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诸城城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2015-09-02 03:17王尚义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太原03069
地方文化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诸城诸城市县城

古 帅,王尚义(..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太原,03069)

明清以来诸城城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古帅1,王尚义2
(1.2.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山西太原,030619)

明清以来诸城城市空间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文章主要对明清时期诸城县城规模与形态、街巷牌坊和坊隅、衙署和其他主要建筑和寺庙坛台的布局和演变进行了考释和复原。历经民国至诸城解放初期,随着古城墙的拆除和人民西路、兴华西路的建成,诸城城区不断向扶淇河以西的地区扩展,至20世纪80年代,诸城城区初步形成七大功能区,文章在对古城墙拆除和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对诸城功能区的分布进行了阐释,并对近年来诸城城市空间的扩展进行了梳理。最后文章分析了诸城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的教训。

明清以来;诸城;空间格局;演变

今天的诸城市最早起源于古东武邑,大约在汉初于此置东武县,后历经两汉东武县城由“东武岗”上迁至岗下,形成后世所谓之“南城”。北魏永安年间置胶州郡时又在南城的基础上扩建修筑北城作为州治,从此奠定了唐宋以至民国时期诸城城市的基本形态。对于宋元之前诸城城市变迁,笔者在《密州城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①古帅等:《密州城市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城市史研究》2015年第32辑。一文中作了分析,在此拟对明清以来诸城城市的演变展开进一步的探索,以期建构诸城城市空间演变的完整画面。

自隋开皇五年(585)改胶州为密州至明初撤密州,诸城近800年的“密州时代”消失在历史的舞台。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明太祖洪武元年夏四月置山东行中书省……(洪武)二年……夏六月戊戌,省密州,以诸城县隶青州府,以州治为县治。”②乾隆《诸城县志》总纪2卷第1《总纪上》。至此,诸城遂从州级城市降为县级城市,降级后的诸城县城是什么样的呢?历经明清民国以至建国以来的诸城城市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都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明清时期的诸城县城

1.规模与形态

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明洪武四年,立守御千户所于西南大街,故南城为军城;北城者,……即州治为诸城县治,而南城之县治遂废,故北城为民城。”③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这样看来,在撤销密州改诸城隶属于青州之后,南城的县治废弃,原来的密州州治变成诸城县治。从城市的职能上看,南城作为军城,北城为民城。明初修城之后,诸城县城又经过六次较大重修,至清康熙二十九年知县马翀重修县城,乾隆二十六年知县张师赤、宫懋让相继重修,最终于乾隆二十八年落成。落成后的县城“城周九里有三十步,高二丈有七尺,阔三丈有六尺。南城视北城广增十之二,袤增十之五。”④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从城市形态看,明清时期的诸城城市轮廓仍保持北魏以来的“凸”字形态。城门有五:“南曰永安,东南曰镇海,西南曰政清,东北曰东武,西北曰西宁。”①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

图1 明代后期至清初诸城县城形态及主要衙署分布示意图

2.街巷、牌坊与坊隅的分布

总的来看,明清时期诸城县城内的主干交通线路变化不大,仍然保持呈“干”字形,即从县治向南至永安门为大街;从东武门至西宁门为东西大街,县治以东为东市街,以西为西市街;“自镇海门抵政清门,中穿大街曰郭街”。②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具体到城内的巷道,南北二城的差异较大。据康熙《诸城县志》记载,“两城先后肇建,相距四百余年,久矣。今虽合为一城,然各城中街巷方隅纡迴参错,自难齐一,不可合并,以致混淆”,③康熙《诸城县志》卷1《街巷》。南北二城内巷道的错乱格局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城内各巷道的布局。

我们先看北城。从东市街十门口向北有大街直抵北极台,十门口向南有东巷直抵儒学西巷口。东巷中部有巷斜向东北抵东武门,有巷通后营南巷向南抵儒学后面的东西巷;东巷南首折向西有中街通双门后大街。西市街向北有中街直抵超然台,再往西有巷北抵养济院;向南有馆驿巷,南过沧湾后再向东抵双门后。南城“自镇海门抵政清门,中穿大街曰郭街,……郭街东斜对大成坊有巷,……西通大街有小巷曰金家巷。郭街西直对后营有巷,……其中东通大街者曰史巷。”④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城墙四周均有马道相通。明清时期虽经过多次修城,但城内道路的格局基本保持不变,限于史志记载的粗略,我们已很难复原明清时期诸城县城内部街巷的完整格局,但从民国时期诸城县城内街巷分布中,或可能看到明清时期的影子。

“诸城牌坊九十九,唯有一座没人走”,虽然这是流传在老诸城人中的顺口溜,但能反映诸城牌坊之多。牌坊的用途大致有三种:宣扬封建政教的夸官坊;歌颂封建礼教的功德坊;提倡妇女节操的节烈坊。据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载:“牌坊亦石刻也,惟明为盛,县科第仕宦建坊皆在城中,乡曲无有也,今存者二十有三。”⑤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金石考下》。留存至乾隆二十九年的23座牌坊全部建置于明代,最早的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县城东关人侯壁中举后建造的举人坊,万历年间建置的牌坊竟达14座之多,可见明代后期诸城牌坊建设之盛。从用途上看,除了位于前学巷(今实验中学老校)儒林中大成坊属于宣扬歌颂封建礼教的功德坊,其他均属于夸官坊。从牌坊分布的位置看,多建造在大街和通衢上,尤其是县治前的府前大街上。所谓“没人走”的一座,原在酒厂西侧天齐庙街路西,是因为被砌在墙里无法通过①徐天石、韩岗等:《诸城牌坊史话》,《诸城文史资料》第10辑,第161页。。

图2 解放前诸城县城街巷示意图

表1 清乾隆时期诸城城区牌坊统计表

资料来源: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12《金石考下》。

限于史料,明代诸城坊隅的布局已很难考。至康熙时,诸城县城共分十隅八坊,“十隅”分别是明教隅、宣化隅、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以上六隅都位于城内。西关厢隅,位于县西北一里;河下隅,位于县东南一里;铁钩隅,位于县东五里;黯底隅,位于县西南五里。“八坊”包括位于北城的牧爱坊和旬宣坊,南城的迎晖坊、明教坊和宣威坊,还有位于东北关厢的皇华坊、西北关厢的迎恩坊、西南关厢的政清坊。城墙之内的坊区呈南北纵向分布,并呈现出关于县治前的大街东西对称的格局。城门外的西北关厢、西南关厢和东北关厢分成迎恩、政清和皇华三坊,并以扶淇河和墨水河为其边界。

图3 清代诸城县城坊区划分示意图

3.衙署及其他主要建筑

明清诸城县城衙署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北城靠近中心的位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行察院在双门北西中街,行布政司在西市街北,行按察司在北城大街,行府馆在城隍庙左,皆洪武间建,亦久废。”①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据此我们或可以复原明初诸城衙署建筑在城内的大致分布,即以县治为中心,县治西侧是布政司,县治偏西南双门后为行按察院,县治前大街东侧是按察司,又“由西市而南曰馆巷,以旧馆邑而得名,南抵三官庙而东至双门后,行察院故址在焉,今曰道门首。”②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这里提到的馆邑是在明洪武二年设置的,“在城隍庙左,后改为知府行馆。”③乾隆《诸城县志》总纪2卷第1《总纪上》。在明代,行察院经过多次搬迁,最初察院行署位于“在北城大街东”,④乾隆《诸城县志》总纪2卷第1《总纪上》。建于洪武九年,嘉靖二十四年“改兵备道行署为察院行署,改察院行署为按察司行署”。⑤乾隆《诸城县志》总纪2卷第1《总纪上》。兵备道行署是在预备仓故址上建造起来的,其位置在县治的西南,明成祖二十一年“改存留仓为丰盈仓,后改名为预备仓”,⑥乾隆《诸城县志》总纪2卷第1《总纪上》。嘉靖三年在预备仓故址上建兵备道行署。除县治外,明代诸城县城内的其他衙署至康熙时大多废圮或改为其他用地。像行布政司、行按察司、行府馆至康熙时已经废为仓库或民居。

又据记载:“南北城之交有门曰双门,故东武门址也,其左右城垣,前志以为后魏置胶州时撤之,合南北为一城。按于钦,元人也,其曰中城、曰外城必其时犹有城垣,如今京师之内外城耳,府志云洪武四年,守御千户伏彪修城始合为一,足以正前志之误矣。”⑦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双门是在北魏扩建北城时建造的,位于南城北门东武门址之上,其左右城垣在明初伏彪修城时才被彻底拆除,南北两城至此才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二为一。双门作为明清诸城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上面建有神祠,元代重修,明弘治元年知县冯杰撤去上面的神祠,建成层楼,明正德末年知县韩肇“以楼高不利县治,毁之。”⑧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千户所位于西南大街,这里所说的西南大街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郭街西段,千户所就位于它的北侧。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旧千户所也,前志云千户所旧基为天清观,疑即诸城县故治,然不可考矣。”⑨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可见千户所很可能就是在明代之前诸城县治故址上建造的。

明洪武三年在县城西南隅置普济堂和养济院,后经过重建至雍正十二年县境内普济堂有三个,其中位于相州和城南石桥处的到乾隆时期已经倾圮,只剩下一个位于西关外教场的北边。“养济院,今在县治西沧浪湾上,明洪武三年建于南城西南隅,后移置于此。”⑩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这里所说的“今在县治西沧浪湾上”已是乾隆时代的事情了,养济院在明清诸城县城内位置的变化也就很显然了。据万历《诸城县志》记载:“沧浪书院,在西市超然台迤西南,成化七年,知县闫鼐创建,……后不知何年改为养济院。”11万历《诸城县志》卷8《古迹》。可见,乾隆时期的养济院是在明代沧浪书院旧址上建造起来的。明代诸城县城有书院二,其一即前述沧浪书院,其二为东武书院,“在北城兵备道后。嘉靖乙酉知县祝天保以本道后私衙改为东武书院,……后知县马时泰废为民居。”12万历《诸城县志》卷8《古迹》。

儒学在南城明教坊北,南向,有坊,其范围“东抵城墙,西抵南北直街,北抵东西小横街”13康熙《诸城县志》卷1《儒学》。,儒学的东侧和前面均有园田隙地。金贞元间,枢密副张晖建,后经金正隆、元至元、至正14嘉靖《青州府志·诸城》之10《学校》,载吴金忠主编:《诸城历代方志》,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8页。重修,至洪武二年,知县金汝穆增修,旋废;嘉靖间,知县郑坤拓东南隅,大为修葺;万历十年,知县李观光继修;崇祯三年、十二年知县秦所式相继修学宫,康熙大地震之后,康熙二十三年知县孙祚昌重修①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后又经过乾隆十一年、二十九年的多次重修。

4.寺庙坛台的分布

在传统社会里,尤其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宗教信仰建筑构成维系一方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明清时期诸城知县来说,修建寺庙坛台就成了其职责内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们先看看风雨雷雨山川城隍坛。“山川出云,雷风以雨,高城深隍,各有神司。合祭于一坛,其来久远。坛在县治南门外里许高原之上,荒凉不称,且无禁厉,樵木者趋之,行人径焉。《传》不云乎,国之大在祀。精意以享谓之禋。祭坛不饬不为尽志,精意藐矣。安在其为大事也。万历乙卯秋,邑侯贞予李公举诸祭所,次第修之,爰及兹坛,喟曰:‘夫山川以奠,丽吾民也。风云雷雨,以润泽者也。城隍以捍卫者也。坛之修也,不可以后。’”②万历《诸城县志》卷11《杂著》。

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明洪武三年知县金汝穆建,至万历时已经到了“樵木者趋之,行人径焉”的荒凉地步,以至于诸城地方父母官不得不对润泽捍卫一方的神坛重新整修,这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其“尽志”的重要政绩之一。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坛位于县治南门外不远处的高平处,一坛共祭山川、风云雷雨和城隍三神。同类性质的坛庙还有:社稷坛,“在城外西北百步,明洪武三年知县金汝穆建”,至万历时其“东隅厥土黄壤,圬者取之成壑,余者民间侵占,止存西畔稍坦夷地数丈。春种俎豆,仅具岁事,靡严恭之意”,③万历《诸城县志》卷11《杂著》。经过万历时的重修,至康熙时废;邑厉坛,“在县城外正北百步,明洪武八年知县高复亨建”,④康熙《诸城县志》卷6《坛庙》。用以祭祀无祀鬼神,万历六年重修,至康熙时废;八腊庙,“在县城外东北临壕上”、⑤康熙《诸城县志》卷6《坛庙》。“邑城外艮方,当隍之北岸南向”,⑥万历《诸城县志》卷11《杂著》。建于明嘉靖三年创建蜡祭之时,至万历时已是“年远与垣门俱圮,不可以祭”,⑦万历《诸城县志》卷11《杂著》。重修后的八蜡庙呈现出“庙宇焕乎其新,而祭仪秩乎其备”;⑧万历《诸城县志》卷11《杂著》。土地庙,“在东关外高崖上,南向,墨水流其下”;⑨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三皇庙,“在西北门外,隆庆元年建,万历七年重修”。⑩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以上这些坛庙均位于县城城墙外不远处,可说它们都是传统社会国家思想统治意志在地方社会的体现,创建于明初,后经过万历时知县李观光重修,至清代废弃。而例外的是先农坛,“在县东南古城内,雍正五年立。”11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4《建置考》。下面我们再看城墙内寺庙坛台的布局。

明洪武四年在诸城县南城设立守御千户所后,南城变为军城,北城为民城,城内人口,像政府官员和商人主要集中在北城,城墙内的寺庙坛台亦主要分布在北城。“天下之吏治,其与民最切者,莫如郡县之守令。而郡县之神,载在祀典者多矣,其与民最切者,亦莫如城隍之神。”12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12《金石考下》。城隍所祠之神保佑一方百姓,真乃“与民最切者”。明清时期诸城县城内的城隍神庙位于县治偏西、西宁门稍南,约在今沧湾北侧政府礼堂处,明洪武三年知县金汝穆建。13康熙《诸城县志》卷6《坛庙》。至明隆庆时已是“岁月积久,渐就颓靡。”14乾隆《诸城县志》考12卷第12《金石考下》。后经知县赵揖倡议得以重修。此外,位于县城内北城的庙宇还有:三官庙,“在城旬宣坊”;15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东岳庙,“在城牧爱坊”;①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小关王庙,“在北城东巷牧爱坊”;②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真武庙,“在城内北极台上”;③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天清观,“旧在北极台下,即天齐庙”,④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后转移至“南城西南门内”。⑤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位于南城的庙观除天清观之外,还有位于明教坊北边儒学大门西侧的文庙和位于迎晖坊的关帝庙。

图4 明清时期诸城县城寺庙坛台分布示意图

诸城县城的寺院有龙兴寺和华严寺。龙兴寺,即石佛寺,位于县城西关,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北魏时期的大觉寺,在明代经过了永乐、天顺、成化、弘治间的多次整修;⑥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华严寺位于南城明教坊,创建于元朝,明代亦进行多次整修。⑦万历《诸城县志》卷8《野庙》。

二、民国以来的诸城县城变迁

从民国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诸城市城市面貌剧烈变化的时期,主要变化有三,其一为古城墙牌坊的拆除;其二为城市空间的拓展;其三为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1.拆除古城墙

1929年7月28日,政府号召铲除县城街道一切障碍物,但没有实施。同时测绘县城图,修理西关大街,建公共厕所9处,设街道垃圾箱,提倡道路两边植树。⑧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15页。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建设已经开始受到西方的影响。1930年北洋军阀范喜绩打诸城,城墙首遭连日炮击,南城墙遭受战火摧残较大。从1938年日军侵华前夕至1945年诸城首次解放,城墙经历多次战乱,残壁弹孔密集,残缺不全,⑨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87页。城池的规模基本上保持了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后的原状。1945年,诸城成立拆墙委员会,组织全县人民扒城墙,城墙大部分被拆除。1947年,县组织对牌坊进行拆除,同时鉴于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为防止再度被敌人占领,①王振全:《诸城古城墙》,《诸城文史资料》第18辑,第265页。遂又成立拆墙委员会,对旧城墙未拆除的部分再次进行清理。②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16页。后又经过多次清理,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残存部分土墙,至六十年代,古城墙已尚存甚微,除县城西南角一段和县工会院内的残址外,其余全被拆除。到如今,残存的古城墙也几早已湮没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之中,笔者在诸城市区考察期间,市政协文史委王振全主任曾引领笔者考察了市中心附近和平街西侧、人民商场门前的一段原城墙和城壕,虽然已被砖石水泥硬化或改建为地下超市,但古城池的规模隐约可见。

2.诸城城区的空间拓展

民国以前的诸城城区面积仅1.065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以党政及科研单位为中心向四周延伸,东至泰玉路,西至淮徐路,南至文化路,北至密州路,已建成面积4.28平方公里,③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86页。而至1987年,扶淇河已经穿城而过,使故城新区隔河对峙,县城面积已达11.54平方公里。④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83页。

诸城城区面积的不断拓展是建立在城区道路不断拓宽重建的基础之上的。清末民初,城里共有三条主要街道,民国末期街面情况被破坏,凸凹不平,“逢晴尘土飞扬,遇雨连绵或积雪融化时,街道泥泞,难于通行。”⑤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91页。诸城县城拓展的转折出现在1958年,县政府对县城街道作了全面统一规划,新城区街道应运而生,在扶淇河西新建了东西两条主要干道,即现在的人民路西段和兴华路西段。此外,为便于工业生产,还在这两条主要干道之间修筑了若干小道。1971年,又对人民路和和平街进行了扩建。至1987年,城区道路形成15条,全长33.58公里,路面总面积87.78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西郊街、纺织街、西外环路的修建。西郊街,南起兴华路,北接人民路,1983年6月建成通车;纺织街,南起兴华西路,北至人民西路,始建于1967年,1985年铺筑混凝土路面;⑥山东省诸城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诸城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76页。西外环路是潍坊通往徐州穿越诸城县境的一条交通要道,清代曾多次维修,解放初期路面拓宽,1980年按县城总体规划为西外环路。⑦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101页。这几条街道连接了扶淇河西新城区的人民路、兴华路和密州路等东西主干道,它们相继建成也标志着诸城扶淇河西新城区交通网的日趋成熟,同时也促进了河西新城区的快速扩展。

3.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明清时期诸城县城城墙内用地主要为政府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县治以南为宗教信仰和简易文化场所,东西南北四关商业繁盛,其中尤以南关和西关为盛。至清代,县城共有人口一万,东关人口密度最大,其次为南关。据乾隆《诸城县志》记载:“县治前自东武门抵西宁门横街,东曰东市,西曰西市,人迹骈阗,居一城之最。”⑧乾隆《诸城县志》第12卷第4《建置考》。县治门前东西大街上商业繁盛的景象可见一斑。除了东西市街以外,像南城的炭市街,即今天的兴华路检察院附近,是专门销售木炭的地方。我们或可从这类街巷名称推测明清以至民国时期诸城县城内的商业空间分布。

解放后随着城墙的不断拆除,城区不断向外扩展,诸城县城在布局上保持了旧城格局,县城由内而外,根据行政、商业、工业等不同特点,布局趋向合理,形成了一个母鸡群雏各具功能又相互依存的七大区划模式。县城中心为行政区;扶淇河两岸和城西北是工业区;扶淇河以东,和平街以西,以“善人桥”顶棚市场为中心为商业区;县城东南是文体区;大华路以东是居民区;县城以北是仓库区;娱乐区在沧湾周围。

图5 1985年诸城城区各类用用地比例

(1)行政区。行政区以党政军事科研机关为主,主要分布在人民路、兴华路和府前街两侧,这里自唐宋明清以来都是县城中心。1951年至1953年在府前街、人民路两侧建起了县委、县政府。以县委、县政府为中心,相继沿和平街建起了经委、建委、水利局、物资局、交通局、企业局等8个单位。科委、民政局、农牧局、农机局建在人民路。公检法建在兴华路。教育局在大华路南段。

(2)工业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县城扶淇河以西的人民西路和兴华西路两侧。建国初期的扶淇河西地区多为耕地和坟地,1958年至1960年全县兴起了全民集体办工厂的大练钢铁热潮。按1958年的县城总体规划方案在扶淇河西建厂,通过逐步建设,这里变成了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和支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厂家长龙,基本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支柱,包括电子、建材、化工、食品等八个主要产业的工业区域。

图6 20世纪80年诸城城区主要交通线路布局示意图

(3)商业区。诸城县城西关在明清民国时期就是商业繁荣之地,并有大小商号近千家。据王树陵先生的回忆:“西关有一条南北大街,路面宽平笔直,两边是店铺摊点,房屋对称,灰砖砌筑,灰瓦覆盖,立柱出檐,座是圆石墩,整齐划一,古色古味,一派老城气象。”①王树陵:《略话西关》,载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主编:《超然台》2011年第1期,第39页。“仙人桥②即善人桥。是西关的繁华中心,商业区集中,饮食服务业星罗棋布,人流集中。”③王树陵:《略话西关》,载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主编:《超然台》2011年第1期,第39页。建国后,诸城又沿用了在西关经商的西关,初步在十字街以东建起了综合商店和百货门市部并日趋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关的商业日趋繁盛,沿广场街西侧建起了五金交电、服装、第一百货和城关营业楼等,“善人桥”顶棚市场和扶淇河畔的农贸市场连为一体。

(4)文化区。文化区一般占据高地,要求分布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诸城县城的文化区分布在大华路南端的古城岭,这里是县城内的最高处。1959年,在海青路(今文化路)以南建起了诸城县第九中学,相继又建起了教师进修学校、党校。1980年,按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在文化区中心建起了教育局。这里环境优雅,气候宜人,西有三里庄水库,沿路杨树参天,形成了一个水清树茂、楼房林立的文化区。

(5)文化娱乐区和仓储区。县城中心的“沧湾”一带为文化娱乐区。解放前,这里因有“湾”而建过“亭”,并有许多传说成为好奇者骤集之地。建国后,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城建筑的不断兴起,先后在沧湾周围建起了礼堂、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等。仓库区在汽车站周围,按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大部分主要仓库逐步向车站东南发展,形成一条东南西北向延伸的仓库区带,这里交通方便,东南为丘陵,地势较高,并有消防队,防火、防水条件优越。

(6)居民区。建国前,诸城城区的房屋建设处于无规则状态,个人建造房屋大都形成在十字大街周围,或主要街道的闹市区,对商业、贸易、交通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甚为不利。随着建设的需要,对县城闹市区沿街的居民陆续进行搬迁,按规划到指定的地点新建房屋。197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农村落户的城市居民,按政策返城落户。旧城区已无地安置,因此这部分居民均安居到县城以东(师范以东,博物馆以北),大华岭初步建成了县城的第一个居民区。1982年山东省批准的诸城县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划大华岭和古城子村西两片地段为居民区。随着三中全会以后党对经济政策的开放,新建单位和扩建单位日益增多,需搬迁的个人房屋和新建房屋也越来越突出,这两个居民区的土地至1983年基本达到饱和,又在城关医院后白玉山子新建居民区。至1987年底县城共规划居民区4个,已形成3个,尚有河西工人居民区未形成。

20世纪80年代,随着诸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呈现出了新特点,为适应城乡建设的需要,相继进行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可以说,前述诸城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既受到明清民国以来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新的规划方案的驱动。在1980年的首轮城市规划方案中:“城市性质为以轻纺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县城,……河西工业区是县城主要工业区,污染工业区放在潍河北岸的西北工业区;居住区集中在扶淇河东建设;市中心在县府礼堂前沧湾一带,规划的停车场改作市中心广场。”④山东省诸城市史志编纂委员会:《诸城市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97页。

随着诸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第二轮规划于1989年进行全面修订,并确定城市性质为“以发展轻纺和食品等为主的外贸出口基地”;第三轮城市规划于1995年进行编修,确定城市性质为“以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为主的园林式现代化中等城市”,1995至1996年间铺筑硬化了东、西、南三条宽60米、总长18公里的外环路,从而拉起了中等城市的框架;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诸城市委市政府委托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的第四轮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以外向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城市近期向北扩展,远期远景跨越铁钩河向东发展,形成“一带、四轴、三中心、七片区”的布局结构,城市用地与穿插其间的潍河、扶淇河有机结合,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动态平衡④山东省诸城市史志编纂委员会:《诸城市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97页。。

图7 诸城城区规划布局示意图(2009)

三、结 语

如果仅仅是考察明清时期的诸城县城的话,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因为研究的范围有限且确定,即城墙之内的范围和城墙外的近郊区,更何况明清时期的诸城城市空间格局也在较大程度上保持着继承性。但随着民国时期诸城古城墙的拆除,城区迅速扩展,我们则很难详细勾勒出其具体的空间演变过程,所以这里笔者也仅仅是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层面上对民国以来的诸城城市变迁进行初步的探讨。

从明清以来诸城城市变迁的整个过程来看,历史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教训是很深刻的。首先,关于明清诸城古城墙牌坊的拆除。诸城古城墙因战争而开始遭到破坏,后又相继遭到多次拆除,时至1983年,诸城市城建局、文化局等单位向县政府写了联合报告,经县政府批准,将尚存的城墙列入了诸城的重点“文物古迹”保护之一,①山东省诸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印:《诸城市城乡建设志》,1987年,第88页。可此时的古城墙已几乎被拆除殆尽了。城内的牌坊也在是在同一时期被拆除的,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后来曾有些社会人士向诸城市政府建议重建城内的牌坊,可即使建议被政府采纳,重建的牌坊也很难显示出应有的那份古韵,更何况这样的建议后来也没有了下文。古城墙和牌坊是诸城这座古城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们的拆除是诸城人民永远不能抹去的巨大损失。

其次,关于诸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问题。1995年进行编修的诸城市第三轮城市规划将诸城城市等级定为“中等城市”,如果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的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②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1/20/content_9225.htm按照诸城市2007年城区人口数21.08万,③山东省诸城市史志编纂委员会:《诸城市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1页。诸城市离中等城市的规模还有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目前的诸城仍处于向中等城市迈进的关键时期,城市的快速扩张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外环路不断向外延伸,城内交通也日趋拥挤。城区的扩张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房价一路飙升,笔者认为,这种不协调局面的出现并不能增加诸城城市的“贵族”气,反而会影响到诸城城市生活的舒适度,同时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诸城的合理功能区划,最终影响到诸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目标的实现。

自古城墙拆除以来,诸城城市不断向扶淇河以西扩展,至20世纪80年代,扶淇河以西城区成为诸城县城的主要工业区,随着城区的扩展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意识的增强,河西工业区工厂纷纷撤出至外环路(主要是北外环和东外环),河西区遂成为重要的生活居住区。目前,诸城城区正向北、向东扩张,这是符合诸城城区的总体地形地势特点,主体向东扩展的趋势很可能将促使城区重心的东移,开创诸城城市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高量)

[Abstract]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 of Zhucheng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author mainly makes textual criticisms and explanations and recovery on the scale and form of Zhucheng county,its street lanes and memorial archways,lane corners,government office and other main buildings,and the layout and evolution of temple altars and platform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early liberation of Zhucheng,with the demoli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and the complition of the Western People's Road and Western Xinghua Road,its urban area had constantly been extended to the western area of Fuqi River.Till the 1980s,Zhucheng urban area had initially formed into seven functional areas.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on the demoli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and the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process,the author focuses on interpre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Zhucheng functional areas and combs the expansion of Zhucheng urban space in recent years,and finally analyzes lessons in the process of Zhucheng urban spatial evolution.

[Keywords]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Zhucheng;Spatial Pattern;Evolution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 of Zhucheng and Its Evolution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u Shuai1,Wang Shangyi2
(1,2.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stitute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030619)

C912.81

A

1008-7354(2015)06-0017-12

1.古帅(1987-),男,山东鱼台人,太原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历史地理与灾害社会史;2.王尚义(1955-),男,山西交口人,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流域学,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等。

本文系国家会科基金项目“历史流域学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BFZS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诸城诸城市县城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落户山东诸城
我的月球家园
别和诸城恐龙聊梦想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麦霸英雄汇》“记歌词”的诸城之战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中国梦,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