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数据表明购买学区房让子女上相对更重点的学校,会得到比非学区房区域的儿童更好的教育?

2015-09-10 07:22陈沁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区学习成绩学业

陈沁

通过购买学区房,家长为子女 “选择”了更重点的学校。子女能否从中获得“更好的教育” ?

直观地想,让子女上重点中学,肯定有不少好处,但Cullen、 Jacob和Levitt在他们2006年的文章《The Effect of School Choice on Participants: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Lotteries》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以芝加哥公立学校系统(CPS)为对象进行该研究。CPS允许芝加哥的初中毕业生选择城市中的任意一所学校。在选择的过程中,一些重点高中(标准化考试成绩高,毕业率高)将会收到超出其招生数量的申请。此时,CPS采取了抽签的方式,让申请者随机进入他们想要进入的高中。这造成了一项人为的随机试验:一些申请者进入了好的高中,而另一些在个人特征上差不多的申请者却因为抽签失败,进入别的学校。对这项实验的分析表明,通过抽签进入心仪高中的高中生,相对于那些没抽到签、但其他特征类似的同龄人来说,并没有表现得更好,甚至可能更差。

通俗地说,一对双胞胎A和B,一起申请了省重点一中。结果一中名额已满,只好用猜拳的方式来决定A和B谁录取,谁淘汰。最后,A被一中录取,B进入了非重点,五十六中。三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中毕业的A和五十六中毕业的B,在毕业率、考试成绩以及出勤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更让人惊讶的是,抽签进入了一中的A相对于抽签失败者B来说,不仅没有在学业上表现得更好,反而由于自身能力赶不上学校进度,长期处于班级中下游,辍学率显著上升了。

虽然重点学校不起作用,但一些文献还是发现,参与择校的家庭,其子女在学业表现上的确更好。比如Cullen等(2005) 发现,在CPS系统中,放弃被分配到的学校,选择其他学校的学生,比同样特征的学生的平均毕业率高出7.6%。Rothstein(2006)也表明,择校者云集的学校,考试成绩更好。但这些看似由“择校”带来的学业表现,并不来自“择校”本身,而是来自选择了择校的家庭和个人特征。

选择择校的家庭,往往有更高的父母教育水平、更重视教育、子女自身也更加努力。这样的相关性常常让人们有种错觉——选择更好的学校,将带来更好的教育,但Cullen(2006)和Rothstein(2005)将这些个人和家庭特征带来的学业成绩效应去除之后,结果都表明:“择校”本身,并不会带来学业上的好处。

例如犯罪率。Cullen等(2006)发现,在职校,抽签的作用较为显著。此时,重点职校有助于降低学生的被捕比率,提高自律的能力。据此他认为,所谓学校的环境、师资差异,只有在提供职业教育时才有分别。Deming(2011)进一步观察了学生毕业后7年的表现,发现学生上重点高中确实有助于其犯罪率的降低。

尽管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表现主要由其家庭特征和个人特征决定,进入更好的学校并不能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家长仍然趋之若鹜地购买学区房。是否有用呢?《Parental Valua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发现,学区房的价格效应十分显著。如果一条街的两边分别属于A学区和B学区,那么A学校的学习成绩每比B学校高5%,家长就愿意多支付2.5%的房价。但Rothstein(2006)发现,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是为了提高子女的学习成绩,而是希望找到一群更高阶层的同学。反过来说,“好同学”能带来的好处(Peer Effect)并不能反映在子女学业表现上,家长们的动机,也许体现在其他非学业的方面。

学区房和重点中学,与通常所说的“教育质量”并不相关。只有父母的教育情况、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其他家庭和个人特征,才能为子女带来更好的教育。

然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也许会促使他们购买学区房,让子女上重点中学。这会使子女拥有更好的同学(虽然不能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和更低的犯罪率。

回到这个问题,父母花大价钱购买学区房,会不会带来更好的教育?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教育”,比如文明举止,比如好同学,都可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但至少,不要指望学区房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学区学习成绩学业
艰苦的学业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名落孙山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