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

2015-09-10 21:31孙婵娴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差异性共性

孙婵娴

摘 要: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是初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通过对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比较,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共性;差异性

2015年6月,中高考改革方案正式颁布,2017年高考语文180分,中考语文由120分增加到150分。语文成绩在中招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语文分量明显增加,使得中学对改进语文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加重视起来。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共性分析

1.初高中语文教材文本的选择具有延续性

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词拔萃”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高中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有《狼专题》,高中必修一第四专题有《像山那样思考》;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叶”专题中“活动·探究”项目之一是“课外阅读《最后一片叶子》,开展一次读书活动”,高中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有《最后的常春藤叶》;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有《最后一课》,高中必修二第二专题有《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九年级下册有《热爱生命》《享受生活》,高中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些文本在主题思想、情感表达、作者经历等各方面都具有一以贯之的延续性,由此可见编写教材者之良苦用心。

2.初高中学生都未成为语文课堂上真正的主体

(1)受未来就业需要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首先,从竞赛方面来讲,由教育系统及省市级举办的语文竞赛几乎没有。这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语文学科远没有其他学科重要。其次,从课外辅导来看,我们的中学生,数、理、化、英语等学科假期急着上辅导班,唯有语文没有。由此看来,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对语文学科普遍不够重视,致使语文学科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2)无论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升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中考和高考转。我们的学生大多已习惯于被动地做题,而极少主动读书。特别是期中、期末的复习,许多教师、家长都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通道,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3)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读书的兴趣,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目前社会上各种诱惑学生的因素太多了。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这些活动远比语文课堂有趣、有吸引力。武打、言情、动漫小说也远比课文内容要精彩,就是报纸、杂志也休闲很多。所有这些,都对语文课堂冲击极大,学生即使接受语文,也大多喜欢快餐文化,而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需细嚼慢咽的精美文章。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性分析

1.初高中语文教材文本选择的差异性

以苏教版为例,初高中语文教材存在以下差异:

(1)册数不同,初中语文有六册书,学生每学期掌握一册;高中语文必修有五册,选修有12册;

(2)结构不同,初中课本结构分类侧重工具性,而高中课本结构分类侧重人文性;

(3)对学生要求不同,初中六册学生都必须掌握,而高中学生除必修五册都必须掌握外,选修12册中,各地区各学校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其中的4册来学习。

(4)单元的组合不同,初中课本按照题材分类,每单元有5篇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属于散文、诗歌、小说、文言文等体裁,即一个单元中有不同体裁的文章,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个别单元体裁有些许变化,但总体上不变;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单元是按照体裁分类的,比如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后人之鉴”板块是两篇文言文,“千古江山”板块是两首古诗词,“永志不忘”板块是两篇新闻稿。

2.初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差异性

中考作为高中升学考试与初中毕业考试,试题难度结构偏易,以7∶2∶1的比例进行命题,学生知识掌握方式以记忆为主;高考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选拔考试,主观题考查的比重占70%,更注重人文素养与学习能力的考查。

3.初高中语文教学思维的差异性

初高中语文教法的衔接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维,语文教师的衔接意识是影响这一衔接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初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各自为政,封闭性强,教学上难以做到前后照应,融会贯通,从而影响语文教学整体性、系统性作用的发挥。

从学生角度讲,高中生是在经过了中考一轮选拔后进入的,心智较成熟,整体素养较高;而初中生大多数为低段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

初高中语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它们相辅相成构成了整个中学语文知识体系。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地走近它们,了解它们,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语文教学之花在课堂上绽放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李菊香.高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如何分工和协调[J].中学语文,2008(03).

[2]任勇.走向卓越,为什么不[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0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差异性共性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汉英“水”隐喻的共性研究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