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腾
摘 要:通过介绍数字化校园的概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校园建设的建议,从而更好地完善数字化教学。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数字信息;教育环境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为载体,针对学校教学与管理,对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一种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西部地区,大力倾向西部地区投入大量教育信息化资源,我市在这种对教育利好的大环境中,借助教育信息化的东风,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数字化硬件设备,再配合学校近几年配置的硬件设备,基本实现了校园信息化的硬件支撑。针对教学建设,有教师备课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及班班通多媒体教室等;针对学生学习有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针对管理有各处室管理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综合网络环境有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软件建设方面,有操作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备课系统、教学资源库、课件制作平台、办公软件、学习软件等。就目前状况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下面就此浅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与相应策略。
二、数字化校园在建设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重硬轻软,缺乏理论支撑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硬件基本配置齐全,但在软件建设方面投资少,维持基本教学必需的软件,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无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例如,在学生机房中没有安装网络教室管理软件,教师在上课时无法控制学生的上机行为,导致学生自由涣散,上课时聊天、玩游戏、上网。教师顾此失彼,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2.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培训不配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招标采购,投放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越来越多,创造了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但是,由于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够,不适应从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突然切换到数字化的现代教育技术,导致建设数字化校园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例如:“班班通”设备目前已经覆盖全市各中小学,其配套的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如计算机、实物展台、东方中原教学资源库、白板教学软件等,正确地使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教师在备课、教学中的压力,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直观教学。但是由于缺少对应的操作培训,教师在应用技巧上掌握不够,致使不知道怎样运用实物展台展示、讲评作业,不明白如何使用直观的白板绘图、板书功能。
3.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专业人员的重视
各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时数少,加之又是非考试课目,教育部门和学校不重视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的工作。计算机教师就是学校计算机维修工、打字员、教务员、广播员、音响师、调音师、摄影摄像师,身兼多职的“万金油”教师,凡是和计算机相关的事务都有计算机教师的影子,误认为数字校园建设也就是把学校网络连接起来,
可以上网,就算是数字校园。计算机教师除正常上课外,还要处理纷繁琐碎的事务,没有一个专门的人员来针对数字校园的组建与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校园网的管理工作与维护。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建议
1.重视数字化校园的软件建设
由于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偏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结果造成大量硬件设备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应结合学校实际,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编制一定的地方性教学资源及教学课件,在管理方面配置好教务软件、
后勤管理软件,组建校园QQ群、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校园FTP服务器,实现快速即时通讯,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在理论建设方面,一定要从观念上进行变革,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转变观念,使数字化校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加强数字化校园的配套培训
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按照“先硬件—再软件—最后培训应用”的建设步骤,以服务教学、实现教学数字化为建设核心,加强硬件软件在教学数字化中的应用培训。专业教师先学习,熟练掌握设备应用方法,在校内分学科、按类型开展硬件使用方法,软件的应用技巧,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教学设备的合理选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培训。只有这样,在数字校园建成之后才不至于
闲置。
3.有目标培养数字化校园建设专业人才
数字化校园建设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把高学历、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放在学校数字化建设的第一线,有目标地培养专业素养强的计算机教师,多渠道,多途径参加各种数字化建设方面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既要对他们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也要对他们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还要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育观念。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现代教育的研究者和开拓者。
参考文献:
[1]唐盛昌.数字校园引发教学重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3(05).
[2]曲世宝.数字校园建设方案设计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0).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