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干预在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窒息中的应用

2015-09-03 10:42林蓓刘扬朱静娴
中国疗养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吸入性预见性护士

林蓓 刘扬 朱静娴

·经验交流·

预见性干预在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窒息中的应用

林蓓 刘扬 朱静娴

目的 评估预见性干预在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窒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3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5%/22.06%,7.35%/26.47%),吞咽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71%/6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窒息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预见性干预;脑卒中;吞咽功能;窒息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窒息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许多研究显示[2],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脑卒中患者窒息的发生,对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中,以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4-02—2015-02收治的13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具有正常的沟通、理解能力;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慢性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神志不清和不合作者;无法评定疗效。按照入院日期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男45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17±4.75)岁;原发疾病:脑梗死47例,脑出血22例。对照组男43例,女25例,平均年龄(71.09±5.20)岁;原发疾病:脑梗死42例,脑出血27例;两组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准备阶段 建立护理小组:由笔者牵头组织成立预见性干预小组,选取神经康复科中级职称护士3名,神经内科护士8名。将136例患者以病房就近为原则分为3组,每组患者配备1名中级职称护士担任组长,同时配备护士2~3名。所有入组预见性干预小组成员均为自愿参加。小组成立后,由笔者协同小组成员整理以往资料了解脑卒中后发生窒息的原因及目前科室护理、患者及家属中潜在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培训,培训后,由笔者协同临床护理专家对其进行考核,所有成员均为考核合格者。

1.2.2 预见护理的实施 ①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窒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故本组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时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避免喂蛋糕等碎屑多的食物。在喂食过程中每次将勺放在舌面并向下轻压一下,以加速舌的运动,待完全吞咽完后再喂下一口。以避免发生窒息[3]。②进食体位护理:喂食前摇高床头45°,因疾病不能摇高者,则应侧卧位,喂食后保持该体位30 min,以避免窒息的发生。③鼻饲的护理:对于行鼻饲的患者护士应严格掌握并按照要求执行鼻饲规范。首先,正确判断胃管位置,鼻饲前应先吸净痰液。鼻饲时抬高床头45°,检查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100 mL,应适当延长鼻饲间隔时间,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 min[4]。④健康指导:选择患者午休时间,组织患者及陪同家属进行脑卒中及窒息相关知识培训指导,指导后发放脑卒中及窒息健康教育问卷,由参与培训患者及家属同时现场作答,并由护士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统计后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不同掌握程度给予针对性指导,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调动其治疗的积极性。⑤早期训练,颊肌训练:先嘱患者做吮吸动作,以收缩颊部肌肉和口轮匝肌;继而做张口、闭口、鼓肋、吐气及咀嚼等动作,以加强患者颊肌收缩力。吞咽训练:首先行咽部冷刺激,以诱发咽喉肌收缩,每日3餐前各做1次。然后指导患者进行空咽运动数次;其次嘱患者进行呼吸道训练,最后模拟吞咽训练,深吸气—屏气—吞咽唾液—呼气—咳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吞咽功能:根据洼田饮水试验[4]评估吞咽功能,治愈:干预后症状消失,洼田饮水试验为Ⅰ级;有效:干预后症状显著好转,洼田饮水试验为Ⅱ级;无效: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Ⅲ级。

1.4 窒息判断标准 ①皮肤,尤其是口唇,甲床等部位突发性紫绀。②患者伴有突发的呼吸抑制。③气管插管中吸出大量的胃内容物。④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急性Ⅰ型呼吸衰竭。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率或构成比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吞咽功能比较 观察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1 两组患者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吞咽功能比较[n(%)]

3 讨论

窒息已是脑卒中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除与患者年龄有关外,还与患者的意识障碍、进食体位、吞咽功能障碍及鼻饲等因素有关。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后,吞咽、咳嗽等反射均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加且无力咳出,易导致误吸,从而发生窒息[5]。而给予患者平卧位进食时,患者咽喉、食管、胃处于同一水平,易造成食物返流导致窒息的发生。而吞咽功能障碍则是脑卒中患者窒息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长期鼻饲,使患者体位长期受限,加上咳嗽,吞咽功能等反射减弱等原因易导致患者发生误吸,严重者则发生窒息。

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了导致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过程中科室、患者及家属潜在的问题,运用医学护理知识,采取相应的预见性干预,有效规避窒息风险,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有效降低了窒息的发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5%/22.06%,7.35%/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71%/6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于预见性干预对护士实行了严格的患者责任制,每一位护士只对自己所负责的7~8名患者进行干预,使护士能够全面的了解患者,采取的锻炼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有利于护士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阻隔窒息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有目的地阻断了老年脑卒中患者窒息的发生路径,降低了窒息的发生率,有利于在老年脑卒中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1]何桂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2,18(7):94-95.

[2]王宏美.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15-16.

[3]张春燕,孙艳,张新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611-612.

[4]武彦,王峰.康复训练脑卒中导致吞咽困难的技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5575-5577.

[5]王丽萍.康复治疗时机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11):1798-1800.

[6]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1-203.

2015-03-10)

1005-619X(2015)09-0997-02

10.13517/j.cnki.ccm.2015.09.062

310007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神经康复科

猜你喜欢
吸入性预见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和非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