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禄
(嫩江县评剧团 黑龙江 嫩江 161400)
二人转情趣唱词中的情理美
张 禄
(嫩江县评剧团 黑龙江 嫩江 161400)
【摘 要】二人转唱词的基本功能主要在于为叙事和抒情提供文本,受二人转总的演艺原则规范,叙事的角度可以是演员的,也可以是角色的,以演员的角度为主;抒情的角度同样可以是演员的,也可以是角色的,但以角色的角度为主,这就涉及到文本的性质(叙述的或代言的)问题。事实上,二人转唱词的叙述、代言兼而有之是与其表演的“跳进跳出”(人物)有根本关联的,是二人转兼有歌舞、说唱、戏曲等多重属性所决定的,也是二人转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所在。
【关键词】二人转;唱词;情理美
形式与内容的动态变化始终贯穿在二人转的发展中。二人转从最初的地头、田间讨食性表演,逐渐过渡到了城市的庙堂里,流动性极强。随着观众、场地的不同,要进行不同的表演,这对表演者自身的适应力、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也使得二人转的演绎模式必须更加灵活、丰富与完善。传统的二人转表演形成了许多程式化的舞段,其注重的是戏剧情节呈现的完整性。这其中,作为构成二人转美学特征重要元素的唱词,对戏剧情节发展的推动、思想感情的表达、与观众的互动、对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任何语言文学都需要情趣,没有情趣的文学没有读者和观众。情趣不仅能够调合色彩,还能够调合事理、激化矛盾、加剧冲突、刻画性格。
在二人转《小姑贤》中,婆婆刁难没有过错的儿媳妇,说儿媳妇“妨人”,找不出人证,便找物证,拿不是当理说,给儿媳栽赃:
妨得鸭子长个扁扁嘴,
妨得鹅头上长个大疙瘩,
妨得公鸡不下蛋,
妨得母鸡乱喀哒。
从妙趣横生的歪㧟斜拉中,婆婆那副蛮横嘴脸和刁钻心性活灵活现。
二人转《扎花帐》里写小两口闹分家:
女:分家我要那半升米,
男:那捆柴禾我要了。
女:分家我要小菜板,
男:你要菜板我要菜刀。
多么有情,又多么有趣,如此分家,是分不开的,可谓假打真闹,打得亲,骂得爱,和其他打情骂俏的唱段异曲同工。
在二人转《王二姐思夫》中,丈夫进京赶考从走那天一去不回,王二姐思夫思得出奇:
王二姐,泪汪汪,
二哥你进京赶考为啥不回乡。
你去一天我画一道,
你去两天我画一双,
不知二哥去了多少载,
横三竖四我画满墙,
要不是爹妈管的紧,
一画画到苏州大街上。
这思夫之奇不如说思夫之痴,情借趣生,趣美情深。
在二人转《西厢》中,崔莺莺和张生一见钟情。但因莺莺是相国女儿,与穷书生门不当户不对,受到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阻碍,不能与张生再会,便“闷来观花”,借花生情:
这边花也有开来也有谢,这边草也有绿来也有黄,
花若是谢了能够结籽,草若是衰败来年还阳,
为人比不起这花共草,人要老了难转少郎。
怎不叫花儿常开人不老,月儿常圆草儿常芳。
这段唱词真是令崔莺莺伤情,令观众得趣。可谓借景生情,借趣托情,情趣交融,妙不可言。
崔莺莺想张生时,能想像出张生想她之情态性状,实以自己的情态性状推想情人的情态情状:
你想我在西厢你把琴抚,我想你在花园我来降夜香,
你想我在西厢反拿笔笔反拿反写字字写反反反正正正正反反你把文章作错,
我想你在绣楼反拿针针反拿反缝缝缝缝反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做坏了太老夫人单夹皮棉几件衣裳。
情趣易俗难雅。崔莺莺思想张生形颠神倒,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二人转作品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藻,但它总结出的“实惠喀”句句感人,“骨头话”掷地有声,“喜兴词”风趣幽默,“扎心段”字字扎心。这些又皆为言情所妙用,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与众不同之处,即不大讲究含蓄,而更注重“实在”。艺术离不开生活,所有艺术作品必然要对社会生活表现出道德判断和价值评价,因为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艺术创作本能地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也反映社会政治、道德和法律现象,反映创作者的梦想和情感。如今,剧场、市场、观众和二人转演出群体自身,共同促进了二人转表演综艺化倾向的出现,这种综艺化表演形式促进了二人转的形式和内容的情理美。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