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
摘 要:初中生在身体条件、个人爱好、运动兴趣及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在篮球教学中学生的个体综合差异表现得较突出与直观,因此在高效教学的前提下,必须针对学生制订不同方案进行分层教学。主要通过对分层教学方法的探究与运用,有效提高初中篮球课程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分层教学;新课标;篮球;初中生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差异性发展的关系,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分层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教学层次,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不同的教学手段达成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在篮球教学中,分层指导可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和快乐,符合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
一、学生素质现状的探析
青少年身体存在各种差异,主要由身体素质不佳、伤病史、体育锻炼认识程度不高、运动参与性少、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教育体制及社会评价机制等主客观各因素导致。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适应能力、性格等方面会逐步形成高低不同层次。这就给当今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学生有效地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其掌握所学内容,促其主动练习和发展,并有所提高。
二、分层指导教学的意义所在
主要指教师安排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认知和掌握能力的不同,开展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分层指导能突出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指导、检测和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向最优发展,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篮球教学中若干方法
1.按年级分层分析
结合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学生层次性,锻炼内容由简到略难,再到较难,有一定衔接。初一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上需一定的适应,简单、易学的篮球技术可激发兴趣;初二学生需巩固技术,提升体能;初三则要加大技术难度、强度和增强团队意识。通过三年连续性的锻炼,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篮球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兴趣,台阶式地提升使学生达逐步自主进行篮球活动,成为个人自我锻炼手段之一。
2.按性别分层分析
初中是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男、女生的生理特点有明显区别,因此有必要分层设置适合男、女生不同的锻炼内容与目标。在同班上课的情况下,要了解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熟悉程度。男生接触篮球较多,球性和技术较熟悉,可多加练习技术技能,如,投篮、传接球;女生相对球性生疏一些,可通过游戏,增强其球性练习,并可安排男生帮助与指导女生,提高相互合作。青春期的男生愿意展示自己的特长,可多让男生展示球技,多进行教学赛,让女生观摩比赛,了解篮球运动,逐步降低男女生层次间的生疏和差距,提升互助互进的效果。
3.按运动水平分层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运动技能,按高中低水平分组练习,制订“够得着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锻炼。如,平时不太接触篮球的学生可从简单尝试球性进行练习,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练习和比赛促进其喜爱篮球运动;经常打球的学生可以加快进度,制定较高标准。可以安排自主练习,并在完成练习后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如,投篮练习可根据高、中、低层次组安排在罚球线,罚球线前0.5米,罚球线前1米处进行练习,技能提高后进级上一组别。跑篮练习时会三步上篮的学生做传接球上篮,对于生疏的学生,教师手把手指导,从步伐练习到徒手练习,再到慢跑上篮,循序渐进。此时不易混编进行,不然会相互影响。
4.按身体状况分层分析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结合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等条件建立多层次目标,但不要对学生产生或引导形成“分等”。在教授学生篮球运动时,要强度和数量适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如,针对较弱者可以降低要求,安排轻量级低难度活动,如,换手运球、对墙运球、自抛自接球;针对身高不同的学生在练习初期,尤其是抢篮板、防守、投篮等练习时,可按身高分成若干组。安排身高相仿者两两进行练习,不易打击个子矮小者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相互提高技术技能。针对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可适当避免一些运动损伤,降低受伤几率。
总之,相对传统教学法,分层指导的过程和内容更细致,更符合实际情况,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初中生各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单一目标和教学要求很难满足所有学生。采用分层法,根据学生实际制订教学目标,合理划分篮球教学层次,将影响教学的若干相关因素,彼此递进关系划分成不同群体,使教学内容与手段与该层次的学生相吻合,使学生能主动参与适合自己的内容和锻炼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
此外,教师要把握教学总体目标,如,目标不明确,教学迷失方向,就不能制订出较为切合各层次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分层教学将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徐建平.谈体育教学与分层次教学[J].体育教学,2001(05).
[2]陈黎明.潜谈体育差异性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03(03).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