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菲 王琴瑶 周 梁 霍倩倩 杨志伟 关玮楼 朱 霞△
①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E-mail:caofei0806@126.com ②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510631 E-mail:523013942@qq.com △通讯作者 E-mail:zhuxia@fmmu.edu.cn
·论 著·(社会心理)
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现况调查与分析
曹 菲①王琴瑶②周 梁①霍倩倩①杨志伟①关玮楼①朱 霞①△
①中国.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心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32 E-mail:caofei0806@126.com ②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510631 E-mail:523013942@qq.com △通讯作者 E-mail:zhuxia@fmmu.edu.cn
目的:了解并分析微信用户的使用行为模式,认识手机网络用户的心理行为特征。方法: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使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测人群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占44.9%,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7%,博士学历者为8.3%,其中女性(63.4%)略多于男性(36.6%)。大多数受测者的微信联系人包括:同学(94.18%)、朋友(94.18%)、亲戚(78.12%)。以真实姓名作为昵称的人数为115名(31.9%),以个人真实照片作为头像的人数为180名(49.9%)。以人口学变量和微信使用特征对用户使用行为进行回归发现,与单身用户相比,已婚用户更不易于与陌生人发生网聚(OR=0.28,P=0.057),同时,用户使用强度越高,越倾向于使用真实照片作为个人微信头像(OR=1.62,P=0.001)。结论:微信使用者整体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用户主要的微信社交网络是以手机联系人、QQ好友为基础的“熟人网络”,其中常用联系人仅为15人,为所有联系人数量的13.4%,反映出用户与联系人之间小范围互动的“强关系链”特点。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现况调查;微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5亿,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促进了手机客户端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各类应用程序中,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类服务为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应用,使用率达86.2%,用户规模达5.32亿[1]。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各类手机网络社交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知名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的软件为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微信(WeChat)。作为一款兼具即时通讯功能与社交平台功能的新兴手机应用,微信已成为国内即时通信业务的佼佼者。推出两年内,注册人数突破3亿,其中海外用户数量达到7000万,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类软件[2]。微信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的即时消息,同时兼具社交网络服务(SNS)和移动定位服务(LBS)功能,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网络工具[3]。
微信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即时通讯服务,搭建了交流互动的社交平台,同时,通过日益丰富的插件和功能,还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信息发布和网络营销的渠道,满足了使用者获取资讯的需求,深刻的影响着使用者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国内针对微信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社交媒体的特点[4-6];另一类侧重以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微信在市场营销和商业运作方面的意义和实效[7-8]。而对于微信用户使用心理行为的关注相对较少,通过探究微信使用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有助于了解移动网络结合手机终端对用户使用行为带来的影响,促进移动网络应用的良性发展。同时,这些研究也会反过来促进相关软、硬件设备的研发和改善。
1.1 对象
本研究通过著名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发放调查问卷,问卷链接地址为http://www.sojump.com/jq/3166282.aspx。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16日-3月19日,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361份。被试群体中男性132人,女性229人;年龄范围为18~56岁,平均年龄为(26.85±4.87)岁。教育水平:初中9人,高中19人,大专30人,本科162人,硕士生111人,博士30人;情感状态:单身169人,恋爱85人,已婚100人,离异或丧偶7人。
1.2 方法
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微信使用行为量表,量表分为5个部分,分别考察使用者的人口学变量特征、手机操作平台、微信使用强度、微信联系人类型以及个人资料真实性等信息。其中微信使用强度和联系人类型两部分的题目参考Ellison编制的Facebook使用强度问卷(The Facebook Intensity scale)[9]。已有研究表明[9-1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翻译修订后,可用于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的研究。香港研究者Michael Chan将问卷中的"Facebook"替换为“微博”,成功地将该量表应用于新浪微博的研究中[10]。本研究借鉴该方法,将"Facebook"替换为“微信”,从而形成微信使用强度量表(The Wechat Intensity Scale)。该量表由8个题目组成,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测量被试对微信的使用时长、频率及情感依赖性等。在该量表中,微信使用强度被定义为8道题目的平均分数,得分越高表明被试对微信的使用依赖性越强。本研究中,微信使用强度量表的科隆巴赫α系数为0.86。
1.3 统计处理
采用横截面调查设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平台发放网络问卷。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1 微信用户人口学变量统计
参与本研究的受测人群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占44.9%,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30.7%,博士学历者为8.3%,其中女性(63.4%)略多于男性(36.6%)。由于被试平均年龄相对较小(26.85±4.87)岁,因此,处于单身状态的受测者接近半数(46.8%)。本研究与以往调查相符,发现微信软件的使用者呈现出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特点[3]。
2.2 微信使用平台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发布的《2013移动消费者报告》显示,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达到66%,仅略低于韩国(67%),超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微信软件所依托的手机操作系统中,谷歌安卓系统(64.5%)和苹果iOS系统(31.0%)占据了市场绝大多数份额,其他智能手机4%。
2.3 微信使用时间强度分析
为了解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和强度,研究者设计了3个题项:您使用微信多久了?在过去的1周时间里,您大概每天累积使用微信聊天/朋友圈/游戏/其他功能的时间有多久?平均1小时之内,您会使用微信多少次?统计结果见图1。从已使用微信的时间来看,约1/4的用户注册微信超过2年,或在1.5~2年之间;分别有约1/5的用户使用微信时间在1~1.5年和0.5~1年之间,最近半年内注册微信的用户占6.93%,说明微信从2011年推出以来,一直保持着用户量稳定增长的势头。
图1 用户注册微信的时间
对用户每小时内使用微信频率的统计结果显示,多数用户每小时内使用微信的频率在5次以下,但也有多于1/5的用户每小时使用微信6~10次,甚至有近4%的用户每小时使用微信达20次以上,见图2。
图2 用户每小时使用微信次数
从用户使用微信各功能的时间分布不难看出,微信用户对该软件有较高的使用黏性,见图3。有36.84%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在3小时以上,分别有18.28%和16.07%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1~2小时和2~3小时,每天使用时间少于1小时的用户不到3成。在微信的各类功能中,用户最常使用的是聊天功能和朋友圈功能。作为一款优秀的即时通讯类软件,微信最显著的优势之一即支持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的即时消息传递,因此聊天功能成为使用者接触最多的一项服务。在传统通讯功能的基础上,2012年,微信iOS 4.0版本推出了移动社交平台-朋友圈,同时加入相册功能,使微信从一款单纯的即时通讯软件转变成兼具社交功能的平台。通过“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对私密的社交圈,与好友共享网络信息,对他人分享的内容进行转发、评论,从而实现一个平等、互动的虚拟社会网络。
图3 微信各功能的使用时间
2.4 微信联系人特征分析
作为一款社交网络工具,微信能够以手机通讯录、QQ好友为基础,构建具有半私密性的个人社交网络,增强使用者与家人、朋友间的联系。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受测者不同关系类型的好友比例(如同学、父母、老师等)。同时,了解受测者常用联系人的数量。以下是本研究得到的微信联系人基本特征,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到,大多数受测者的微信联系人包括:同学(94.18%)、朋友(94.18%)、亲戚(78.12%)。联系人中包含父母和老师的受测者比例分别为29.64%和37.40%。在本研究中,有部分受测者的联系人包含不熟悉的人(27.15%)和陌生人/网友(17.17%)。从联系人的分布类型可以看出,微信用户主要的社交网络依然是以手机联系人、QQ好友为基础的“熟人网络”,只有少部分用户添加了不熟悉的联系人及陌生人作为自己的微信联系人。
图4 微信联系人类型
本研究还发现,尽管受试者的平均联系人数目达到112名,但其中常用联系人仅为15人,为所有联系人数量的13.4%,反映出用户与联系人之间小范围互动的“强关系链”特点。
2.5 用户信息真实性分析
该部分包含两个问题,分别考察受测者是否使用真实名字作为微信昵称,以及是否使用真实个人照片作为微信头像。结果发现,受测者中,以真实姓名作为昵称的人数为115名(31.9%),以个人真实照片作为头像的人数为180名(49.9%)。尽管仍有半数以上用户采用非真实的显示信息,但这个比例已高于QQ用户中,以真实姓名作为昵称的比例(15.18%)[11]。
2.6 对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预测分析
以被试人口统计学变量、微信联系人数量及使用强度作为自变量,预测微信用户使用行为(是否曾经和陌生人见面,是否使用真实名字作为微信昵称,是否使用真实个人头像作为微信头像)特征,见表1。
表1 相关变量对微信用户使用行为的预测分析(Logistic回归,n=361)
注:性别以男性为参照组;教育水平以初中为参照组;感情状态以单身为参照组,丧偶离异组人数少故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果表明,与初中文化程度的微信用户相比,本科文化的用户更不易于与陌生人发生网聚(OR=0.19,P=0.077),与单身用户相比,结婚的用户更不易于与陌生人网聚(OR=0.28,P=0.057),其余变量与因变量没有显著的关系。与初中文化程度的微信用户相比,拥有本科与硕士学历的用户倾向于不使用真实姓名作为微信昵称,而通讯录陌生人数量与是否使用真实姓名具有关联(OR=0.99,P=0.054)。结果还发现,微信用户使用强度越大,用户越倾向于使用真实个人照片作为微信头像(OR=1.62,P=0.001)。
本研究通过网络在线调查了361名微信用户,考察了微信用户的人口学变量特征、手机操作平台、微信使用时间强度、联系人类型以及用户显示资料真实性等5个方面的信息。研究结果发现,微信使用者整体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用户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为主流。本研究与王潇雨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微信个人使用者集中分布在19~35岁的年轻人中,教育程度以高学历者为主[3]。
在微信使用时间强度方面,受测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使用黏性,约35%的用户每小时内使用微信次数超过5次,其中,使用者接触最多的微信服务为聊天功能和朋友圈功能,体现出微信兼具即时通讯平台与社交网络的特点。微信的聊天功能支持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信息传送方式,最近又推出视频聊天功能,进一步丰富了微信多样化的交流方式。无论从通讯的功能性、便捷性角度,还是从资费上分析,微信都是一款具有较强优势的社交通讯产品[12]。
基于对使用者与其联系人关系的调查可以看出,联系人中同学、朋友和亲戚关系的比例较高,反映出微信联系人以“熟人网络”为核心的特点。在联系人中,相对固定的常用联系人数目反映了微信作为一款半私密性质社交工具的特点,在满足使用者自我展示需求的同时保护了用户的个人隐私,这一点同时也体现在低于半数的用户使用真实信息作为个人显示资料的结果中。以往研究发现,微信用户主要通过手机通讯录、QQ好友等渠道添加联系人,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强化使用者与熟人网络的“强关系”纽带。通过移动定位服务、二维码、摇一摇和漂流瓶等功能,微信可以将联系人由熟人推广至陌生人,延伸使用者的社交范围,拓展“弱关系”渠道[13]。
从相关变量对微信用户3个使用行为的预测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口学变量与微信用户的3个使用行为没有关联。但相对来说,单身的用户与陌生联系人网聚的几率较大,微信使用强度越大则使用真实个人照片作为头像的几率越大。结合已有研究[14-16],今后的调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微信用户的使用行为与其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微信用户可能的上瘾行为及其对策。
[1]张紫.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计算机与网络,2014,40(2):5-5
[2]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2):112-117
[3]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兰州大学,2013
[4]刘宗义,徐杰.微信的传播,共享与意义建构: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4,32(1):97-101
[5]曹进,吕佐娜.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一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J].东南传播,2012,9(9):14-16
[6]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9(7):71-72
[7]李晶.微信营销,数字时代出版营销渠道探析[J].新闻界,2013,29(20):50-52
[8]张艳.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J].中国出版,2013,27(16):18-20
[9]Ellison N B,Steinfield C,Lampe C.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2(4):1143-1168
[10]Chan M,Wu X,Hao Y,et al.Microblogging,online expression,and political efficacy among young Chinese citizens: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entertainment needs in the use of Weibo[J].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2012,15(7):345-349
[11]董洪杰.网络即时通讯中的印象管理和印象形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12]张长乐.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D].合肥:安徽大学,2013
[13]吴秋霖.微信对大学生社交行为的影响[J].华章,2013(17):91-97
[14]孙国庆,于妍,罗正里,等.中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自控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9):1078-1080
[15]洪艳萍,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626-628
[16]张燕贞,张卫,伍秋林.医科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冲动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84-287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es of WeChat Users' Behaviors
Cao Fei,Wang Qinyao,Zhou Liang,et al
Department of Medical Psychology,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usage behavior patterns of WeChat users,and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Internet users.Methods:By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PSS to give a descriptive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of the data.Results:Most of the testees enjoyed a comparatively high level of education,with about 44.9% graduates,30.7% postgraduates and 8.3% doctorates.Among them,female users(63.4%)were higher than male users(36.6%).The WeChat contacts of the most testees were:Classmates(94.18%),friends(94.18%)and relatives(78.12%).There were 115 testees(31.9%)using their real names as their WeChat nicknames while 180(49.9%)using authentic personal photos as head portraits.Through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WeChat usage characteristics,the regression analyses of the users' behaviors indicated that married users were less likely to set up close contacts with strangers(OR=0.28,P=0.057)and the higher use intensity,the more inclination to use personal photos as WeChat head portraits(OR=1.62,P=0.001).Conclusion:The WeChat users have shown features of being highly educated and young;The main WeChat network is an "acquaintance network" based on mobile phone contacts and QQ friends.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the average frequent contacts are about 15 persons,taking up a 13.4% proportion of the whole number,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 "strong relationship" among users and their contacts.
Social media;Usage behavior;Inventory survey;WeChat
R395.9
A
1005-1252(2015)01-0081-05
10.13342/j.cnki.cjhp.2015.01.023
20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