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安
旧体诗词在当代的艰难复兴———1957 年前后旧体诗词创作语境考察
◆ 张安
以追求文学现代性为精神指归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使得传统古典诗词丧失了自身的文学神性,同时亦使得其文学史的正统地位被边缘化。而且,囿于以“阳春白雪”为精神内核的旧体诗词传统与“解放区”文艺大众化诗学传统的格格不入,古典诗词在文学史上的“非法性”地位,更是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新中国的第一个全国性诗歌杂志《诗刊》,却耐人寻味地刊发了毛泽东的十八首旧体诗词。或许这一行为背后的诸多暧昧因素都是无法言说的,但是其与大众化文艺传统相违背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就这十八首旧体诗词的作者——毛泽东本人来讲,他对自身旧体诗词的创作与刊发的态度,亦是暧昧不明的。面对这种种悖论与矛盾,我们便尝试重新回到历史现场,审视1957年前后的文学政治话语氛围,以期有所发现。当我们这样做时,却意外发现,毛泽东旧体诗词的发表,事实上推动了旧体诗词在当代复兴的这一结果。本文就试图从毛泽东诗词的发表、政治化运动的影响、旧体诗地位的变化和文学家创作的心理四个方面论述1957年前后中国的旧体诗词创作,以期详尽展现旧体诗词在当代的艰难复兴过程。
1957年是新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年份,因为这一年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诗歌杂志《诗刊》诞生了。这一由毛泽东亲自复信支持创办的刊物,在1957年1月的创刊号上,醒目刊载了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虽然在此之前,毛泽东的诗词已广为流传,但是这次《诗刊》刊登的十八首作品,却是毛泽东旧体诗词首次且大规模地出现于官方权威刊物上。时任《诗刊》主编的臧克家,多年后依然清晰地描述了创刊号出版后,各地人民群众热情抢购的境况:“刊物出版后,因为刊载毛主席诗词十八首,大街上排队买《诗刊》,这才又加份数,补足了五万。”其时,《诗刊》创刊号版权页标明的印数是50760册,虽然已经超过了文化部所批的印数,但因为读者购买订阅踊跃,后来不得不又再版创刊号,加印了5000册。而《诗刊》也因发表了毛泽东的诗词,在最初几年,发行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由1957年最初的5万多份,一跃而至1958年的10万份规模。这对于纸张供应紧张时期的一份诗歌刊物来说,实在非常罕见。《诗刊》发行量的激增,鲜明彰显了毛泽东创作的旧体诗词对人民群众影响之广泛,不论这影响是于其阅读接受还是亲身创作而言。
尽管旧体诗词被允诺公开发表并致一时间的洛阳纸贵,但是毛泽东本人于旧体诗词的态度却是“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并直言“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题材束缚思想,又不易学”。也就是说,毛泽东并不因自己创作旧体诗词,而热情鼓励当下青年们学习新诗创作。就此而言,这体现出了他于旧体诗词创作与主张的矛盾性。但是,如果仅以此就认定毛泽东对新旧诗关系处理认识之浅薄,则未免过分草率与随意,事实上,在当代人怎样写诗的问题上,毛泽东自有其清晰的审视与笃定的判断,即:一方面他认为诗歌创作不能沿袭古典诗歌形式,另一方面他觉得白话诗的道路也不成功,不能盲目屈从。在1965年7月写给陈毅的信中,毛泽东说:“要做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单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也就是说,毛泽东实际上是将当代诗歌的出路归向了民歌。但是,抛开当代诗歌发展之可能性方向的论断,与毛泽东本人对旧体诗词在创作与主张上的矛盾,单就1957年毛泽东旧体诗词发表后造就的万人空巷盛况,便可以窥见其对当代旧体诗词复兴之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的文学,直接继承了延安时期形成的“解放区传统”,且因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实政治密切联系,而呈现出了鲜明的政治性与曲折性特征。具体而言,50年代中前期,文艺领域的三次著名文艺批判运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致使文艺与政治运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使得文艺逐步丧失其独立性。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双百”方针,使得知识分子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文坛重现活跃局面,文学中的人道主义传统得以恢复。而到了1957年6月,批判丁玲、陈企霞、冯雪峰“反党集团”的运动,揭开了文艺界“反右运动”的序幕,导致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伴随着这一系列政治化运动压制与促进的缠绕,文艺自身的审美性与独立性日渐丧失,且文艺正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化运动最直接也最敏感的感应器,在高低起落的泛政治化大潮中随波激荡。自然,身处其中的旧体诗词,亦不能幸免地在政治化运动的影响中迂回曲折地发展。而这跌宕起伏的文学现象的造就,不仅与毛泽东发表在1957年《诗刊》上的旧体诗词的显著影响有关,更是主要与毛泽东个人在新中国政治版图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也是在毛泽东不同时期旧体诗学观念变化,而招致诗学领域政治化运动的压制与促进过程中,旧体诗词在艰难地复兴着。
1957年,毛泽东在与冒广生的谈话中,直言“旧体诗词格律过严,束缚人的思想,我一向不主张青年人花偌大精力去搞”。这表明其时毛泽东是不认同青年学习旧体诗词写作的。但是到了1965年夏天,毛泽东在武昌与梅白谈诗时又指出:“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这则是毛泽东对旧体诗词地位和作用最直接的肯定。这一时期来自“最高指示”的不断变化,刺激着文坛的敏感神经。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新民歌运动是新中国诗歌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这次运动由毛主席亲自定调,他指出“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场以诗歌“大众化”为根本目标的政治化诗歌运动,给旧体诗词创作带来了指导思想上的混乱。因为作为古典形式之一的旧体诗词,一方面是“新文艺”路线学习的方向,但是同时旧体诗词的“旧”形式和特质又是“新文艺”路线革命的对象。这对已经惯于从政治层面理解与把握文艺发展方向的文艺界无疑是一种束缚,这种两难抉择裹挟着长期政治运动形成的压力使作家们的创作心理处于分裂状态。但是,不应否认的是,将关注视野投向底层大众,努力汲取民间文化的新民歌运动,使得新诗沾染上了部分旧体诗词的质素,而这客观上造就了旧体诗词创作在当代的延续与复兴。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以毛诗发表为主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1957年之后,旧体诗词的地位正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徐迟在《庆祝〈诗刊〉二十五周年》这篇文章中回忆了毛泽东旧体诗词发表后,旧体诗坛蓬勃发展的情形:“自从毛主席诗词发表后,旧诗渐渐多起来了,并且也神气起来了。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旧诗,甚至有些新诗人也写起旧诗来,青年人也竞相仿效。对此,毛主席早有预见,还郑重地提出过警告。”虽然毛泽东本人并不提倡青年创作旧体诗词,但是旧诗创作的日渐兴盛,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旧体诗词的兴盛,同时也鲜明体现着其由边缘化到主体化的文学地位变化。具体而言,徐迟概括了当时旧体诗地位变化的三个主要表现:一是旧诗发表数量上升;二是旧诗地位上升;三是旧诗作者数量上升。
第一,旧体诗词发表数量上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旧体诗词发表的园地越来越少,但是随着1957年毛泽东旧体诗词的发表,包括《诗刊》、《人民文学》在内的有影响的报刊,都争相开辟了旧体诗词发表的专栏。《光明日报》在1958年专门创办《东风》副刊,以供发表旧体诗词,诸如叶圣陶、老舍、阳明翰、沈从文、沈尹默、俞平伯、郭沫若、楼适夷、端木蕻良、臧克家、蹇先艾等著名文学家,都曾在这个副刊上发表自己的旧体诗词作品。此外,《人民日报》也不时刊登旧体诗词,如在1965年2月1日发表了赵朴初的散曲《某公三哭》。
第三,旧体诗词创作者群体的扩大。这一阶段的旧体诗词创作者,既包括旧式文人柳亚子等,也包括学者型文人陈寅恪、吴宓等;既包括政治家朱德、陈毅等,也包括艺术家丰子恺、黄宾虹等。此外,文坛的一大批新文学家,如臧克家、田汉、叶圣陶、沈尹默、沈从文、郭沫若、萧军、胡风等人,仍是旧体诗词创作的主力军。
虽然旧体诗词的创作和发表在1957年前后有了一定的复兴,但是活跃在当时文坛的那些新文学家,在面对自身旧体诗词创作者的身份时,内心仍然是矛盾与复杂的。首先,部分作家在当时瞬息万变的政治斗争形势面前难以判断方向,对打上“旧”标签的古典诗词相对边缘与模糊的地位仍存有疑虑。其次,作为新诗观念的鼓吹者和新诗运动的参与者,他们在理智上认为新诗才是中国诗歌的方向,而旧体诗应该被送进博物馆。但是曾经成长和教育的经历以及旧体诗词含蓄蕴藉的文体特长,使他们难以割舍,加之新诗发展的现状并没有达到预期,他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转向了旧诗创作。这些都形成了旧体诗词创作者在写作时于旧诗既不安又亲近的矛盾心理。
除上述所提到文人创作旧体诗词的不安心理之外,旧体诗词作家们在特定的时刻和场合写作的旧体诗,大多是出于自遣或应酬的目的,甚或是因为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写旧体诗。这展现了旧诗创作的另一种心理,即不得已而亲近旧体诗词创作的心理。具体而言,当我们将视野投向这一时期的旧体诗词作品时,很容易发现隐藏其中的诸多赠答应酬之作。如俞平伯酬唱叶圣陶的《倒叠叶圣陶诗韵奉答》,老舍唱和郭沫若的《谢郭老秋雨中来访》。这种偏于实用性和消遣性的创作,使旧体诗歌成为一种交际工具,丧失了其原本应有的鲜明古典诗歌艺术审美性。另外,旧体诗词短小,字数不多,费时费纸不多,便于记诵便于传观的特点,使其适应了艰苦恶劣的写作环境,特别是发表条件的“倒退”的情况,从而便于政治蒙难的文学家抒写艰难时代的心理感受,如萧军和胡风在劳动改造期间创作的大量旧体诗词作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新旧诗词的形式比较中对后者有着更多的认同,因为旧体诗词只是作为不得已而亲近心理投射下的感情承载方式罢了。
注释:
①臧克家:《〈诗刊〉诞生二三事》,《诗刊》1982年第4期。
②统计数据参见:李仲凡:《古典诗艺在当代的新声——新文学作家建国后旧体诗写作研究》,兰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③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刊》1957年第1期。
④毛泽东:《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刊》1957年第1期。
④毛泽东:《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诗刊》1978年第1期。
⑤孙琴安、李师贞:《毛泽东与名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⑥王国钦:《作为旧体诗词大家的毛泽东》,《中华读书报》2003年12月24日。
⑦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⑧徐迟:《庆祝〈诗刊〉二十五周年》,《诗刊》1982年第1期。
⑨《诗刊》记者:《诗座谈记盛》,《诗刊》1962年第3期。
⑩《诗刊》记者:《诗座谈记盛》,《诗刊》1962年第3期。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