁刚伟、李佳,《Facebook“Like”泄天机》[J].《外刊视角》,2013(5)
②毛豆,《社交网络“点赞”需谨慎》[J].《上海信息化》,2015(2)
③欧阳照、王英翠,《社交网络中“点赞”现象探微》[J].《今传媒》,2015(6)
④魏宝涛、王爽,《微信朋友圈“点赞”文化与网络情绪传播》[J].《中原文化研究》,2014(12)
⑤魏宝涛,《从“互动”到“运动”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的意义构建与弱化》[J].《中国图书评论》,2014(8)
⑥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7)
⑦辛尔露,《从媒介批评视野看社交网络中的点赞评论》[J].《东南传播》,2014(4)
⑧周捷,《“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新闻战线》,2014(2)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