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红
摘 要: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所以散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涵于“这一篇”中独特的情感。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呈现出“作者或背景介绍”出场的不同方式,使学生在“人”“文”观照中体情悟理。
关键词:散文 情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87-02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题材广泛,手法巧妙,语言精炼,词藻华美,占教材篇目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新课标对中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提出多项具体要求,散文教学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对学生爱好语文、学习语文大有裨益。
散文贵有情感。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说:“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可见,“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所以,散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涵在散文中的情感,实现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视界融合,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
那么,如何体会作者蕴涵在散文中的情感呢?显然,深入文本,品读语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在教学中仅仅立足于文本和语言,往往难以深入体会作者蕴涵在“这一篇”散文中的独特情感。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学生的经验、阅历与作者有差异,而且文本的“互文性”使得孤立地看待“这一篇”有可能产生比较片面的理解。
通过教学中的不断摸索,我认为想解决以上问题,比较经济的做法是借助作者或背景介绍,也就是“知人论世”。“作者或背景介绍”并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点,但目前不少老师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笼统单调地呈现,没有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有时甚至产生“套版效应”,影响了学生对“这一篇”课文蕴涵的“独特情感”体验。因此,如何进行“作者或背景介绍”,介绍什么内容,什么时候介绍,或者说怎样在“人” (作者)与“文”的互动中体验到作者在“这一篇”文章里寄予的感情,是大有讲究的。以下试结合几个课堂片段进行探究。
一、课堂片段一:《再塑生命》
(一)品析人物前的简介
师:据科学统计,一个人一生获取的信息,70%来源于视力,20%来源于听觉。丧失了视、听力,大多数人的生命可能是黑暗的、荒芜的。海伦·凯勒就是在这样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开始了她的人生。她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坠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六岁时,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在老师爱和智慧的引导下,海伦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并掌握了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一生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主要缘于一个病弱生命顽强成长道路上引领她走向光明的人——莎莉文老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莎莉文。
(二)品析人物后的小结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品析,我们感受到了莎莉文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如果没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灵,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海伦。海伦曾写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师:由此,大家是否明白了作者拟题为《再塑生命》的用意?
(三)课例评析
很多老师都把第一段材料——海伦的生平背景介绍放在导入部分。想到它与下面环节的衔接——感知文义、概括事件联系不紧,我把它调整到品读人物环节伊始。海伦的经历愈坎坷,后来取得的成就愈大,愈能表现出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折射出她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分析中随时联系海伦当时的处境,学生对莎莉文形象的把握就愈准确深刻。
人物品析后,再以海伦的一段话作结。当学生看到海伦在莎莉文的影响下心理逐渐走向阳光和文字中流露出对老师的深情时,不仅感染其中,而且自然领悟到文题的内涵。
二、课堂片段二:《春酒》
师:通过细节品读,我们感受到了顽皮的“我”、善良的母亲和热情的乡亲们。那么,作者在细腻温婉的笔触中想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1:表达了“我”对快乐童年的怀念。
生2:字里行间能看出邻里关系的和睦,赞美了乡亲们的淳朴。
生3:文末最后一句能感觉到“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次学琦君的作品,对刚才的答案下定论前,让我们先了解琦君。
师:(多媒体出示)
(一)资料
琦君,现当代女作家。1917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1977年定居美国。
(二)心语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缓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师:看了这些文字我们再回过头来品读课文,可能感受会有些变化。
(三)课例评析
文中的字面意思营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通过赏读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基本把情感定位成“我”快乐的回忆。其实,当作者若干年后回忆起不再拥有的人伦亲情、故乡人情、童年纯真时,“春酒”已承载了写作时的怅惘乡愁,寄托了琦君对母亲辛劳一生的痛惜、对母亲宽厚大德的赞美、对故乡沁入身心的怀念。这种情感是历经沧桑沉淀下来的,除非有教师这样的导引,以学生之经历亦难理解。
三、课堂片段三:《岳阳楼记》
师:(课文收束时的教学小结,多媒体显示)
(范仲淹)流传后世的,除了几首词,最突出的,便是《岳阳楼记》和《记》里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描写的美,意境的美,哲理的美。
《岳阳楼记》就是这样:
《岳阳楼记》是篇三个层次都有的好文章。大量的绘声绘景是描写的美,由景及情写“满目萧然”、写“宠辱偕忘”,这是意境的美,最后情与景的积蓄一起迸发出来,点破一条哲理,这是千古至理名言,一读之后永远不忘。 (摘自梁衡《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二)课例评析
这是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的一个片段。这样的背景资料,言简意赅,视点新颖,手法生动,品位高雅,非教师的课堂小结语言所能及。两则材料的补充,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范仲淹文字背后高尚的灵魂,也使课堂有了深度和高度。
以上三个课例在课堂教学中都可归为“作者或背景介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补充材料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最主要的问题:体会作者蕴涵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就散文教学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散文中的写实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不了解作家创作时的境遇,就无法真正走进文本,更不用说体验作者蕴涵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了。因此,这里的“作者或背景介绍”与文本本身构成了“互文”,在“人”“文”的观照和互补中才能真正体情悟理。
由于这里的“作者或背景介绍”成了与文本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就不仅仅是介绍作者的生平,还可在更广阔的时空里选择能为教学主题服务的内容。在教学时间的选择上,自然不像一般课堂中“解题——作者、背景——文本”那样机械地呈现,而是放在解读文本关键处、体验情感遇阻处。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徜徉于情感的殿堂。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充.论衡[M].湖南:岳麓书社,2006.
[3]余映潮.这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