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巍
摘 要: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使每位教育工作者从新的角度重新探索教学。如何改进科学课程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众多小学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模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45-01
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道路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鉴于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者,应不断增值,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提高科学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工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使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深入感受科学的内在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普遍重视主课的授课,在科学和美术等课程上的关注不足。科学教学设施过于简陋,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甚至没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基础教学设施。科学课程教学设备不全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一落千丈。其次,部分小学教师仍旧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多数采用教授与听课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单一化发展,教师成为科学课堂上的主角,负责讲授、灌输、示范;学生成为课堂上的配角,主要任务就是听讲、接受、被灌输以及机械操作。除此以外,小学的科学教学方法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理论多于实践,缺乏对学生在知识运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导致教育功能未能全面发挥出来。
二、革新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观念,营造气氛
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素质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课堂是教育教学行为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学模式的革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型。当前的小学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并未获得预期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定位的缺失。现在的小学生,不再是“乖孩子”,他们标榜的是个性,标榜自我。教师要认识到,现在的学生不希望被要求、被接受,他们想要被理解、被发现。因此,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把严肃变成亲切,把严肃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发展,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科学行为习惯,为其日后发展奠定知识基础。
(二)创建情境,培养兴趣
人类个体的各项社会活动都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情境,情境的存在为人类个体的社会活动提供了客观存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情境。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程的过程中,尤其是自然科学现象学习方面,部分学生由于难以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觉得学习越发困难,最终放弃了科学知识的学习。针对学生对部分自然科学知识难以理解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接近知识内容的教学情境、生活情景,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具有真实感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逐渐生出学习兴趣,并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事前准备好塑料梳子。在正式学习新内容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的梳子梳头,然后用梳子慢慢接近桌子上的碎纸屑,这时学生发现梳子可以把桌子上的碎纸屑吸起来,就会产生兴趣和疑问,教师应抓住机会对现象进行归纳和引导:“为什么塑料梳子在梳完头后可以吸引碎纸屑呢?这就是本节课需要我们探究的课题。”这样一来,老师在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后,引导他们共同探究,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重视实践,提高成效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是一门以实践应用为基础的课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强化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把实践环节融入进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实践与应用。这样一来,就能在实践环节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学生在科学学科方面的综合知识能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就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科学而言,一些教学模式明显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安瑞兰.略论小学科学的教学艺术[J].学周刊,2013,(3).
[2] 袁炼.习水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与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5).
[3] 苏正军.小学科学教材处理点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