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文
【关键词】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5—0073—0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然而,由于优良教育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等问题,使得中学阶段作文教学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再加上中学阶段的学生受家庭、社会环境以及地区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在知识储备、见闻阅历、思想认识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作文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现状,如何改变提高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质量这一问题,笔者结合中学阶段的特点与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生活空间狭小,视野狭窄。农村中学的师生由于受到生活环境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通常情况下都走不出学校与家庭这两点一线的生活区。这种狭小的生活空间,使得学生视野狭窄、生活阅历浅,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感知周围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素材,文章缺乏深度,仅仅局限于校园与家庭,文章的选材与立意都难以出新。
2.学生阅读资源匮乏。不少学校图书量少且陈旧,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十分匮乏,加之学校硬件设施不够齐全,现代信息技术相对滞后。因此,农村中学的学生阅读材料远远落后于城市中学,这使得农村中学的学生知识容量小,极不利于写作教学的开展。
3.教学粗放,重形式、轻基础。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阶段训练、轻过程积累;重技巧、轻基础,在文章中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很多学生连标点符号和成语的使用都不会,更加谈不上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以及美感。
4.教师方面缺乏新理念与新方法。由于地处农村,信息闭塞,农村语文教师能够借鉴与吸收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也有限,从而导致在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上相对落后。加之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很多感性的东西也不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只能够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有被动接受。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脱离生活实际。
二、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1.关注生活重视生活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身边的人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正是因为他们接触和经历过,才不会产生一种虚幻感,在作文中才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在行文中依靠其生活积累和生活感悟,避免出现假话、大话和空话。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随时将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为今后的作文练习积累素材,最终达到创作生活的目的。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农村的中学生虽然没有城市学生那样见多识广,能够接触到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但农村孩子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能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同时,还能观赏到农作物的耕作、家禽的饲养、庄稼的丰收等。这些都是农村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完美平台,也是学生们进行观察和写作很好的素材。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观察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扩宽知识广度,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们将每周观察到的人和事、物和景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
3.以情动人,突出农村特色。中学作文往往都是生活的缩影,抑或是生活的剪影,它离不开学生们各自的独特体验和感悟。特别是要注重作文的“真” ,作文唯有真,才能以情动人,进而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近年来,我们教师注意到学生在写作中经常是报喜不报忧,所写内容经常是诸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这样的老套题材,毫无创新可言。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生活并非都是“甜的” ,有时也会是“酸的”或是“苦的” 。另外,农村生活虽然单调,但这里的孩子从小就频繁地接触自然,对农村的一山一水都有很深的感情。雄伟的高山、翠绿的大树、清澈的河流、淳朴的民风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思维不要局限于课本知识。同时,这些刻上农村烙印的题材又能给学生们美的熏陶,奠定了他们抒发真善美的基础,从而帮助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情实感。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