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银国
一、课前细节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
初中的数学会有抽象深奥的函数、几何等,教师可以在备课之前注意采用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一些更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学生建立更形象直观的思维,进一步加快他们解决问题的速度,使学生更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入理解教学的内容,并懂得如何掌握教学内容,这种方法比传统教学的成效好,值得更多初中教师关注掌握。
(二)制作的课件与数学的原理相符
不是每一门学科的课件重点都是一样的,在制作数学的课件时一定要注意色彩的颜色,如果太过艳丽会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导致学生反应过慢产生后视觉疲劳的现象。同时,像什么无关的动画、声音也要避免,尽可能地防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合理的动画
讲解课堂例题的时候要注意,例题不仅是知识点的运用,还是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的反映,因此在解答例题时要一步一步地列举出来。所以,在多媒体课件上不要一下子把答案写出来,要事先设计好动态动画,把例题一步步解答的过程呈现出来,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思维发散的空间,不要让学生还像传统教学那样跟着教师的思维走,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堂细节
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共享知识的过程,无论教师的课前准备怎么充分,但是也无法知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有数据显示,在一堂时限40分钟的数学课中,数學教师最少要做出与数学有关的30个决定,所以,把握课堂细节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
例:一般在讲解圆的基本性质——垂径定理应用的时候,教师会给出以下例题:在⊙O中,8厘米是弦AB的长,AB到圆心O距离为3厘米,那么的⊙O半径是多少?这道题刚被解出来时,班里的学生还说出了:“老师,其实还可以说是已经知道半径,求圆心到弦的距离是多少?”这样的见解。其实,垂径定理结合勾股定理,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就可以算出弦长、半径等,这也是接下来要讲的衍生问题。于是,顺着刚才那个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这个时候学生会有很多观点,结合整理衍生出以下例题:①在⊙O中,8厘米为弦AB的长,5厘米为⊙O的半径长,那么AB到圆心O的距离和ED有多长?②⊙O的直径为CD等于10厘米,CD⊥AB于点E,AB到圆心O的距离有4厘米,那么弦AB究竟多长?……这些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垂径定理的理解,还让学生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这个知识点,在不停的探索中得到应有的进步。
三、课后细节
课后是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时间,也是数学知识运用的重要阶段,所以课后的细节也要注意:(1)课后拓展的训练,设计一些学生或是值得学生思考的课后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后还在进行数学学习;(2)相对个性化的教学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当然也要及时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和肯定。
对数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细节的严格把控,是提升数学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严凤国.需要把握的数学课堂教学细节[J].考试周刊,2014(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