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现实路径探析

2015-09-10 09:45杨新红
理论导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常态化作风建设路径选择

杨新红

摘要: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其对促进政治结构和谐、带动党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党的作风建设史上,思想教育长期占主导地位。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以作风建设常态化为契机提高政党治理水平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基于对党的作风建设历史与现实之观照,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增强问题意识、制度意识和法治意识,坚持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常态化的群众监督和常态化的法治方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常态化;现实意蕴;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3-0052-04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党的纯洁性研究”(12&ZD076)的阶段性成果;2014年宁波党校系统重点课题“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作风建设常态化的路径探析”(2014XKT14)的阶段性成果;中共宁波市委党校人才项目“社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新红(1973-),女,河南洛阳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执政党理论与建设研究。

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党治理也愈益受到人们关注。政党治理包含多个方面,作风建设问题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史上,思想教育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局限性愈来愈明显。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党风问题仍然是困扰政党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问题。如何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增强党的政治动员能力,仅靠传统的作风建设模式显然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创新理念指导下,以现实为着眼点,通过常态化的作风建设去回应政治生态的变化,以提高党的治理水平,进而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现实意蕴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关键。在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以来的160多年的发展中,民族国家政党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政党成员的作风建设,以期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政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风险增多,政党成员作风方面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为了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党的责任和义务,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向常态化方向迈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党在新的生态环境中自适应能力提升的体现。

1.政党自身建设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化是社会的整体发展,政党来自于社会,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也包括政党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中国现代化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现代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才能适应领导现代化的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对政党的要求提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同质性认同和自愿服从程度逐步降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特点,使“包括党纪、国法在内的一般政治活动的规则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破坏……腐败现象不可避免地嵌入到一些政党肌体中……削弱了政党对现实挑战作出的反应能力”。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的情况下,人们对执政党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党群关系去持续赢得党长期执政的道义支持,显然,党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就迫在眉睫了。它可以从心理和行为上拥有群众、赢得群众,也可以从认知和理解中诠释党的先进性。因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种典型的执政党逻辑阐释了: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须努力为人民谋福利。这种为民谋利的实践是一种具体的服务,有助于人民群众认同和服从的形成,有助于执政合法性的积淀、执政地位的巩固。但是,仅靠经济发展来赢得人民的支持显然不足,从现阶段党风引发的问题看,党风问题也可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不利因素,它不仅能抵消改革已取得的建设成果,还会恶化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如现实中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多发等)。因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巩固政权的合法性,还要通过党风建设常态化以提升党的形象来巩固政权的合法化。这种适应性变革既是政党发挥动员和整合功能的要求,也是现代化发展对政党的要求。

2.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从表面上看,党风与国家治理似乎无关,实际上,政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层面,作风建设又是政党治理的一部分。且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治理主体(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根本問题,其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直接相关。政党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内化于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党员或者党组织体现出来,被人民群众感知为作风。就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通过提高党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因为治理主体的作风问题是关系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则有益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一是作风建设常态化有益于改变治理活动中的治理主体的行为失范。常态化是以制度为支撑的,没有制度化就没有常态化。正是制度的存在,规制了治理主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影响了行为人的选择集合。二是作风建设常态化有益于促进治理方式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的集体学习时指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虽然是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指出,实际上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根本特点。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根本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不仅是有说服人的理论指导,而且有说服人的实际行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党员干部的品行有更强的力量,它不但是党的优良形象的体现,也是党的治理方式转变的体现。三是作风建设常态化有益于提升治理主体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是治理能力的内容之一。治理主体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能力如何关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程度,而治理主体执行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实践中去巩固和规范。

3.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党的作风建设历来都是同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历史任务不同,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也不同。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中央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和作风建设是一个重大考验。30多年的改革开放,能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是较为难啃的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任务越繁重,越要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越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唯有在具体工作中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寻到答案、求得真知,才能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这是经验和规律,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为了保持党的政治优势,全国上下形成一致的集体行动,在深化改革中就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祛除“四风”顽疾,深化改革魄力、定力、耐力,让群众满意,促改革发展。由于“四风”的形成是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但使一般政治活动的规则(以党纪国法研判)被忽视或者受到破坏,而且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所以,在作风建设中突破以往固有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才能塑造党员干部过硬的作风,才能打造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由此所带动的政风民风,将是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将反作用于深化改革发展的每一个领域并持续发力,其意义也难以估量。

二、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内生逻辑

党的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要求,也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正确认识和把握党风建设的规律,在对党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党风建设历史—现实的透视,就不难发现,党风建设的特点和既往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现实政党活动方式的惯性影响,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创新的理念去加强作风建设,以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1.本源性因素——自身逻辑。提起党风,我们先入为主的理念较多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领导、思想等活动中,但为什么会在其中体现,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体现,就涉及对党风含义的理解问题。党风就是政党的作风。“政党”是一个抽象概念,由具体的“党员”和“党组织”组成,使得党的作风在实践中的反映表现在具体的党员干部或党组织身上,譬如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就是党风的一种体现。它既可以作为党员个人的行为而存在,又可以作为党组织的整体行为而存在。党风是行动化了的世界观和党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优良党风的外观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党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生态的变化对党员的思维行为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尽管优良党风的形成具有稳定性,但党员个体在具体活动和工作中研究和解决问题时体现的思维方式、思想态度、工作精神、工作方式等受党员个体素质能力的差异性影响,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且党风一旦形成,又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有自己独具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既可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推动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可曲解党性、瓦解党性,进而破坏共同体对政党的认同,影响政权的稳定。正是党风形成和保持中存在的这些特点,在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常态化就十分重要。

2.历史性因素——历史逻辑。从党风建设的历史脉络中我们发现,不包括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共文献的流行分类,自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至今,可以统称为‘整党整风’的全党行动共有10 次。”从10次整风的时间跨度看,贯穿于民主革命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从10次整风的特点看,一是思想教育处于重要位置,二是“运动式”整风比较明显,三是凸显了对制度的探索。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是思想教育有局限性。虽然思想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作风习惯,但弹性大,难以用考试的方法测量人的真实的精神境界。二是“运动式”整风后遗症多。“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 336且“经常搞运动,实际就安不下心来搞建设”。 349尤其是干部腐败、不正之风等社会问题,都有极其复杂的思想根源、体制根源和社会原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靠几次运动来彻底解决。三是没有形成具体可操作性的作风建设制度。就反贪污教育而言,随着党的身份和地位的改变,反贪污教育在党内的次数也多起来(1951-1954年的“三反”运动、1958年的反浪费反保守运动、1960年冬-1961年底的整风整社运动、1963-1966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89年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1993年党中央作出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决定等等),但并没有使腐败现象根除。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有效运行的制度机制。纵观作风建设的历史特点和局限性,不难看出,以往的作风建设具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惯性。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作风建设的历史优势逐渐丧失,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倒逼党的自身建设作出适应性调整和变革,作为组成部分的作风建设也应与时俱进。这就要求作风建设必须从传统走向现代,既要教育常态化,还要通过常规化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来实现对党员干部的常规化管理。

3.现实性因素——现实逻辑。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而现代化进程则是从旧有社会结构向现代化前进的变革过程,即转型期。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我国的现代化实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发展速度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基本形成了物质生活—文化水平—政治认知逐步提高的发展逻辑。这种逻辑在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给执政合法性带来挑战。一方面,民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现代化过程带来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往往催生民众政治认知的提高。思想观念多元化和话语权迸发就是一种体现。另一方面,政党是现代化的产物,既要满足、引导、迎合民众对政治的认知,也要不断进行自身建设,以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实现政党现代化。实践证明,“政党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有效互动已成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这个机制产生持久效能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应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而现实社会发展告诉我们,我们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还不足,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作风不正的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的命题,一方面反映了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实践自觉。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群体多元、价值取向多元,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作风问题不断出现,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这样,人民群众既会对具体产生不良作风的党组织和党员感到失望,也会扩散到对自己人生信念、存在价值、生命意義等的再理解。这种自认同的发展对政党形成潜在的风险,直接影响政党的社会凝聚力,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打造现代化发展的稳定环境,作为政党建设范畴的作风建设必须向常态化迈进,才能在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中与现代化发展保持有效互动,才能在动员和整合中引领现代化有序发展。

三、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路径选择

从作风建设的本源性因素、历史性因素、现实性因素的分析中发现,作风建设常态化是加强政党自身建设的关键一环,既关系着政党自身活力的增强,也关系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鉴于已有作风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党风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要在“一个核心”“三种意识”“四个常态”的框架中逐步调适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塑造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政党新形象。

1.围绕“一个核心”——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是树立优良作风的唯一途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方针政策的一个永不磨灭的特征”。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群众路线是一种符合中国传统的民主,“既强调必须倾听群众意见,让群众以某种形式参政,又强调集中领导的必要性,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更加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日本学者小岛朋之认为,“群众路线的基础在于党对群众的无限信赖,即党‘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还包括党与群众之间的整个政治过程中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开展的各项工作首先是建立在对群众的信任上,在此前提下逐步深入群众问计于民、关心群众问需于民,正是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才加深了群众对党的认识,赢得了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并依靠群众建立了新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有益于我们党树立优良的作风——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时期,优良作风就得到了坚持,否则相反。而坚持群众路线就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和维护群众利益,在具体工作中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推动优良作风的形成和保持。但是,是真正联系群众还是作秀,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也就是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是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否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评价主体是人民群众。因为群众感受是最直接的,也最有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路线和优良作风是互为前提和目的并相互促进的,而且价值目标是一致的、统一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只有常抓不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优良作风的持续保持。

2.增强“三种意识”。这三种意识分别是问题意识、制度意识和法治意识。就问题意识而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我们这个时代党内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四风”问题。从这个角度认识和分析問题,中国共产党才会找出解决的答案,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充分调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以问题意识抓作风,体现的是讲认真、重从严的理念,也是敢于碰硬、服务群众的有效方法”。但以问题为导向抓作风建设,需要制度做保证。从当代中国的制度环境看,中国不缺少《制度》《规定》《条例》《通知》等制度精神,而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执行中缺乏制度意识和制度信仰。正是执行制度的人的制度意识差、思想僵化、不按制度办事、消极怠工,才导致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日积月累,小事酿大,最终不可收拾。解决制度意识差的问题需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烂熟于心,规则于身,才能做执行的表率。也只有具备制度意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才有依据;只有具备制度意识,各项政策的落实才有保障。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人治观念还很浓厚,反映较为突出的是“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任人唯亲”“看票用人”等现象,是消极作风产生的温床。为此,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来思考问题,也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具有法治意识,凡事要追问“是否合法”,并且要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 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才能保证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80%以上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管理主体中变为现实,才能逐步遏制住权力运行中的人治行为,最终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3.坚持“四个常态”。“四个常态”包括: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建设,常态化的群众监督,常态化的法治方式。党风建设常态化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合力推进,且走向常态化轨道。具体来说,一是常态化的思想教育。作风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行为习惯问题。奥维德在《习惯的力量》中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这种“力量”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因为它是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倾向,还表现为人的心理层面的自适应性。而常态化的思想教育,一方面可以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三观”,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党员干部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至于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一定要与时代步伐契合,与人民的要求契合,才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标。尤其鼓励党员及非党员群体积极学习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史诗般的精神气质(譬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等),通过主体的精神体验投射到政治实践和社会生活过程,铺设主体精神追求的支点,内化为主体的理想信念,外化为主体的行为方式。二是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建设。党员干部存在的作风问题仅靠思想教育这一手还不够,对于那些讳疾忌医、明知故犯的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常态化的制度规范作用,及时给他们“洗澡治病”。从当前作风建设情况看,以党内集中教育倒逼的治理思路仍很重要,但要根治作风之弊,还需建立一套成熟的党内治理体系。虽然刚刚结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开题作用,但真正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还要靠一系列的制度。目前,党内已初步形成了以“八项规定”为主轴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在其精神指引下,各地区也在探索建立配套制度或者完善已有制度。譬如完善关于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完善党性和作风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建立作风状况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群众评价政府机制等。这些制度最终的落实效果还取决于制度的执行,这是制度的生命力。从以往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情况看,一些单位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并不少见。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一些专家也提出,“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领导干部带头最为关键。”为此,要坚持一把手带头执行制度,为严格执行制度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常态化的群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估计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学者钟其和吴新慧的《当前干群关系调查报告》显示,群众总体上比较信任各级政府,但是这种信任度呈现由中央——省级——地市级——县区级政府——街道(乡镇)级政府——村社区而逐步递降的现象。2014年4月14日的中纪委网站“曝光台”再次通报220个各地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其中,基层干部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了人民群众主观评价的客观性,也反映了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自身素质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各基层部门要主动公开党务政务村务,给群众知情权,发挥群众监督权,在知情—监督中促进作风改善,在作风改善中密切党群关系,才会产生制度约束力带来的倒逼监督机制的形成。四是常态化地运用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法治是执政党从严治党、从严治风的重要方式,有益于克服传统作风建设中的人治方式、权治方式、运动方式,实现“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具体来说,掌握着权力运作的党员干部,在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纷争时,既要运用已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创制的制度、机制、设施研判和处理问题,还要通过制定、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来规范权力行使。只有在党员干部的工作中和权力运行过程中常态化地运用法治方式研判处理问题,才能推动作风建设从人治到法治、从运动式到常态化的时代转型。

结语

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是一项创新性强的探索性工作,事关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大局。目前,在探索中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许多有效的制度成果。但作风问题涉及面广,影响领域广泛,改进难度依然艰巨。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以实现从严治党的时代需求,不但要树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思想意识,还需要不断地在相关制度机制建设上进行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和理论深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林尚立.政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现实战略[J].政治学研究,2012,(3).

[2]袁锋.自主性与适应性视角下的政党自我净化能力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3,(6).

[3]覃爱玲.改革开放时期的整党整风[J].南风窗,2013,(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刘功润.现代化:执政党的不懈追求[EB/OL].[2012-10-0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0918/c117092-19039126html.

[6]何云峰.群众路线与优良作风的辩证统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11).

[7]王爱云.国外学者论群众路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08.

[8]姜微.作风建设必须突出问题导向[EB/OL].[2014-02-19]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19/c_119399109htm.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紀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

[10]杨新红.社会转型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11,(1).

[11]王新民.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坚决维护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EB/OL].[2014-10-22]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10/22/012219180shtml.

[12]习近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3]钟其.当前干群关系调查报告——基于浙江省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0,(5).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常态化作风建设路径选择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