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焉在酒(上)
——“乡饮酒礼”之滥觞

2015-09-02 02:05:00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孝弟酒宴敬老

文/刘洪清

醉翁之意焉在酒(上)
——“乡饮酒礼”之滥觞

文/刘洪清

《仪礼》记载“乡饮酒礼”详情

中国是礼仪之邦,其中诸多礼仪与酒文化息息相关。溯源“养老”一词,即源起于用酒食尊养老人的礼仪。远古有虞氏,即舜,用燕礼(君王主持的酒宴)养老;夏后氏,即禹,用飨礼(象征性的宴饮敬老仪式)养老;殷人用食礼(有酒有饭,以饭为主)养老;周人则兼而用之。

古代的敬老礼主要有尊养三老五更之礼、赐鸠杖安车之礼、乡饮酒礼等。三老五更和鸠杖安车之礼,是朝廷帝王主导的敬老之礼,前文均有阐述。乡饮酒礼则是地方官府和民间主导的尊贤养老之礼。古代的礼制分为5种:吉、凶、军、宾、嘉礼,是为五礼,而乡饮酒礼则属于嘉礼的一种。在中国古代的敬老仪式中,其地位虽不及三老五更礼层次高,但其在养老礼仪中更为源远流长。源于上古,起于西周,秦汉以后,乡饮酒礼曾长期沿用,只是在礼节上有所变化,直到清末才被废止。

“乡饮酒礼”名为饮酒,但醉翁之意并不在酒,实为崇礼,旨在教化。据信乡饮酒礼滥觞于上古时期氏族社会之集体共食活动。“乡饮酒礼”又称为“乡礼”。“乡”在甲骨文中字形像两个人围着簋形食器跪而对食。“乡”的本义为乡人共食,体现的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共食活动。所以,共食的酒会也称为“乡”。其后,乡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域单位,据《周礼》记载,天子所居为都城,距离都城一百里之内称为郊。百里之郊分为六乡,乡之下依次划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单位,对应各级行政区的长官分别为乡大夫、州长、党正、族师、闾胥、比长。故“乡饮酒礼”也作地方性酒会释义。

乡饮酒礼成礼于周代,每年腊月由官方主办,仪式选择在痒、序(指各级学校)举行,因“行养老之礼,必于学。以其为讲明礼义之所也。”其用意是为了示范和教化。整个乡饮酒礼,从开始到结束,参与的主人(乡大夫)、大宾(贤能长者)、介宾(地位次于大宾的贤者)等各色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有定规礼制。

乡饮酒礼的仪节主要包括:谋宾(商议拟定邀请客人,客人有大宾、介宾和众宾等级别)、迎宾(主人亲自前往宾和介的家中召请)、献宾(分为献、酢、酬3大节。主人向宾献酒称为“献”,宾回敬主人称为“酢”,主人先自饮,再劝宾一起饮,称为“酬”,三者合称为“一献之礼”。古代献酒,礼数最高为“九献之礼”,但乡饮酒礼是地方官向宾客敬酒,虽说是尊贤,但毕竟地位悬殊,所以只能用一献之礼)、乐宾(为宾客演奏乐曲,以示尊敬和慰劳)、旅酬(尊者酬于卑者,是自上而下的劝酒)、无算爵乐(主人与宾客频频举爵,不计其数,尽兴而止,故称“无算爵”。同时,乐工在酒宴全程歌奏,尽欢而止,是为“无算乐”)以及宾返拜(第二天宾前往主人家,拜谢昨天的款待)等。

具体而言,对宾客的邀请注重德行声望,参加酒宴的是乡间德高望重、技艺过人的贤能长者。为了体现老者的荣光,酒席座次安排注重尊卑长幼,饮酒时按照年龄高低的顺序安排席位,以定“长幼之序”,称为“正齿位”。主人“三揖三让”请60岁以上的老人坐饮,50岁的人在旁立侍,席间还有歌乐演奏。60岁以上的老人可享用3种菜肴,70岁以上4种菜肴,80岁以上5种菜肴,90岁以上的老人则可以享用6种菜肴。这样等级分明的席次和菜肴,突出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使乡饮酒礼具有鲜明的敬老主题。

尊贤是治国之基,养老是安邦之本,乡饮酒礼兼有尊贤和养老两义,因而古代帝王莫不推崇备至,长期沿用。《乡饮酒义》中记载:“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意即人们参加了乡饮酒礼,学习尊养老人的道理,领悟之后就会有孝悌的行动。老百姓在家里孝悌,在外面尊老,就能形成良好的风尚。有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就国泰民安了。

猜你喜欢
孝弟酒宴敬老
The Cultural Memory of Davis’s Retranslation of San Yu Lou
篆刻
养生月刊(2020年9期)2020-09-11 07:09:18
“葡萄哥”的敬老情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敬老爱老防跌倒
大众健康(2019年12期)2019-12-10 06:43:04
“孝弟”:“仁之本”还是“为仁之本”
——以朱熹对《论语》“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诠释为中心
腊节
腊节
儿童绘本(2018年1期)2018-02-07 15:29:23
宣河镇:理顺“三气”遏制农村滥办酒宴歪风
廉政瞭望(2018年12期)2018-01-07 09:06:34
金圣叹《水浒传》人物论的心学解读
求是学刊(2016年5期)2016-12-10 07:31:35
《论语》诠解