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思维培养 突出科学本质

2015-09-06 05:17戴苗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思维教师学生

戴苗

摘 要:科学思维是寻求证据的思维方式,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和逻辑思考基础上的理性思考。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要素,即尊重事实和遵循逻辑。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我认为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也就是学生学习思维的改变。

关键词:学生 教师 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42-02

科学领雁工程培训期间,德清县实验学校周宏亮老师一次讲座中讲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外国实验室里,导师问自己的学生:“白天,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道:“做实验。”导师又问:“那你晚上在干什么?”学生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做实验。”他的导师听到这儿,勃然大怒:“那你还有什么时间来思考?”

这个小故事在强调思考在科学中的重要性,放在我们科学课中那就是学生活动和思维。现在科学课上,动手活动基本可以体现。然而活动是强调了,却没有让学生思考。科学课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活动强调活动中有思维的存在,思维指导活动。“动手做”更强调的是动手,而科学探究更强调动脑。我们不能把探究简单看成是一种活动,它的本质应是思维。

一、学生的提问是思维的体现

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课堂里,教师经常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一次某校研究课《轮轴的秘密》的导入片断;教师出示一端粗一端细的棍子,创设了一大一小两个同学比力气大小的情境,问同学们;看了这个游戏,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议论纷纷,提出了如下问题:

生1:这个比赛不公平,为什么让大个子同学握住小的一端?

生2:(受此启发)为什么小个子握住大的一端能取胜?

生3:大的一端比较粗糙,小个子取胜是摩擦力帮助的原因吗?

生4:为什么这个棍子要做成一端大一端小的?

生5:这种工具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面对同样的情境,不同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的同学会提出不同的问题。生1、2、4的问题属于“为什么”一类的问题,指向探究它的奥秘,但仅是研究方向,研究内容比较模糊;生3的问题其实回应了生2的问题,已经指向对具体因素的研究,是建立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的假设;生5的问题则是识记的问题,但不是一个科学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学生面对一个不熟悉的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好奇心占了上风,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关注事物或现象本身的特点,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但由于缺少观察和体验,缺乏对事物或现象的深入了解,提出的问题较浅较空,研究的具体内容比较模糊,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问题发散,不清楚是否是一个科学问题,有时会提出一些非科学问题;二是以“为什么”的问题为主,但开放性过大,还不能与具体的变量联系起来考虑,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将它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具体的研究问题;三是问题的适切性不强,有时天马行空,不能立足自身水平和能力,未能考虑当下的研究条件。

二、教师巧提问,缩短学生思维的路径

问题一:提问太随意

一次教研活动执教《比较水的多少》一课,老师出示量筒问“这个东西以前有没有见过?”学生回答说没有。我认为,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价值。要是让学生认识量筒仪器,可以直接这样问“这是什么仪器”,学生认识就会说出来,说错了或者不知道,老师则告知这是量筒。这位老师继续提问:“请小朋友们给取个好听点的名字,好吗?”学生兴致很高,七嘴八舌取了12个不着边际的名字,花费两分半钟。最后没有办法,老师告诉学生“这是量筒”。在课堂中,有时候我们的老师经常会画蛇添足多此一问,大家不妨仔细想想:我们的课堂提问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到底有多少?

问题二:提问范围过大

有位教师在执教《物质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哪些物质在水中是沉的?哪些物质在水中是浮的?”这个问题的目标偏大,物质包含范围太大,学生的回答只会停留在身边常见的一些固体物质。不如直接提问学生熟知的问题——“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哪些在水中是沉的,哪些是浮的?”或者直接提供几种物质——“实验桌上这几种物质哪些在水中是沉的,哪些是浮的?”我们可以用缩小范围的方法,提问更加目标明确,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从上面这些问题中,课堂上低效随意的提问不仅浪费了大量教学时间,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最终导致学生求知欲的降低,丧失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以改进。

方式一:分层提问,有的放矢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问,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提问太简单,好的学生就失去求知欲,从而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太难,直接把后进生挡在了求知的门外,成了尖子生表演的课堂。长时间这样教学就会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回答的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问题。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中认识电路检测器的教学,要是直接让学生说出电路检测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回答。如果改变一下提问的方式,效果就明显不同了:

(1)观察电路检测器,和以前的简单电路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电路检测器的不同之处有什么用途?

(3)请你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觉得这样用好不好?为什么?

这样3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且层次提问教学比老师直接传授教学效果更好。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做到提问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性。循循善诱的提问,不至于问些学生认为无聊的问题,失去学习兴趣。

方式二:开门见山,直接提问

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简洁扼要,明确目标。而在我们平时听课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本来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把学生引导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最后老师的无效提问把学生搞糊涂了,不知道老师到底要求学生干什么。

案例: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这一课《食盐在水中溶解》,一勺食盐刚放入水中,老师马上提问:“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这时候学生回答是比较矛盾的,他的前概念中食盐在水中溶解了,但是现在看到的是杯子底部有食盐“沉淀”。老师应该把一勺食盐在水中充分搅拌再问:“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正确简单的提问,其实答案就在提问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回答得出来吗?这样我们的提问才更具操作性。

三、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案例:观察记录一棵大树

在教学《观察记录一棵大树》这一课时,其中就有一学生这样描述大树的叶子:“春天刚发芽的叶子像刚出生的婴儿,夏天茂盛的叶子像青年人,秋天的落叶像老年人。”看到这样的答案,我只能赞叹这个学生语文功底非常扎实,可惜把科学作业当成语文作业做了,做得再漂亮也没有用。这就是典型的思考问题角度错了。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实证意识 。这里对大树的描述完全是学生用语言想象出来的,没有尊重实事求是的原则。

案例:水

《水》实验活动中,桌子上,准备一些器材,让学生研究。有学生就提到:哪些动物怕水?一同学马上反驳:我们这里没有动物,不可以研究这个问题,那我们就研究哪些动物不怕水。还有学生提到:船在水中翻了,沉没了,那么水对我们人类的坏处是什么?

学生提出这些研究问题,思维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而理性的思维要求运用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

案例:昼夜交替现象

在湖州市一次科学年会上,叶军老师执教《昼夜交替现象》一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假设,证明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学生们提出:1.太阳不动,地球自转;2.地球自转,太阳绕着地球转;3.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4.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5.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6.太阳自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学生提出了近十种假设,接下去让学生模拟实验证明。

这里有些假设看起来是荒唐的,但也能证明昼夜交替现象。长大后,我相信这样荒唐的知识点他们不会记住,或者到一定年龄他们自己会否定这些知识点,但他们会记住整个探究的过程。因为教师保护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思维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决定了探究的意义有多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将疑惑转化成可操作的科学问题,使科学探究沿着一个有意义的方向前进,促进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勤富.从过程入手,育科学素养——谈初中科学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2]张亚娟,杨玉东.论科学教学的育人价值[J].群文天地,2011,(23).

[3]王娟.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D].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思维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