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
盾牌舞于清康熙年间由广东传入江西,主要流传在吉安永新县的龙源口、烟阁等地,绵延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舞蹈由藤牌操演变而来,故又称“男子群舞”、“藤牌舞”、“滚挡牌”,是江西地区典型的汉族民俗舞蹈。
盾牌舞有一套传统的、颇具庄严和悲壮色彩的表演形式,其风格特点为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表演时要掌握“推、挡、搭、架、逼、闪、跌、滚”8字诀。盾牌舞剧情内容较简单,主要表演为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整个表演分四角阵、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龙门阵、荷包阵、打花阵和收式,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图片来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ttp://www.jxfwzwhycw.com/content. aspx?fd=3&fn=名录建设 &sd= &sn=&ad=79
图片来源:周和平主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237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设立专门研究会,培训专业队伍,推出系列活动,全力挖掘整理盾牌舞;学界就盾牌舞的历史变迁、传承现状、发展措施以及其艺术价值、民俗体育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措施使得盾牌舞在“非遗”的保护和发展方面有了一定成效,但是文化生活的日益多元化以及老艺人的相继离世,给盾牌舞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盾牌舞的保护和传承模式也应当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新的形势。
图片来源:同上,第213页。
四川泸州雨坛彩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龙舞表演艺术被誉为“东方活龙”。泸州雨坛彩龙表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雨坛彩龙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具有极强的民族艺术色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雨坛彩龙表演在漫长的表演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表演套路和经典的动作造型,在连贯变化的太极图形中相继呈现 “龙出洞”、“龙夺宝”、“龙拖宝”、“龙抱蛋”、“龙擦痒”、“龙叹气”、“龙滚宝”、“跳龙门”等数十个动作,整个表演以川味浓郁的锣鼓吹打乐
伴奏,音乐紧密配合龙的情绪和动作速度,既有旋律的可听性,又增强了龙舞场面的恢弘气势。
雨坛彩龙从产生至今,历经数代人的追求与创造、传承与发展,从草把龙到雨坛彩龙,再到东方活龙,通过民族风情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使得雨坛彩龙在造型、表演、套路、音乐设计等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但是,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考验。因此,深入发掘雨坛彩龙的民俗文化内涵,建立科学规范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已刻不容缓。(文/袁生)
图片来源:同上,第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